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状态下新西兰大白兔肺部真菌感染模型建立的研究
【摘要】:
目的:建立适合影像学研究使用的新西兰大白兔的新型隐球菌、白念菌、烟曲霉菌肺炎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诊断对照研究打下基础。
材料与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72只,分为新型隐球菌组、白念菌组、烟曲霉组,每组中设立实验组18只,对照组6只,新型隐球菌对照组为未注射免疫抑制剂,而接种了新型隐球菌悬浮液,白念菌组和曲霉菌组对照组为注射了免疫抑制剂而注射了等量的生理盐水。新型隐球菌实验组和白念菌组使用相同的方法使兔达到免疫抑制状态:于实验第1-5天,每日耳缘静脉注射阿糖胞苷440mg/m~2,6天后隔日一次维持免疫抑制状态。第4日起,所有兔给予万古霉素15mg/kg、头孢他定150mg/kg静脉注射,每日1次;庆大霉素5mg/kg静脉注射,隔日1次预防细菌感染。于第6日行经皮气管内穿刺法分别接种配置好新型隐球菌0.4ml(浓度2.5×10~8个/ml)悬浮液和白念菌悬浮液0.2ml(浓度5×10~8个/ml)的悬浮液,白念菌对照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烟曲霉组于实验第1-5天、第8、9天,每日耳缘静脉注射阿糖胞苷525mg/m~2、第1-2天每日耳缘静脉注射甲基强地松龙5mg/kg,第4天起给予万古霉素15mg/kg、头孢他定150mg/kg静脉注射,每日1次;庆大霉素5mg/kg静脉注射,隔日1次预防细菌感染,于第2日行经皮气管内穿刺法接种配置好的0.4ml烟曲霉悬浮液(浓度为1×10~8个/ml),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实验前和接种前抽耳缘静脉血做血常规检查了解粒细胞值的变化。每组所用兔在实验开始时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接种后每隔一天行胸部CT检查了解肺部的影像学表现,并于接种后每2-3天随机处死3-4只肺部有阳性表现兔(如有兔死亡量酌减),无菌操作下剖胸取出肺组织标本行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了解上述真菌在肺内的生长和致病情况。
结果:1、三种组兔耳缘静脉血粒细胞计数在注射免疫抑制剂后明显降低,行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新型隐球菌组的实验组接种成功率为100%(18/18),模型建立成功率为83.33%(15/18)。对照组模型建立成功率为33.33%(2/6),与实验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
3、白念菌组的实验组接种成功率为100%(18/18),模型建立成功率为88.89%(16/18),对照组模型建立成功率为16.67%(1/6),与实验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
4、烟曲霉组的实验组接种成功率为100%(18/18),模型建立成功率88.89%(16/18),对照组接种和模型成功率均为0%。
5、胸部CT检查主要异常表现为GGO、实变,可伴有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结节和网格线影。
结论:新西兰大白兔免疫抑制后使用经皮穿刺气管内接种法将新型隐球菌、白念菌和烟曲霉菌注入兔肺内并进行定期CT扫描的方法了解肺内病变情况可以建立适合影像学研究使用的上述三种真菌肺部感染的动物模型,此方法成功率高、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好,其中兔隐球菌肺炎模型的建立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为以后的影像病理对照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
|
|
1 |
王斌
,潘珏
,何礼贤;肺隐球菌病并发细菌性脓胸诊治体会[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3年02期 |
2 |
牛安欧,于晋勇,龚红;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
3 |
张孝秩;;并发于血液学肿瘤的曲霉菌肺炎的治愈[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77年02期 |
4 |
贾向东,白少莲,彭奕冰;1例新型隐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感染致新生儿脑炎[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
5 |
袁劲松,盛裕芬;脑脊液和血液中同时检出新型隐球菌1例报告[J];江西医学检验;2003年04期 |
6 |
B.A.列維斯;孫約翰;;手術後肺炎的發病原因和预防問题[J];人民军医;1955年08期 |
7 |
郝利明,周文鼎;休克型肺炎与多脏器损害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
8 |
李安生;;印度的新型隐球菌格特变种[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3年06期 |
9 |
汤丽娅,梁笑芳;新型隐球菌脑部感染2例[J];华夏医学;1994年02期 |
10 |
尹世云,丁立兰,薛海滨;硫酸镁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并心衰的体会[J];临沂医专学报;1997年01期 |
11 |
蔡少华,姚汉德,杨剑军,黄念秋,张进川,米东辉;头孢噻甲羧肟对肺炎大鼠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年05期 |
12 |
查勇,龚佩兰;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13 |
李建生;老年人肺炎的特点与治疗[J];河南中医;2000年06期 |
14 |
吴丽娜,王艳玲,王彦峰,王丽杰;细胞因子活性与小儿肺炎关系的探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15 |
张孝能;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伤寒1例[J];中国综合临床;2001年03期 |
16 |
许双虹,陈治珍,林诗书,许佩群;四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2年06期 |
17 |
谢体泉,申丽婷;婴幼儿肺炎IL-2R和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的检测[J];山东医药;2002年08期 |
18 |
张长锁,于林,李成发,孟兆瑞,李建平;急性吸入性汞中毒的病理和胸部X线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年12期 |
19 |
蒙洁,刘宝,杜贵红;长期住院矽肺患者获得性肺炎60例临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20 |
张卫东;定喘汤化裁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250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