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细胞骨架和GFAP基因在NDGA诱导人恶性胶质瘤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赵雯  
【摘要】: 恶性胶质瘤具有生长迅速和高度侵袭等生物学特性,其机制尚未阐明,也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近些年发现,细胞骨架的构成和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能有密切联系。我们既往研究也发现,NDGA对恶性胶质瘤具有诱导分化治疗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细胞骨架重要成分之一的中间丝增多,其结构蛋白GFAP表达明显上调,GFAP基因甲基化状态也发生改变。然而,NDGA对胶质瘤细胞整个骨架系统的影响和GFAP基因在诱导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仍然不清。 本研究分四个部分,分别从恶性胶质瘤细胞骨架成分和NDGA的影响、正义GFAP cDNA真核表达载体和反义GFAP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及其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及NDGA对反义GFAP cDNA封闭后的胶质瘤细胞GFAP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等方面,探讨了细胞骨架蛋白和GFAP基因功能状态在恶性胶质瘤增殖、分化和NDGA诱导分化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位包埋、选择性抽提和高压透射电镜技术,首次对两种不同分化程度的胶质瘤细胞系CHG-5和SHG-44细胞骨架系统(胞质骨架和核骨架)的定位及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观察了NDGA诱导分化过程中的细胞骨架蛋白的变化及其与恶性表型逆转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种细胞微管蛋白的定位和分布具有共性,而微丝、中间丝及核骨架的结构和排布方式有所不同,并与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提示细胞骨架蛋白的分布与构型上的差异构成了CHG-5和SHG-44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的结构基础,并在判定胶 质瘤细胞分化程度和恶性行为上有重要价值。NDGA可改变胶质瘤细 胞骨架蛋白表达与分布,且这种作用与NDGA诱导分化和抑制增殖效 应相一致,提示改善胞质骨架及核骨架构型是NDGA促进瘤细胞分化 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2.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构建了反义GFAP逆转录病毒载体和携带绿色 荧光蛋白(GFP)的正义 GFAP CDNA真核表达载体,并分别将其成功 导入两种胶质瘤细胞。RT-PCR、ISH和 ICC结果显示,反义 GFAP CDNA 封闭CHG-5细胞内源性GFAP表达后,GFAP mRNA及其蛋白表达减 弱甚至缺失,瘤细胞异型性增加,突起缩短,细胞增殖速度加快。与之 相反,正义 GFAP cDNA转染 SHG-44细胞后,GFAP mRNA及其蛋白 、表达增强,瘤细胞形态趋向成熟,突起增多变细,细胞增殖速度显著降 低,群体倍增时间延长,细胞骨架蛋白表达增加。它们对细胞周期也有 截然不同的干预作用。提示GFAP基因功能状态可能是决定胶质瘤细胞 分化程度及恶性行为的重要环节。这一结果在恶性胶质瘤治疗策略上可 能有重要意义。 3.本研究首次探讨了NDGA对反义GFAP CDNA存在下的GFAP基因表 达的诱导作用。结果显示,反义 GFAP CDNA封闭的 CHG-5细胞经 NDGA (10 u M)作用后,GFAP mRNA及其蛋白重新高表达,且在 时间和强度上与NDGA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及增加细胞骨架 蛋白含量等作用呈正相关。这些结果提示,上调GFAP基因及其蛋白表 达是NDGA诱导胶质瘤细胞恶性逆转作用的主要靶点。 4.利用活细胞分子探针一GFP基因标记了中国人胶质瘤细胞系SHG-44并 获表达及传代,为体外和在体进一步动态研究胶质瘤细胞生长、分化及 侵袭过程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材料。 上述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细胞骨架和 GFAP基因在胶质瘤生物 -学特性和 NDGA诱导分化机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东杰;贾晓明;;低温保存皮肤的细胞骨架在细胞力传导中的作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姜杨;李永涛;高喜仁;李霄凌;陈永春;侯金才;王丽芳;张彧婷;谢立平;苗术;潘洪明;;苦参素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陈瑞新,许善锦,王夔,赵翀;腐植酸与Fe(Ⅱ)-EDTA对体外培养的鸡胚软骨细胞合成分泌胶原蛋白类型及细胞骨架的影响[J];科学通报;1995年19期
4 冯雪;机械力诱导胎鼠肺细胞pp60src激活和向细胞骨架易位[J];医学信息;1997年04期
5 王槐志;韩本立;李昆;段恒春;;急性胆管炎对老龄大鼠单核细胞细胞骨架含量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2期
6 沈忠英,沈健,蔡维佳,陈彩云,陈炯玉;氧化砷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细胞骨架的改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7 顾海峰,何清濂,林子豪,张杏梅;细胞松弛素B对瘢痕增生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年01期
8 何海波,唐休发;肿瘤细胞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年04期
9 邓江红,丁洁;从足细胞相关分子的研究认识足突融合现象[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5年04期
10 彭淑平;李桂源;;膜-细胞骨架连接分子Ezrin与肿瘤转移[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年03期
11 郭三萍;石勇;李晓红;宋玮;;重组人生长激素作用下成骨细胞细胞周期及细胞骨架改变的体外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4期
12 冯秀清;陈雅隽;钟淑琦;雷蕾;;细胞骨架在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及核移植胚胎的作用[J];解剖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13 余少秋;游跃华;陈绍维;;nm23-H1基因对口腔癌细胞骨架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5期
14 张锋;邓旭亮;梅芳;王新知;;空间微重力环境对人牙髓间充质细胞的影响初探[J];科技导报;2007年02期
15 宋鸣子;戈应滨;范玲玲;李迎春;顾洛;;染料木黄酮对人乳腺癌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黏附能力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6 张亚辉;张德玲;欧阳静萍;;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的磷酸化位点突变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诱导的细胞迁移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年07期
17 高喜仁;何军;王丽芳;;苦参素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改变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18 荀安营;王立生;李迎雪;曾位森;马晓冬;朱惠明;罗深秋;;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年03期
19 孙艳;元艳宏;易宗春;庄逢源;樊瑜波;;微重力条件下细胞电融合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年03期
20 朱庆党;巢永烈;陈新民;杨艳丽;;动态张、压应力刺激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变化[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光;惠延年;韩泉洪;侯旭;黄晓峰;马吉献;;结合磁珠与否机械牵拉模型下培养人RPE细胞牵拉模型中细胞骨架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宇;桑晨;赵子彦;庄逢源;;模拟微重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及VCAM-1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3 冯世亮;朱卫平;;伪足伸出过程中的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重组动态模拟[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沛;郑荣远;;2-BFI对EAE中枢CK-BB、钙泵和细胞骨架相关蛋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孔祥银;;HSF4b的下游基因SKAP2调控actin细胞骨架的重组[A];中国遗传学会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王佐好;禹永春;崔艺峰;李林;郭慧淑;李在硫;许文燮;;细胞骨架在低渗牵张增加毒蕈碱电流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李青;宋晓伟;邹俊;朱霓;袁文俊;荆清;秦永文;;microRNA通过靶向细胞骨架调节蛋白抑制心肌肥厚[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赵天德;余郁;高福云;;微量培养整装提取观察细胞骨架的方法[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9 李蕾;蒋炜;王吉耀;王逸青;方国汀;杨长青;;RhoA GTP酶在TGF β_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迁移及细胞骨架调节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10 王珍祥;吴军;易绍萱;;细胞骨架及运动基因对瘢痕挛缩作用的实验研究[A];全国烧伤早期处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雯;细胞骨架和GFAP基因在NDGA诱导人恶性胶质瘤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陈昊;FOXO3a基因在Anoikis中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伟;细胞骨架重构在VEGF与TNF-α促进汉坦病毒感染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4 朱勇喆;脂筏对丙型肝炎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细胞入侵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5 孟冠敏;微囊藻毒素LR对PC12细胞的毒性及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周为军;细胞间黏附分子5在缺血缺氧环境中对PAJU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谭又华;细胞力学建模及其力学特性的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肖亮;Tim-1-Fc抑制同种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作用与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9 杨林杰;ClC-3氯通道和IK1钾通道在细胞容积调节和迁移中的作用[D];暨南大学;2012年
10 赵广圣;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树突状细胞后对其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土槿乙酸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2 赖小刚;阴离子通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通道的调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陈仕生;电离辐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4 赵霞;声动力学疗法对艾氏腹水瘤细胞骨架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曾超;细胞骨架在陡脉冲诱导肿瘤细胞生物电效应中的作用[D];重庆大学;2009年
6 李迎春;肌动蛋白磷酸化及其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7 蔡宏;细胞骨架在皮肤低温损伤中的重要作用及低温保护剂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8 郭晓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作用机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9 刘艳鸣;肝癌细胞β_1整合素再分布变化对其迁移取向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杨莉;NO对仔猪支持细胞骨架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庆伟;人体内的“钙”[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许琦敏;青菜太空生长奥秘初解[N];文汇报;2007年
3 衣晓峰;哈医大揭示脑血管病中细胞骨架活性与凋亡关系[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吴一福;第四军医大学培养出人胎盘绒毛滋养细胞株[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雷志勇;诱发癌细胞转移新路径被发现[N];健康报;2006年
6 记者 韩晓玲龙华 通讯员 蒋明;斯托尔兹架设中法医学交流桥[N];湖北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郑杨;神舟飞船上做了哪些试验?[N];经济日报;2005年
8 赵微;专家为蒜防癌找到依据[N];科技日报;2005年
9 ;揭开生物医学的一个谜:苍蝇为什么不生病?[N];广东科技报;2002年
10 夏洪平 译;组织硬度和肿瘤相关[N];健康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