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值引导非球面切削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与评价
【摘要】:
目的:观察Q值(Q-Factor)引导的非球面切削(Aspherical Algorithm)模式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或合并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从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等各方面对这一新兴的治疗方式做一综合和客观评价,并尝试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改进等问题。
方法:选取近视(或合并轻到中度近视散光)患者共63人,122眼(其中4人接受单眼治疗、其余双眼治疗),按其切削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Q值引导的非球面切削治疗(Zyoptix Aspheric),共31人,60眼;对照组接受普通模式下的LASIK手术治疗(Planoscan),共32人,62眼。记录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信息及暗处瞳孔直径、手术治疗光区直径等数据。随访患者,于术前及术后一个月、三个月检查并记录其裸眼视力,屈光度(球镜、柱镜、轴向及等值球镜大小)、最佳矫正视力、K、Q值,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高阶像差RMS值及其中球差大小。比较组内各项数值在术前和术后一个月、三个月时的变化及两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组术前的屈光度、暗处瞳孔直径均大于对照组,选用的手术光区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样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术后视力和屈光度。实验组患者术后主观视觉质量更好,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Q值在术后3个月较术前的变化量?Q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高阶像差和球差数值和两者较术前的变化量在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Q值引导的非球面切削模式下的LASIK在对近视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所随访期间内稳定性好。其术后的主观视觉质量和客观检查结果、手术前后的Q值的变化量小于传统切削模式的治疗结果。进一步的评价需要扩大样本和延长随访时间。如何更好的改进算法及设定目标Q值等需要进一步探讨。
|
|
|
|
1 |
吕磊;张正厚;隋丽云;李田勋;;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方法及其特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9期 |
2 |
赵广健;赵青华;赵广愚;陈军;崔丽飞;刘丽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混合感染性角膜溃疡1例[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6年03期 |
3 |
李倩;张安雪;;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7年16期 |
4 |
庞辰久,宋晓虹,王丽娅;Hansatome零压力角膜板层刀切瓣厚度的预测性研究[J];眼科研究;2005年05期 |
5 |
范转宁;李金科;魏亚荣;林鸣;张玉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患者的健康教育[J];武警医学;2006年07期 |
6 |
蔡卫红;董俊英;孙毅青;;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年06期 |
7 |
周李;邓应平;;Q值引导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的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4期 |
8 |
李爱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1230例术前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14期 |
9 |
安晓巨;宋向荣;石新萍;王萍;王慧;;MK-2000水平往复式板层刀角膜瓣的制作结果和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5年05期 |
10 |
李海燕;孙同;李莹;;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的角膜组织切削深度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7年10期 |
11 |
史芳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J];临床眼科杂志;2008年03期 |
12 |
徐燕妮;詹雅光;;鹰视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治疗近视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26期 |
13 |
凌家文;徐心灵;陆怡丹;张志才;杨建东;;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不同厚度角膜瓣的疗效观察比较[J];中外医疗;2010年01期 |
14 |
樊郑军,刘晓莉,朱月珍,陈晓莉,颜少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10D以上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1998年02期 |
15 |
王艳;;临床护理路径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年03期 |
16 |
尹永湘;贾乃伟;;分区切削模式在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的应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8年11期 |
17 |
吴静;;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年18期 |
18 |
张志华;廉井财;;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干眼症的研究进展[J];眼科研究;2010年09期 |
19 |
王兴荣,毕宏生,王宝晶,王桂敏,袁明俊;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散光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1998年12期 |
20 |
麻张伟;;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