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胰腺疾病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胰腺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序列选择。探讨正常胰腺血流灌注的情况。探讨PWI在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健康志愿者28例,每例间隔24小时分别采用FLASH 2D与VIBE序列进行胰腺灌注成像,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图像的信噪比(SNR);在主动脉及胰腺头、颈、体、尾部各划定一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通过各ROI的时间—信号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计算各ROI的峰值时间、最大斜率等,比较两种成像方法所得胰腺灌注值的差别;分别比较两种方法中胰腺各部位的灌注值差别。
2.采用VIBE序列对38例胰腺炎患者进行PWI检查,急性胰腺炎15例,慢性胰腺炎23例。比较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和正常胰腺之间灌注值的差别。
3.采用VIBE序列对67例胰腺占位患者进行PWI检查,其中恶性病变34例(包括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腺癌24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6例,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胰岛细胞瘤4例,胰腺假性囊肿10例,肿块型胰腺炎4例。比较各种占位性病变和正常胰腺之间灌注值的差别,判断PWI对鉴别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能力。
结果:
1.28例采用FLASH 2D进行正常胰腺磁共振灌注成像,其中胰头11例、胰颈12例、胰体及胰尾各17例。28例采用VIBE进行正常胰腺磁共振灌注成像,全部胰腺包括在扫描范围内。二种方法所得TTP分别为23.71±3.15、23.66±3.14,SS分别为30.34±3.59、30.41±3.34,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LASH 2D和VIBE图像的SNR分别为55.71±11.44、111.52±29.35,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2.正常胰腺头、颈、体、尾各部位TTP分别为24.33±3.74s、23.82±2.14s、23.75±3.94s、23.47±2.40s,SS分别为30.23±4.66、29.69±3.39、31.02±2.54、30.83±2.60,各部位之间TTP、S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急性胰腺炎(AP)、慢性胰腺炎(CP)的TTP分别为36.80±3.48s、79.67±13.55s,SS分别为24.07±0.86、19.32±5.37,AP、CP与正常胰腺之间灌注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
4.胰腺假性囊肿的灌注曲线呈一近似水平线,未作TTP、SS计算。胰腺内分泌癌2例,样本量小,未单独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胰岛细胞瘤、胰腺癌、肿块型胰腺炎的TTP分别为57.74±15.23s、86.46±35.23s、20.70±2.66s、140.24±24.14s、82.66±20.52s,SS分别为7.65±3.07、20.73±5.36、53.64±5.60、16.10±2.20、19.14±6.05。除了胰岛细胞瘤与正常胰腺的TTP之间、实性假乳头状瘤和肿块型胰腺炎的TTP、SS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占位性病变之间及其与正常胰腺两两之间的TTP、SS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应用VIBE序列可以实现全胰腺薄层灌注成像,灌注结果可靠。磁共振灌注成像对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
|
|
1 |
孟淑萍;刘娜嘉;;磁共振弥散加权与灌注成像技术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
2 |
王苇;殷小平;张新江;何玲;李澄;漆剑频;王承缘;;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6年10期 |
3 |
陆娜;郭启勇;陈丽英;;胰腺CT灌注成像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年12期 |
4 |
毕纯龙;郭启勇;;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年12期 |
5 |
连海英;张雪林;;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年01期 |
6 |
陈英鑫;李苏建;卢光明;;肾CT和MR灌注成像应用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5期 |
7 |
李彩英;李宁宁;汪国石;朱青峰;全冠民;耿左军;;功能MRI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一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2期 |
8 |
姜新雅;王小宜;;磁共振灌注成像及其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
9 |
杨裕华;朱翠玲;史浩;;脑梗死前期MR脑灌注成像的表现及其分期[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年05期 |
10 |
;胰腺疾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08期 |
11 |
翟昭华;慢性胰腺炎的MRI检查[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年06期 |
12 |
米华;王冶;;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07期 |
13 |
朱兆华;;胰腺疾病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新医学;2006年12期 |
14 |
陈士葆;沈新义;陈敏章;;乳转铁蛋白测定诊断胰腺疾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3年12期 |
15 |
肖波;张小明;;慢性胰腺炎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1期 |
16 |
袁蕾;朱斌;;MRI灌注成像在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7期 |
17 |
Frey C F;鲁泽清;;胰腺疾病研讨年会小结[J];国际外科学杂志;1991年02期 |
18 |
杜红;杨雷振;张伟;;膝关节骨挫伤MRI检查的序列选用[J];中外医疗;2010年02期 |
19 |
倪希和,郑贤应,曹代荣,方哲明,陈金姐,林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71例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20 |
倪希和!350005,郑贤应!350005,方哲明!350005,曹代荣!350005,林钊!350005,陈金姐!350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胰胆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