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庆大霉素脂质体抗菌骨治疗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唐辉  
【摘要】: 细菌生长主要以浮游和贴附两种形式进行。细菌贴附于实体表面后一方面进行分裂增殖,另一方面分泌胞外多糖基质,将细菌包裹于基质内,形成细菌生物膜。由于胞外基质的物理和电荷屏障以及内部特殊的生态环境,细菌生物膜所致感染较浮游细菌更难防治,是包括慢性骨髓炎在内的多种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一旦细菌生物膜在骨缺损周围骨组织、死骨、内固定或人工关节表面滋生,将导致反复发作的慢性骨髓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PMMA、Osteoset T在局部缓释抗生素,提高了骨髓炎的治愈率,但PMMA需二次手术取出,同时研究表明单纯清创与清创后植入Osteoset T在骨髓炎的治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此外,高浓度庆大霉素可抑制人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影响骨折愈合。慢性感染性骨缺损实际上是一种合并骨缺损的慢性骨髓炎,其主要病因仍是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脂质体是磷脂分散在水中定向排列而形成的囊泡,可包封抗生素,按表面电荷不同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和中性脂质体。研究表明,阳离子脂质体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青霉素,其机制与S.aureus生物膜带负电荷有关;另一方面,脂质体可使包封药物在骨髓浓聚,因此静脉注射脂质体抗生素可增强骨感染灶局部抗生素浓度,进而消除感染。同时,脂质体可降低高浓度抗生素对成骨细胞、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然而人体网状内皮系统对血液中的脂质体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大大降低了脂质体抗生素的半衰期,削弱其抗感染能力。由于抗生素缓释系统可在感染灶释放高浓度抗生素,因此,将脂质体抗生素负载于载体在理论上可解决这一问题。但脂质体抗生素负载于载体后再释放的抗细菌生物膜作用是否受到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首先制备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将其负载于同种异体骨和硫酸钙,分别进行释放实验,并探讨释放的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对S.aureus ATCC 29213生物膜生长的抑制作用,然后构建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模型,了解S.aureus ATCC 29213注射剂量对该模型的影响,并行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对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此外,研究还探讨了脂质体抗生素静脉注射对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 本课题包括四部分:1、S.aureus注射剂量对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形成的影响。2、脂质体庆大霉素静脉注射对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3、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的制备以及体外对S.aureus生物膜生长的抑制作用。4、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对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 第一部分S.aureus注射剂量对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形成的影响 实验方法 1构建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模型,制备骨缺损,微量注射器先后注入S.aureusATCC 29213,注射总量分别为6×10~1-6×10~6CFU。 2术后3w处死所有实验兔。计算体重变化,评估肉眼观察评分及兔放射学改变。将兔左下肢胫骨取出进行细菌学检查,测量并计算平均每克标本中的细菌数。 主要实验结果 注射剂量达6×10~5CFU即可使所有实验兔在肉眼观察评分、放射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呈现出明显感染征象。 第二部分脂质体庆大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实验方法 1不同脂质体庆大霉素的制备 三种原材料(阳、阴离子脂质体)或两种(中性脂质体)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旋转蒸干制成脂质膜,加入庆大霉素溶液,振荡制成脂质悬液,超声处理后离心去除上清中尚未包被的庆大霉素,沉淀以ddH_2O重悬制成庆大霉素脂质体。 2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模型的制备 兔麻醉后消毒铺巾,切开皮肤,暴露胫骨近端骨面,制造骨缺损,骨蜡封闭,先后注入精氨酸和S.aureus ATCC 29213,缝合皮肤。造模术后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X线检查提示慢性骨髓炎后开始治疗实验。 3脂质体庆大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 造模成功后分组进行不同脂质体庆大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治疗3w后处死实验动物。处死前抽血、X检查,处死后取左下肢近端胫骨骨髓行细菌学检查。 主要实验结果: 对照组血细菌培养和骨细菌培养均为阳性;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治疗组血培养均为阴性,骨培养4只阴性;阴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组和单独庆大霉素治疗组血培养呈阴性,但骨培养均为阳性;中性脂质体庆大霉素治疗组血培养阴性,骨培养2只阴性; 第三部分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的制备及体外对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实验方法 1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的制备 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的制备与第二部分相同。无菌取兔胫骨及股骨干骺端,经脱脂、脱蛋白、脱钙后制得兔同种异体骨。将上述同种异体骨块及硫酸钙浸泡至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溶液中,蒸干,~(60)Co辐照消毒。 2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的体外释放实验 将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抗菌骨置于微孔板,加入ddH_2O,室温振荡。于振荡后不同时间更换ddH_2O,并将所更换出的液体以Triton X-100进行处理,测定庆大霉素浓度。 3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体外对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培养S.aureus ATCC 29213生物膜。分别取释放实验中8个不同时相点释放的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溶液,并以上述8个时相点的释放浓度配制新鲜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将各组抗生素分别加入S.aureus ATCC29213生物膜,1h后弃去上清,加入培养基,并于此后每隔30min检测每孔溶液在630nm的吸光度。计算细菌生长速率,并得出最大细菌生长速率及所需时间。 主要实验结果: 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抗菌骨在释放前期具有爆发释放效应,且在释放前期的特殊时间段所释放的庆大霉素总百分比与(时间)~(1/2)成线性关系(R~2>0.9)。由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抗菌骨中释放的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对S.aureus ATCC 29213生物膜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新配制的同浓度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在低浓度时对S.aureus ATCC 29213生物膜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单独使用庆大霉素(P<0.01)。此外,庆大霉素对S.aureus ATCC 29213的MIC为230.4 mg/L。 第四部分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对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 实验方法 1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及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模型的制备与第三部分相同。 2实验兔分组,进行静脉注射、手术清创植入抗菌骨治疗。2w后行X线检查,抽静脉血行血液培养,处死后取局部骨髓组织行细菌学检查。 主要实验结果: 对照组没有抗生素治疗,均出现明显感染,血液及骨髓培养均呈S.aureus阳性。单独手术植入同种异体骨或硫酸钙组评分较A组更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单独使用庆大霉素治疗2w可使兔血液培养阴性,且感染评分低于对照组,二者相差显著(P<0.05),且全部骨髓培养均阳性。使用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可有效清除血液感染,评分低于A、B、H、I组,且与上述4组相差显著(P<0.05),同时评分高于F、G组,相差显著(P<0.05),治疗的6只兔中有2只骨髓培养阴性。采用庆大霉素同种异体骨和庆大霉素硫酸钙治疗效果相似,低于F、G组(P<0.05),治疗的6只兔中有3只骨髓培养阴性。两种阳离子脂质体抗菌骨疗效相似,可完全清除血液、骨髓感染,感染评分低于上述各组,且相差显著(P<0.05)。 主要结论 1、耐药S.aureus可诱导明显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形成,6×10~5 CFU/5ul的剂量不仅可使慢性骨髓炎模型制备成功率达100%,而且能够出现较明显的放射学和细菌学改变。 2、脂质体庆大霉素可有效治疗慢性感染性骨缺损,其中以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效果最为明显,中性次之,阴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与单独使用庆大霉素相同,但任何一种脂质体庆大霉素均不能完全清除感染。 3、低温真空负压吸引法制备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抗菌骨并不影响所释放的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对S.aureus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且在低浓度对S.aureus生物膜抑制显著强于单独使用庆大霉素。 4、手术清创后植入阳离子脂质体庆大霉素抗菌骨对兔胫骨S.aureus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庆大霉素抗菌骨以及静脉输注阳离子庆大霉素、庆大霉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牟丽娉;;ARIKACE~(TM)能够有效地渗透黏液和生物膜[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年03期
2 徐多多;潘志;高阳;叶明;高其品;;细菌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及注射用双黄连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胡德华;刘智忠;彭生;;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外固定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13期
4 唐辉;郑天娥;徐永清;;脂质体抗菌药物治疗细菌生物膜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07期
5 程惠娟,汪长中,乐红霞,王艳,汪本凡,汤华阳;细菌生物膜与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相关性的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5年01期
6 林兴,黄云超,杨达宽;SspA对生物材料细菌黏附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5年05期
7 徐巧妮;中药熏洗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护理[J];中医正骨;2003年03期
8 黄云超;林兴;张良;杨达宽;;金属蛋白酶对涤纶材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9 唐辉;郑天娥;李刚;游永刚;马涛;徐永清;李军;丁晶;;脂质体庆大霉素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8年06期
10 刘冰;陈鹏;施晓莉;;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聚乳酸材料作为克林霉素缓释载体抗感染力的实验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04期
11 李衡;张世强;霍佳;郝建东;李增炎;张英泽;潘进社;;Ⅰ期开放植骨治疗伴有感染性骨缺损的开放性骨折[J];河北医药;2009年24期
12 简灵;陈学林;张波;杨有生;罗崇富;;开放植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缺损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10期
13 陈志文;刘晖;翟文亮;曾金辉;;Ⅰ期开放松质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J];中国骨伤;2008年05期
14 张玉勤;;感染性骨折和骨不愈合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9期
15 林兴;杨达宽;黄云超;;SspA对生物材料细菌生物膜形成影响的研究(摘要)[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6 王义胜;10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的治疗体会[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17 刘巧;骆伟健;;注射用双黄连对细菌生物膜影响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2期
18 黄建国,袁海峰,金卫东,米占虎,马生福;开放性颗粒植骨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感染性骨缺损[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年07期
19 王兴义;王伟;王公奇;麻庆松;王军;苏桂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Charcot关节及跟骨距骨缺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13期
20 朱明华;;生物材料表面感染性生物膜的体内病理模型研究[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辉;徐永清;马涛;周田华;张秀琼;林月秋;汤迅;丁晶;李军;;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总量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形成的影响[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唐辉;徐永清;李刚;游永刚;陆华拓;李军;丁晶;;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的制备及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唐辉;徐永清;马涛;周田华;李军;丁晶;;脂质体复合庆大霉素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唐辉;徐永清;游永刚;李刚;赵万秋;赵玺龙;王磊;丁晶;汤逊;李军;陆声;江慕尧;马涛;周田华;朱跃良;;庆大霉素脂质体同种异体骨治疗兔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潘志军;李杭;郑强;冯刚;李建兵;;外固定架结合骨段内移位术治疗感染性长管骨骨缺损[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艳苓;;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猝死1例[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高辉;肖树军;陈雷;李传福;吴学东;韩丹;;病灶骨切除、微创截骨、骨段滑移治疗感染性骨缺损[A];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兴义;王伟;王公奇;麻庆松;王军;苏桂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Charcot关节及跟骨距骨缺如(个案报告)[A];第十七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OS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韩义连;;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外伤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及有关问题[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志宏;;149例儿童细菌性食物中毒临床分析[A];全国中毒与救治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专刊[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辉;庆大霉素脂质体抗菌骨治疗兔慢性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杨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3 吴晓倩;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择性σ因子σ~H调控原噬菌体的整合与切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俊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体内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5 向华;厚朴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李斌生;载端粒酶ASODN-t的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和对肝癌HepG-2细胞的转染[D];中南大学;2007年
7 刘屹;和厚朴酚脂质体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郑顺贞;9-硝基喜树碱脂质体抗肝癌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孙新君;RhBMP-2/ACBM:一种有潜力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10 周青峰;海藻糖的发酵制备和保护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秋明;纤维蛋白胶载体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和庆大霉素缓释药物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孟凡喜;一期植骨治疗伴有骨缺损的感染性骨不连[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杨鸫祥;一期骨移植加外固定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4 杨亚军;甲砜霉素脂质体的研制及其体外药效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陈伟;肺靶向利福平脂质体的研制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1年
6 贡亦清;5-氟尿嘧啶脂质体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7 王筱亮;重组水蛭素脂质体鼻腔给药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赵海英;促肝细胞生长素前体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9 吕文平;脂质体转染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5-FC)联合放射线治疗人直肠癌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10 薛同春;单抗Au_(14-1)-脂质体-p53基因转染载体的制备及其在宫颈癌U_(14)细胞中的表达[D];江西医学院;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超李雯;滥用抗生素育恶魔,超级细菌又杀2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 吴安华谢明霞 整理;发炎不全是坏事[N];健康报;2008年
3 ;一项治疗感染性骨不连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巩宁;急性感染性喉炎的诊断[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5 乐山电业局宣传部部长 袁政耕;职业道德的感染性和传递性[N];西南电力报;2001年
6 成吉;阻击耐药菌的七大后卫[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下法”有利感染性MODS防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李佚;女性如何知晓是否感染性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张小社 刘国信;兔葡萄球菌病的防治[N];农民日报;2005年
10 廖学时;构建感染性口蹄疫病毒粒子成功[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