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围手术期TLR4/MD-2的变化及MD-2蛋白的原核表达

徐发良  
【摘要】: 研究背景:TLR4和MD-2是机体识别LPS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且对HSP60、EDA和Toxal的识别以及某些抗癌免疫反应的诱导也是TLR4/MD-2依赖的。MD-2既能结合TLR4(TLR2),促进它们对配基的识别并增强信号转导的强度;也能通过改变TLR4在细胞的分布而影响其功能发挥;还能促进TLR4(TLR2)的蛋白表达。它是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调控分子,能在配基识别、信号转导以及表达分布等水平调控TLR4(TLR2)的功能。因而MD-2和TLR4受体可能与脓毒症/SIRS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在预实验基础上推测,手术创伤无内毒素血症时,TLR4和MD-2的表达模式也会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大手术后SIRS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为阐明TLR4/MD-2对SIRS发病机制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并为后续实验提供理论和材料支持,我们设计了本课题。主要研究目的:动态观察围手术期TLR4/MD-2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MD-2表达变化的内在机制和研究前景;结合现有的实验基础和今后研究计划,首先实现MD-2蛋白的原核表达。 主要技术方法:1. 围手术期TLR4/MD-2的变化:设计自身配对实验,选择12例胸心外科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d 、3d、5d采集外周静脉血单盲法检测各项指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分离纯化单核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FCM检测细胞膜TLR4和MD-2的表达。用放免法测定血浆TNF-α和IL-10;血浆TLR4和MD-2的表达以及TLR4/MD-2复合体含量用ELISA法检测。以鲎试剂法测定血浆LPS。2. MD-2的生物信息分析:用GoldKey软件预测MD2的亲水性、抗原性、柔韧性和可及性。在PHD和SOPMA服务器上进行MD2的二级结构预测和功能位点分析。用吴氏法计算平均抗原指数,确定MD-2的抗原表位。以Comput PI/MW程序计算MD2、GST/MD2、GST/MD2-C的等电点和分子量。用BLAST、PRS和Superfamily服务器分析MD2的结构特点、配基特点和功能特点,搜寻TRL4/TLR2与MD-2结合的可能位点。3. MD-2原核表达与初步纯化:设计与pGEX-4T-1的ORF适配的引物,以pEF-BOS/MD2为模板,用PCR法将MD-2基因克隆到pGEX-4T-1,构建GST/MD-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MD2。载体pGE/MD2经BamHI酶切去除5'端165个碱基,构建MD2的C-末端表达载体pGE/MD2-C。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通过不同浓度IPTG诱导GST/MD2和GST/MD2-C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用SDS-PAGE分析表达量和溶解性。用Western blot法进行融合蛋白的免疫学鉴定;通过 WP=8 包涵体洗涤、尿素变性和梯度透析初步纯化融合蛋白。 主要结果:1. TLR4/MD-2的变化:(1)围手术期血浆LPS和TNF-α在正常范围波动,但IL-10在术后第3d显著增高(p0.001);(2)单核细胞TLR4和MD-2术后第1d~3d显著上调表达(p0.001),第5d降至正常,二者同趋势变化;(3)血浆MD-2在术后第3d~5d显著升高(p0.001),而TLR4仅在第3d轻度升高(p0.05);(4)血浆存在TLR4/MD-2复合体,并于术后第3d~5d升高(p0.05),与血浆MD-2同趋势变化。2. 生物信息分析:(1)MD-2是致密的球蛋白,不含蛋白酶位点,二级结构稳定;(2)MD-2在结构上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域,分别结合配基(C-末端)和相关蛋白质(N-末端);而与信号转导、脂质代谢以及功能调控相关的ML功能域、磷酸化位点和肉豆蔻酰基化位点集中于C-末端;(3)TLR4和TLR2的相似序列(PPFQLCLHYRDFIPG)可能是MD-2的结合区域;(4)预测了MD-2的抗原表位(RGSDDDYSFCRALK),模拟出MD2、GST/MD2、GST/MD2-C的等电点和分子量。 3. MD-2的原核表达:(1)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MD2和pGE/MD2-C;(2)用0.2mmol/L IPTG在37℃诱导4h,两种融合蛋白获得最高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30%);在37℃、32℃、27℃、22℃诱导4h,GST/MD2和GST/MD2-C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几乎没有可溶性表达;(3)两种融合蛋白均经Western blot鉴定;(4)包涵体经洗涤、尿素变性、透析等处理后,融合蛋白得到初步纯化,可以用作抗原,免疫动物以制备抗体。 主要结论:(1)血浆LPS和TNF-α正常,但IL-10有显著升高,说明手术创伤后内毒素血症并不常见,提示术后有免疫抑制反应。(2)单核细胞TLR4和MD-2术后显著上调表达,使机体对致炎因子的敏感性增强,这可能是SIRS/脓毒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是抗菌治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3)手术创伤后MD-2在血浆中较高浓度稳定存在并与TLR4结合成复合体,提示MD-2对损伤反应敏感,可能发挥广泛的远距离作用。其机制在于MD-2是致密的球蛋白,具有稳定的二级结构且不含蛋白酶位点。(4)手术创伤后单核细胞TLR4和MD-2同步上调表达,血浆存在TLR4/MD-2复合体,提示MD-2可能在血浆和细胞膜均具有生物学功能。其结构基础在于MD-2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域,分别结合配基和相关蛋白质。而与信号转导、脂质代谢以及功能调控相关的功能位点集中于C-末端,提示C-末端是信号转导和配基识别的关键部位。(5)手术创伤后血浆MD-2和TLR4/MD-2的浓度增高,并可能在LPS的识别与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6)MD-2可能结合于TLR4和TLR2的相似序列,并籍此影响它们功能;而MD-2的96-110位氨基酸序列可能是B细胞抗原表位。(7)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以及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免疫学鉴定为后续实验研究打下了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元秀;莫东华;王晓桃;;Toll样受体、干扰素α与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2期
2 周才进;陈明;邱志东;姚关兵;徐浩;;TLR4及其信号通路在阻塞性黄疸肝脏损伤中的作用研究[J];广东医学;2011年09期
3 张红梅;余伍忠;;Toll样受体与病毒性肝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20期
4 颜红;路海;朱启贞;;阿尔茨海默病中Toll样受体与小胶质细胞的关系[J];生命的化学;2011年03期
5 朱楠;袁伟杰;;Toll样受体4致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损伤的研究进展[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1年01期
6 王强;薛乐宁;张维;陆建云;陆文;林敏;王晓勇;;胃癌及癌前病变中TLR4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1年15期
7 章君华;徐键;;Toll样受体与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8 曾治民;何静;刘安文;;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与炎症相关肿瘤的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11年06期
9 宗志红;王彪;;慢性铝暴露对雄性大鼠海马组织中TLR2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3期
10 毛广宇;刘志芳;;TLR4、CCL5、CCR5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1 徐田云;汤仁仙;刘转转;付琳琳;万青;刘宜升;孔德龙;尤红娟;杜文平;刘瀛;郑葵阳;;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肝脏中TLR2 mRNA动态表达的初步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8期
12 刘强;谢柳青;王振海;;TLR4介导HCV引起小胶质细胞IL-12和IFN-α分泌的实验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1年08期
13 张林;马骥;范颖;林庶茹;;紫癜方对ITP模型小鼠TGF-β_1和TLR_4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14 何小兵;房永祥;贾怀杰;陈国华;曾爽;景志忠;;Toll样受体2、4对病毒囊膜蛋白的识别[J];免疫学杂志;2011年10期
15 李黎;徐亮;滕银成;;C型凝集素受体和Toll样受体在子前期重度患者胎盘中的表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8期
16 陈青;李岷;唐荣才;刘维达;周武庆;沈永年;吕桂霞;;白念珠菌磷脂甘露聚糖对单核细胞产生白介素-6、白介素-8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7 张志刚;叶斌;童夏生;亢晓冬;叶辉;王恩智;陈豪;陈琪;;NOD2和Toll样受体1在哮喘大鼠中的表达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年06期
18 厉鸥;王方明;;MyD88、TLR4和STAT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19 庞珊珊;乐颖影;;Toll样受体4对饥饿代谢的调控作用[J];中国基础科学;2011年03期
20 翟洪波;徐键;;TLR2和TLR4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绒毛和蜕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萍;冯友梅;叶笃筠;;TLR4在OX-LDL致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曹家麟;吴春明;朱小区;欧阳钦;苏林红;黄强;林丽;;二草清肝汤预处理对小鼠内毒素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对肝脏TLR4表达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程千松;王兴兵;李来玲;汪健;孙自敏;;TLR2和TLR4活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持造血功能的影响[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4 尹晓琳;陈磊;刘颖;杨建岭;马翠卿;姚智燕;杨丽娟;魏林;;黄芪多糖通过增加TLR4表达增强膀胱上皮细胞的固有免疫反应[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岳增辉;何新群;常小荣;袁建菱;郁保生;符凌;张亮;商李超;;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TLR4的影响[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张娇丽;秦霞;张咏梅;叶惠惠;刘河霞;费素娟;;TLR4信号通路参与丙泊酚预处理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杨关根;裘建明;;结直肠癌TLR4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大会暨结直肠肛门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建平;荣英蕊;郎晓猛;周宏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LR4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建勇;万宁;陈玲;冯玉麟;;TLR4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气道粘液高分泌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尹晓琳;刘颖;马翠卿;姚智燕;杨丽娟;魏林;;尿路感染患者TLR4基因多态性和表达水平的临床研究[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明;TLR4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在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王成硕;Toll样受体和β-防御素mRNA在鼻粘膜中的表达[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德林;地塞米松减轻体外循环后系统性炎性反应与Toll样受体2、4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D];复旦大学;2004年
4 孙学刚;LPS受体介导的细胞激活的信号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5 李淑瑾;CCK-8对LPS诱导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6 王居平;TLR4乙酰化/甲基化修饰激活对炎症免疫的调节[D];浙江大学;2011年
7 彭欢;TLR4信号通路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黄洁;TLR4受体在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功能变化中的作用及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朱怡琦;胰腺癌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关系及TLR4蛋白表达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王永军;TLR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功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春艳;氯沙坦钾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组织中TLR4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姚安会;TLR4在脊髓挤压伤后的表达及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姚安会;TLR4在脊髓挤压伤后的表达及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张莉;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及TLR4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杨瑞虹;TLR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支气管哮喘的关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6 王芳芳;TLR4基因多态性及信号转导相关因子与军团菌感染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刘月宾;TLR4及NF-κBp65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泸州医学院;2011年
8 景雪峰;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TLR4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秀秀;益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组织TLR4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10 赵兴旺;鸡TLR4不同突变基因型对抗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差异[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