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A能药物干预对REM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REM期睡眠剥夺和恢复以及两种GABA能药物(GABA_A受体拮抗剂SR-95531和GABA再摄取抑制剂NO-711)干预,对SD大鼠的认知功能、下丘脑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下丘脑外侧区GABA_ARα1和Hypocretin(Hcrt)神经元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REM期睡眠剥夺组、空白对照组(CC)和环境对照组(TC),REM睡眠剥夺组又分非手术空白对照组(nonOP)、假手术组(Sham)、SR-95531组(SR)和NO-711组(NO),每组分为剥夺1天(SD1d)、SD3d、SD5d、恢复睡眠6h(RS6h)和RS12h,共5个时间点。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MMPM)建立REM期睡眠剥夺S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在不同程度REM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下丘脑Hcrt神经元数量形态和Fos表达、下丘脑GABA_A受体α_1亚单位表达累积光密度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了下丘脑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并建立穹隆周围核微量渗析SD大鼠模型,观察GABA_A受体拮抗剂SR-95531和GABA再摄取抑制剂NO-711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TC组各个时间点与CC组各时间点之间比较,所有检测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REM期睡眠剥夺期间nonOP组和Sham组与CC组和TC组比较,SD大鼠认知功能下降、下丘脑外侧区Fos阳性细胞总数和Fos-Hcrt双阳性细胞数量增加、下丘脑GABA含量和GABA_ARα1表达增加(P<0.05),且变化程度均与REM期睡眠剥夺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在SD1d、SD3d和SD5d三个时间点,NO组与CC组和TC组比较认知功能下降、下丘脑外侧区Fos阳性细胞总数和Fos-Hcrt双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5),且增加程度均与REM期睡眠剥夺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在RS6h、RS12h两个时间点,SR组与CC组和TC组比较认知功能下降、下丘脑外侧区Fos阳性细胞总数和Fos-Hcrt双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5),而NO组与CC组和T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CC组和TC组比较,SR组GABA含量和GABA_ARα1表达在全部五个时间点均明显增加(P<0.05),而NO组仅在SD5d的GABA_ARα1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REM睡眠剥夺不仅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而且导致下丘脑Hcrt神经元Fos表达数量、GABA含量和GABA_ARα1表达增加,这些变化的程度均与REM睡眠剥夺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并且均能够被睡眠恢复修正。在REM睡眠剥夺和恢复过程中,1)GABA能神经系统存在自身调节机制,且这种自身调节是机体保护性的生理调节;2)GABA能神经系统的作用和认知功能损害呈正相关,即某一时间点GABA能神经系统的作用越强,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越重;3)Hcrt能神经系统活性与GABA能神经系统作用强度呈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调控作用。就REM睡眠剥夺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而言,GABA能神经系统并不是治疗失眠的最理想靶点,而Hcrt能神经系统可能是潜在的理想靶点。
|
|
|
|
1 |
詹喜平,孙心德,郭宜平;不同的频率调谐与递质特异性神经元在鼠耳蝠听觉脑干的空间分布[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1年01期 |
2 |
惠雪枫;宿长军;李柱一;张润宁;;睡眠剥夺及睡眠恢复后大鼠视交叉上核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7期 |
3 |
王倩;闫剑群;李金容;陈坷;孙波;赵师儒;;杏仁中央核GABA能神经元参与钠欲调节[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4 |
王升旭,李求实;睡眠剥夺对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0期 |
5 |
孟辉,冯华,王宪荣;大鼠脑损伤后GABA及其受体GABA_AR的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
6 |
卢春蓉,林英华,焦西英,鞠躬;大鼠垂体前叶GABA能神经纤维支配的电镜研究(英文)[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1年01期 |
7 |
冯宇鹏,杨鲲,李云庆;大鼠延髓背角浅层内CGRP阳性终末与GABA及甘氨酸能神经元的突触联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8期 |
8 |
唐治华,刘国卿;血脑屏障上GABA转运体亚型的分布[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4年01期 |
9 |
李韶,安杰,孙长凯,李之望;咖啡因对大鼠背根神经节急性分离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J];生理学报;2004年03期 |
10 |
张道启,杨雄里;GABA对鲫鱼视网膜视锥水平细胞的选择性压抑[J];生理学报;1997年06期 |
11 |
焦金菊,庄晓燕,高东明,牟华,常志杰,姜岩,李子军;黑质内注射GABA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影响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1年06期 |
12 |
庄志业,刘大庸,李云庆;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GABA_A受体和GABA、GAD的分布[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1998年01期 |
13 |
袁玉英,何春娜,石其贤;γ-氨基丁酸诱发人精子顶体反应及其受精能力[J];生理学报;1998年03期 |
14 |
王蕾,刘占涛,臧东莲,张芳,岳旺;牛磺酸对GABA的替代作用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6期 |
15 |
蔡竖平,沈静,土井直;电刺激听神经诱发小鼠脑干神经元活动的光信号及GABA能的作用[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4年02期 |
16 |
晏勇;加巴喷丁[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5年01期 |
17 |
何德富,陈福俊,周绍慈;GABA介导杏仁外侧核对皮层AⅠ区神经元声反应的抑制:在体微电泳研究(英文)[J];生理学报;2004年03期 |
18 |
张熙;;睡眠医学是当前亟待发展的学科[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5期 |
19 |
陈鹏,李金莲,李继硕;大鼠GAD样阳性终末与三叉神经中脑核内GABA_B受体和PAG共存神经元的联系[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年04期 |
20 |
张镛;白质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