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联合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及支架治疗前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利用CT灌注(CT perfusion,CTP)探讨不同程度慢性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狭窄及单侧颈动脉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并联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 DSA)研究狭窄分级与脑血流灌注参数的相关性,Willis环完整性在脑血流代偿的中的意义,以及颈动脉闭塞患者其不同侧枝代偿方式血流动力学损伤情况的差异。对部分单侧颈内/大脑中动脉狭窄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对手术前后的脑灌注成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人术对血液动力学改善情况以及外科疗效评价。
材料和方法:
1.89例MCA狭窄患者根据其狭窄程度分为三组.分别计算各组中MCA供血区各灌注参数(CBF、CBV、TTP)的均值和狭窄侧/对侧比值(rCBF、rCBV、rTTP),利用配对t检验评价各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利用Spearmen等级相关性分析分别评价各组rCBF、rCBV、rTTP与狭窄程度等级相关性;利用CTA联合DSA评估Willis环发育情况,及其与灌注参数的关系。
2.38例单侧颈动脉闭塞患者.分别计算感兴趣区CTP的均值(CBF、CBV、TTP)和闭塞侧/对侧比值(rCBF、rCBV、rTTP),利用配对t检验评价其脑血流动力学差异;根据DSA对不同侧枝代偿途径进行分组,利用两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 rank sum test)比较两组不同侧枝代偿途径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统计学差异。
3.对22例单侧颈内/大脑中动脉狭窄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术后行CT灌注联合CT血管成像,计算感兴趣区CTP的均值(CBF、CBV、TTP),利用配对t检验分别评价术前狭窄侧与对侧以及术后支架侧与对侧的脑血流动力学差异;利用配对t检验联合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Wilconxon signed-rank test)对同一感兴趣区的术前狭窄侧/对侧比值和术后支架侧/对侧比值(rCBF、rCBV、rTTP)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术前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结果:
1.Ⅰ组中,狭窄侧与对侧CBF、CBV和TTP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Ⅱ组中,CBF与CBV无统计学差异,TTP值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5);Ⅲ组中,CBF维持稳定,无统计学差异,狭窄侧的CBV和TTP较对侧具有统计学意义(CBV:t=6.04,P0.01;TTP:t=13.18,P0.01)。rTTP与狭窄程度具有较强的等级相关性(r=0.713,P.01);rCBV有弱相关性(r=0.365,P.01);rCBF与狭窄程度无相关性(r=0.193,p0.05)。对于Willis环发育异常或狭窄患者,其rTTP明显延长,提示脑血流动力学损害严重。
2.38例单侧颈动脉闭塞患者,其闭塞侧与对侧CBF维持稳定,两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1.08,P=0.285);闭塞侧与对侧的CBV和TTP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CBV:t=5.27,P0.01;TTP:t=10.11,P0.01)。将两组不同侧枝代偿途径的患者的各灌注参数的相对比值进行比较:rCBF分别为1.00(0.97,1.01)和1.01(0.97,1.04),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Z=0.68,p=0.494);rCBV分别为1.03(0.99,1.05)和1.06(1.02,1.12),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Z=2.32,p=0.0200.05);rTTP分别为1.10(1.06,1.15)和1.27(1.20,1.3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0,p.0001)。
3.术前,单侧颈内/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长期处于”代偿期”状态,CBF维持稳定,两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54,P=0.592);狭窄侧CBV值升高与对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P=0.048);狭窄侧TTP较对侧明显延长,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3,P0.01)。术后,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支架侧与对侧血流灌注相比,CBF仍维持稳定,支架侧CBV降低,与对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34,P=0.737),支架侧TTP明显缩短,与对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80,P=0.432);手术前后的rCBF无显著性差异(t=0.52,P=0.608);而手术前后的rCBV(t=2.22 P=0.038)与rTTP(S=126.5 P0.01)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结论
1.CTP联合血管成像,能够准确反映MCA狭窄脑血流动力学损伤情况。大部分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对于部分多血管狭窄合并大脑动脉环发育欠佳患者,其脑血流动力学损伤较严重,则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预防卒中。
2.颈动脉闭塞患者长期处于脑血流”代偿期”,但通过次级侧枝代偿的患者,其血流动力学损伤较初级侧枝代偿患者严重。
3.CTP准确地反映颅内外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前后的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为临床治疗疗效的评估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