腺病毒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血管瘤动物模型建立的初步研究
【摘要】:
目的: bFGF基因以腺病毒为载体体外转染HUVEC,改变其生物学行为,并在裸鼠体内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旨在构建血管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携带bFGF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HUVEC。检测bFGF和VEGF蛋白、mRNA表达变化。观察bFGF基因转染的HUVEC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及在裸鼠体内促血管生成作用。结果:构建了携带bFGF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并成功在HUVEC表达,同时上调VEGF表达。过量表达bFGF和VEGF的HUVEC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并在裸鼠体内促进血管增生。结论: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可以获得高表达bFGF的HUVEC细胞,该基因可引起细胞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在裸鼠体内可以诱导血管瘤样病变形成,为建立真正的血管瘤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
|
|
|
1 |
卜令真;赵文翠;段玉英;周淑华;刘玉涛;;子宫内膜息肉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24期 |
2 |
郑维银;张建设;朱宏卫;李晨军;;VEGF PCNA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中的表达意义[J];西南国防医药;2007年04期 |
3 |
庄乾伟;何悦;;骨髓基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方法及临床应用前景[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
4 |
杨虹,张端莲,余瑛,刘昱;p53基因在人皮肤血管瘤不同时期的表达及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
5 |
刘江斌;肖现民;谭丽华;吕志葆;郑继翠;;基因芯片检测增生期与消退期血管瘤血管生成相关基因[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年06期 |
6 |
高艳琴;冷晔;丁祖泉;;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中有关VEGF和bFGF的研究进展[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3期 |
7 |
温铭杰;刘冰;孙丽翠;祁雅慧;;人VEGF_(165)和bFGF基因联合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8 |
徐圣康;赵猛;刘家国;张劲松;王玉荣;;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人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9 |
周红凤;吴瑾;刘文涛;杨玉光;;血清VEGF、bFGF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10年07期 |
10 |
杨勇,张端莲,陕声国,刘昱,陕光,朱丽锋,余瑛,熊颜娥,李红;皮肤血管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的定量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年02期 |
11 |
马宁涛;高平进;朱鼎良;;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潜能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12期 |
12 |
刘厚广;李琛;尤艳;李海燕;孙桂珍;;黑素瘤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年07期 |
13 |
张荣明;王红梅;王萍;赵丽艳;张敬;;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外周血中bFGF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
14 |
李小红;于建斌;李文才;张江安;;Hpa-ASODN转染裸鼠黑素瘤移植瘤中VEGF和bFGF蛋白的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年10期 |
15 |
江成鸿,庄福连,黄拔瑞,郭志辉,谢义德,周亚宽,王彪,陈文列;一种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年05期 |
16 |
刘军,宋建星,邢新,吴国祥,欧阳天祥,杨超,杨志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移植制备大鼠血管瘤模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
17 |
梁峰;王韫芳;南雪;岳慧敏;徐迎新;施双双;李荣;裴雪涛;;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18 |
杜晓;陈小平;张开明;冯海燕;吴镭;;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年08期 |
19 |
冯海燕;刘瑞风;张开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向血管内皮样细胞分化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0年01期 |
20 |
邓伟哲;李柏;;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1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