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临床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现状及对策研究

罗丹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态度、行为和医院通报文化氛围,分析影响临床护理人员顺利报告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方法:在对上海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12名临床护理人员质性访谈、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等方法的基础上,编制问卷,于2009年9-11月,对上海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和3家二级甲等医院45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7家医院通报文化情况,同时调查了临床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情况,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处理:归纳出影响护理人员报告临床异常事件的因素。针对调查结果,结合上海市医院临床异常事件报告工作进展实际情况进行干预对策和建议的探讨。 结果:①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11份,有效回收率为91.3%。②护理人员对医院通报文化的感受低于中等水平(2.99±0.32分),对主管态度和反馈及时有效性这两个维度的认同水平积极(3.74±0.43,3.34±0.52),对非惩罚性环境和机密性这两个维度的认同消极(2.39±0.52,1.51±0.50)。③护理人员在认知部分的答题正确率63.7%,其中对报告的重要性方面的认知掌握程度最好,对报告的一般知识方面的认知最薄弱,尤其是报告时限和概念的区别。④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态度呈正向态度(3.23±0.39分),其中对阻碍报告因素的态度这一维度呈负向态度(2.44±0.70分),以担心影响集体绩效考核、害怕法律诉讼、影响同事间关系、害怕管理者对个人有负面看法成为主要顾虑;对促进报告因素的态度这一维度呈正向态度(3.85±0.58分),以报告系统能真正促进患者和护理安全、建立非惩罚性制度、反馈及时有效、报告表格式简单化成为主要促进报告的因素。⑤护理人员的报告行为呈中立,其中综合ICU、3-5年组和10-19年组报告发生率最低,本科和主管护师及以上组报告发生率最高;中专组在过去12个月中遇到发生了但未报告的临床异常事件的发生率最高。 结论:护理人员是护理安全监测系统的主要执行人员,根据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的知信行及医院通报文化氛围现状,结合医院具体情况,探索和建立可行、有效的临床异常事件报告与监测体系,采取多元化方式将对预防和减少临床异常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玉梅;;体态性语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6年02期
2 姜在萍;护理人员快速掌握微机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3 杨桦;;人际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4 邓栗;;常见临床护理差错及防范[J];内蒙古中医药;2007年08期
5 徐莎莎;尼春萍;吕美娜;郭明贤;张银铃;黄叶莉;马金凤;邵佩;;临床护理人员护理继续教育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1年14期
6 韩利民;;临床护理风险的产生及预防[J];家庭护士;2006年21期
7 翁惠兰;吴利标;谢玫玲;罗琳虹;杜晓琳;;临床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问题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6年02期
8 袁芳;;浅谈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自我防护[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9 张红娟;;安全强化在临床护理药品管理中的作用[J];海峡药学;2011年04期
10 苏晓虎;崔杏芳;王顺;;240名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现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05期
11 张磊;尹宜宜;苏红侠;;泌尿外科病区临床护理英语口语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19期
12 王爱荣;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美育[J];职业与健康;2005年12期
13 江敏;;临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年05期
14 余艳;;德国临床护理中美学的运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15 马培娥,张梅;指导临床护理人员提高论文撰写水平[J];护理研究;2005年12期
16 赵广元!071000,李盈昌!071000,王红!071000;论医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健康助动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1999年09期
17 谷雪莲;杨玉香;李霞;;循证护理在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7年09期
18 李素芳,王秀珍,李淑珍;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性法律问题[J];护理研究;2003年18期
19 王燕;张慧茹;杨静;刘宇佳;;临床护理支持中心的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0年05期
20 罗代辉;;隐性护理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管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梦晖;;临床护理及透析护理引发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常见原因[A];全国第6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第6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陈春红;赵卫;;履行临床护理告知的实践和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周佳;;浅析临床护理风险管理策略[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于焕;;关于护理管理的一点体会[A];河南省护理管理新理论、新视角高级培训班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许丽芝;谢香花;李菲菲;孙艳;;小讲课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和体会[A];护理管理人员品格塑造与管理技能培训班暨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6年
6 彭翠香;;副语言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A];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孙红梅;;临床护理中与病人交谈的技巧[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任继霞;刑连秀;;工资分配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A];护理管理人员品格塑造与管理技能培训班暨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9 李皎伦;隋一玲;李辉;;临床护理沟通思维的几点思考[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詹雪;;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刚艺;临床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研究与临床实践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2 曹洁;上海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监护病房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模型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3 赵光红;护理工作量与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罗昱;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情绪劳动、工作产出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胡爱军;Hilbert-Huang变换在旋转机械振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6 庹焱;慢性腰背痛患者认知—情感应对、自我和谐与适应水平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金莉;面向多域的安全互操作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医护人员职业耗竭风险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静平;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常模的建立[D];中南大学;2006年
10 曲志刚;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丹;临床护理人员对临床异常事件报告现状及对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2 白彩锋;临床护理中医疗废物处理现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3 蒋凤菊;自护模式临床应用现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嵇艳;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5 马秀梅;护理人员专业生涯与成长管理综合模式的干预评价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秋菊;护阴罩对预防男性患者尿道外口细菌定植的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文杰;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量表研制与初步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史艳萍;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评价[D];郑州大学;2012年
9 殷振红;护理人员开展健身活动情况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10 赵璧;护理人员工作应激及对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付维利 通讯员 李明哲;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 率先在全省开设无陪护病房[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刘敏 程林 齐麟;护理病人要注重年龄差异[N];健康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鹏飞;贴心呵护 真情关怀[N];焦作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秦洋;真爱守护“生命绿洲”[N];山西日报;2007年
5 高歌 记者 陈天平 李孝庚;总医院塑造护理人员“礼仪形象”[N];人民武警;2006年
6 本报记者 包颖;社区学院:美国农村专业护理人员“制造基地”[N];中国社会报;2006年
7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 方亦兵 本报记者 颜秋雨 整理;借“创建”契机凸显优质护理魅力[N];健康报;2010年
8 翟艳萍;打造高层次护理人才队伍[N];蚌埠日报;2007年
9 记者 于天牧;市中医院开展护理人员技能竞赛[N];盘锦日报;2008年
10 易林 记者 蒋天兵;我市医疗机构着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N];广安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