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劣按蚊黑化包被约氏疟原虫免疫机理的研究

徐文岳  
【摘要】: 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是疟原虫不能在大劣按蚊体内发育成熟的主要表 型。目前推测,与冈比亚按蚊一样,大劣按蚊黑化包被约氏疟原虫可能也是 由PPO级联反应介导,但缺乏直接证据的支持。 PPO系统主要由识别/结合蛋白(recognition/binding protein)、PPO和 PPAE组成。其中,PO是PPO系统的关键成分之一,它是以酶原形式PPO 存在于昆虫体内,具有MPO和DPO两种酶活性。因此,本研究利用大劣 按蚊/约氏疟原虫为模型,通过观察感染约氏疟原虫后大劣按蚊血淋巴PO 活性变化,以及卵囊黑化期间血淋巴蛋白的表达,探讨PPO级联反应与约 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以及卵囊黑化包被相关蛋白。 PPAE是一种分子量约为30KD的丝氨酸蛋白酶,而丝氨酸蛋白酶是丝 氨酸蛋白酶级联反应的关键酶。大量研究发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 的丝氨酸蛋白酶对调节生理活动和免疫反应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实验 克隆了AdsP,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按蚊黑化包被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打下基础。 另外,还克隆了大劣按蚊S7,拟作为观察感染疟原虫后AdsP转录的内参照。 选择3-5日龄的雌大劣按蚊,分成不吸血组、吸正常血组和约氏疟原虫 感染组。首先,经非变性PAGE分离后,采用酶底物显色方法,鉴定并测 定了血餐后d_5、d_7、d_(11)和d_(15)三组雌大劣按蚊血淋巴MPO和o-DPO酶活性。 结果显示,感染组的血淋巴MPO和o-DPO酶活性明显高于不吸血组和吸 正常血组(p<0.05);但是随着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比率的增高,感染组血 淋巴MPO和DPO活性逐渐下降,尤其以d_(15)最为明显。 吸血感染后d_1、d_3、d_4和d_5分别收集三组雌大劣按蚊血淋巴,经SDS- PAGE分离后,银染显色。以不吸血组和吸正常血组为对照,结果发现,感 染组的雌大劣按蚊部分血淋巴蛋白表达增强,而部分蛋白表达却减弱。 用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的PPO1 IgG检测正常雌大劣按蚊血淋巴 PPO组成,发现大劣按蚊血淋巴 PPO有 87、67、63KD三条蛋白带,而感 染组中相应分子量的三条蛋白带在山时开始表达增强。 根据己报道昆虫的丝氨酸蛋白酶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大 劣按蚊血细胞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进行T/A克隆、测 序,首次获得三种大劣按蚊血细胞丝氨酸蛋白酶 CDNA序列,AdSP、AdSPZ 和AdsP3。BLAST查询结果显示,AdsPI 与冈比亚按sP14DI、sP14DZ、 Holotrichia diomphalia PPAE-I和果蝇(Drosophil)Easter很相似;AdsPZ与 冈比亚按蚊 SPZA最相似;而 AdSP3与冈比亚按蚊 SP 4A有很高的同源性。 资料显示,SP 4A、sP 4D和 sP 4D2可能是冈比亚按蚊的 PPAE,因此, 椎测 AdsP和 AdsP3是大劣按蚊的 PPAE,可能调节黑化包被反应。 同时,根据烟草天蛾、人、鼠和冈比亚按蚊的S7 mRNA序列,设计一 对简并引物,克隆并测定大劣按蚊S7cDNA部分序列。Blast查询发现,其 与人、鼠、冈比亚按蚊和烟草天蛾S7均有非常高的同源性。 上述结果提示,PPO级联反应可能介导了大劣按蚊黑化包被约氏疟原 虫反应,而且可能在山或更早期被激活;而卵囊黑化期间诱导的大劣按蚊 血淋巴蛋白在一定程度上与PPO级联反应主要成分相关。另外,BLAST结 果提示 AdsP和 AdsP3可能是大劣按蚊的 PPAE,可能调节大劣按蚊的黑 化包被约氏疟原虫反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文岳,黄复生,张锡林,况明书,段建华;大劣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徐文岳,黄复生,况明书,段建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期间大劣按蚊血淋巴蛋白的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9期
3 王英;李松;张锡林;陈继德;周桃莉;黄复生;;大劣按蚊丝氨酸蛋白酶与疟原虫感染相关性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年07期
4 杨松,时超美,周桃莉,黄复生,况明书,王英;大劣按蚊对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相关血细胞类型的初步鉴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徐文岳,黄复生,夏莉莎,段建华;大劣按蚊丝氨酸蛋白酶cDNA克隆和表达[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02期
6 王英;张健;张锡林;周桃莉;段建华;徐文岳;黄复生;;大劣按蚊血淋巴中丝氨酸蛋白酶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年03期
7 王英;黄复生;张锡林;段建华;周桃莉;夏丽莎;;大劣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血淋巴相关蛋白的筛选和鉴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年05期
8 杨松,黄复生,段建华,况明书,王英;大劣按蚊差异表达蛋白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宋宗臣,刘连珠,冯崇英,陈福珍,黄复生,刘丽娟;大劣按蚊对约氏疟原虫敏感性的观察[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5年02期
10 王英;张锡林;段建华;许颖;张健;黄复生;;约氏疟原虫感染后大劣按蚊血淋巴的初步分析[J];四川动物;2006年01期
11 宋宗臣,黄复生,陈福珍,冯崇英,刘连珠;大劣按蚊对约氏疟原虫敏感性的初步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12 黄复生,王兴相;大劣按蚊血细胞对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作用的观察[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5年04期
13 尹丽红,王琛柱,钦俊德;棉铃虫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的微量测定[J];昆虫知识;2001年02期
14 杨松,黄复生,况明书,段建华;斯氏按蚊血淋巴前酚氧化酶差异表达与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04期
15 王赛梅,黄在松,柳坚,赵灿熙;海南省大劣按蚊感染约氏疟原虫试验观察[J];海南医学;1992年01期
16 张健;徐文岳;黄复生;段建华;;与大劣按蚊先天免疫相关丝氨酸蛋白酶的克隆及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17 时超美,黄复生,况明书,段建华;斯氏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年01期
18 周桃莉,杨松,黄复生;丝氨酸蛋白酶级联相关性斯氏按蚊血细胞分析[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年04期
19 罗日祥,姜玉香,李光友;中国对虾血细胞中酚氧化酶活力研究[J];海洋科学;1996年06期
20 陈文柱,李兵,贡成良,沈卫德;酚氧化酶在家蚕血淋巴中的活力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苏蚕业;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岳;黄复生;张锡林;况明书;段建华;;大劣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关系的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徐文岳;黄复生;张敬如;段建华;;大劣按蚊丝氨酸蛋白酶部分cDNA克隆与序列测定[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3 王艳艳;;肠道菌群影响约氏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机制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4 黄复生;时超美;段建华;况明书;;斯氏按蚊血细胞对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影响[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玲玲;王学军;陈显秋;朱力;刘星;高洪臣;;血细胞复检规则的应用及临床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周爱华;张营营;王丹;钱燕;褚茂平;张园海;吴蓉洲;;川崎病外周血细胞中特异相关miRNA的表达[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厚芳;孙芾;于贵杰;王明山;刘宁;金艳慧;;国际血细胞复检标准在贝克曼-库尔特系列血细胞分析仪上的应用及改进方案[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8 阚洪囡;张景海;张嵘;;黄粉虫幼虫体内酚氧化酶原诱导的黑化反应的分子机制[A];东北三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9 王夏璐;郝淋淋;张嵘;;柞蚕酚氧化酶原cDNA序列的获得、重组表达及功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董剑寒;王成荣;王然;侯召华;;黄金梨果肉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大劣按蚊抗约氏疟原虫感染相关蛋白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2 郝宏兴;大劣按蚊成蚊cDNA文库的构建和前酚氧化酶部分基因克隆及疟原虫感染对其表达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3 刘守柱;昆虫酚氧化酶免疫学功能及其对杀虫剂等外来干扰因子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周磊;有机酸结合物理方法钝化多酚氧化酶机理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18年
5 陈桂信;(木奈)多酚氧化酶基因及5'端调控序列的克隆[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6 庞秋香;青岛文昌鱼体液酚氧化酶:分离、纯化、鉴定、诱导形成及其基因克隆[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杜星;嗜冷丝氨酸蛋白酶适应机理的计算生物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8 朱玲;扇贝丝氨酸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9 雷迎峰;HCV NS3/4A丝氨酸蛋白酶表达细胞系和重组细胞凋亡酶-3的构建及其应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10 吴进菊;双孢蘑菇多酚氧化酶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岳;大劣按蚊黑化包被约氏疟原虫免疫机理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2 张健;感染约氏疟原虫大劣按蚊消减文库的构建和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及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3 王强;寄生虫感染后蜜蜂血淋巴中血细胞及总蛋白的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4 李晓燕;基于黄粉虫的细菌检测条件的建立与优化[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5 许振龙;中国明对虾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李凯乐;三种纳米材料对家蚕血细胞的毒性差异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7 刘慧杰;生物胺在对虾酚氧化酶原系统激活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龙燕;免疫诱导家蚕血淋巴的抗菌与抗肿瘤活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9 杨柳;柞蚕血淋巴蛋白酶6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功能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10 赵嫣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在日本囊对虾中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吴顺杰;高烧持续不退皆因血细胞被噬[N];健康报;2018年
2 李良勇;专家建议日核电站员工储血细胞[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陈辉霖;血细胞猛增32~P来对付[N];健康报;2000年
4 栾海;血细胞物质交换新理论[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专家提出血细胞物质交换新原理[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6 常丽君;转基因红血细胞有望变成药物递送车[N];科技日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