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兔颈髓前部供应动脉阻断致颈髓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脊髓血供主要来自脊髓前、后动脉以及根动脉,颈部脊髓血供尤其丰富。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进步,脊髓血管性疾病逐渐增多,外伤、手术、神经根阻滞、介入放射治疗、血管栓塞、继发性血管压迫以及各种血管性疾病等都可以造成脊髓血供障碍。但目前对颈段脊髓前动脉血流障碍是否是导致脊髓型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尚有争论,其所引起的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等疾病也缺少翔实的基础研究,同时,由于颈髓根动脉较为丰富,其根动脉的损伤是否对颈髓造成严重损害观点不一,这给临床操作和治疗带来了困扰。
本实验通过建立颈段脊髓前动脉阻断动物模型,观察脊髓前动脉阻断后颈髓血流量、组织结构、能量代谢和功能改变,探讨其损伤后对颈髓缺血影响以及代偿情况。同时又建立间接阻断颈段脊髓前根动脉动物模型,了解部分前根动脉损伤对颈髓血供的影响。
方法:建立两组动物模型,一是阻断颈段脊髓前动脉组;二是在阻断脊髓前动脉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起始端阻断双侧椎动脉,以排除椎动脉发出的前根动脉,可以称之为间接阻断颈段前根动脉组(脊髓前动脉+双侧椎动脉),两组均设有对照。按缺血时间又分为缺血6h、24h和72h三个时相点。为观察脊髓前动脉阻断后颈髓损伤情况,术后采用改良Tarlov法对动物行为学评级以及运用运动诱发电位(Muscle 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的变化来反映颈髓功能的改变;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检测缺血前、后颈髓的血流改变;应用HE染色和电镜技术观察颈髓组织病理学改变;借助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神经丝(neuofilament ,NF68)在颈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平均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IOD)和染色面积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颈髓组织中能量代谢变化。为了解前根动脉对颈髓血供的意义,采用了阻断脊髓前动脉和间接阻断前根动脉这两个实验组相比较的方法,以此间接观察前根动脉的有无是否对颈髓造成损害。检测结果以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统计。
结果:
1.改良Tarlov法对动物行为学评级,当阻断兔脊髓前动脉6h后为2-3级,24h
|
|
|
|
1 |
孙其志;任先军;胡宏伟;孙磊;国华;廖可国;;动脉阻断致颈髓急性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20期 |
2 |
孙其志;任先军;胡宏伟;国华;张红;;颈髓血流障碍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J];颈腰痛杂志;2006年04期 |
3 |
邓天琼,任先军,蒲渝,赵伟峰,周飞舟;双侧椎动脉颈段完全栓塞早期对兔颈髓血流的影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07期 |
4 |
邓天琼,任先军,赵伟峰,蒲渝,周飞舟;双侧椎动脉结扎致颈髓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年07期 |
5 |
刘希光;王贵怀;李爱民;李宁;陈军;施辉;王富元;;颈段髓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策略[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1期 |
6 |
曾于宝;杨忠保;李红云;柏天福;;颈髓完全性断离存活10余小时1例[J];刑事技术;2006年01期 |
7 |
黄迢华;方志敏;宋建华;陈建宁;姚正健;陈建忠;朱红仔;;颈髓肠源性囊肿1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年14期 |
8 |
郑兆聪;王如密;陈宏颉;高进喜;张小军;王守森;魏梁锋;赵琳;荆俊杰;;颈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4年03期 |
9 |
张松柏;;脊髓前动脉动脉瘤[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2年04期 |
10 |
史继新,刘承基,樊友武,邵兴国;经前方入路切除颅颈交界区延、颈髓腹侧肿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6年02期 |
11 |
解相礼,张洪俊,刘子生,尹加;手术治疗颈、胸段脊髓哑铃型肿瘤(附11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0年08期 |
12 |
周怀伟,张文萃;老年人脊髓前动脉梗塞综合征(附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
13 |
王金环;姚家庆;戴蘅茹;;脊髓动脉的显微解剖[J];解剖学杂志;1992年06期 |
14 |
许海平,欧阳甲,蒋国强,陆建猛;颈椎外伤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J];宁波医学;2000年09期 |
15 |
贾宁阳,沈康平,王晨光,万卫平,袁明远,肖湘生;脊髓前动脉损伤致脊髓缺血性损伤模型的MRI评价[J];放射学实践;2003年04期 |
16 |
郑文济,李乐生,谭振美,赵志,刘洪泉,祁岩;椎管内肿瘤在脊髓血管造影的改变[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9年02期 |
17 |
徐启武,鲍伟民,庞力;颈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英文)[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07期 |
18 |
卢小健;李萌;张鸿祺;支兴龙;张鹏;凌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颈段硬脊膜动静脉瘘[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09期 |
19 |
张忠信,季泽平,顾建宁,李良斌;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附12例报告)[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
20 |
刘丽;黄旭升;韩静;陈朝晖;蒲传强;;平山病中心位及过屈位颈髓磁共振成像特点[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