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 1下颌后缩儿童的临床研究

戴娟  
【摘要】: 安氏Ⅱ~1错(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不仅发生率高,而且对患者的颅面形 态、功能影响甚为严重。早期用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可以促进牙、(牙合)、颅、 面的生长发育。本研究采用国产Herbst矫治器对17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下 颌后缩儿童进行临床矫治,并以10例未经治疗的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 儿童作为对照,通过X线头影测量、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肌电图、Helkimo 指数及下颌运动轨迹,对国产Herbst矫治器进行临床疗效评估。从颅面硬软组 织、TMJ、咀嚼肌等的适应性改建上,来探讨Herbst矫治器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机 制。 结果: 1.Herbst矫治器治疗6~8个月(平均7个月)后,Ⅱ类磨牙关系矫治为 Ⅰ类关系。磨牙关系改善了6.9mm,其中,骨性作用占46.38%,牙性作用占 53.62%,上颌的综合作用占33.33%,下颌的综合用占66.67%;深覆盖减少了 7.2mm,其中骨性作用占44.44%,牙性作用占55.56%,上颌的综合作用占34.72%, 下颌的综合作用占65.28%。 2.Herbst矫治器对下颌骨的作用最为显著,其中SNB角,下颌升支高度 (Co-Go)下颌总长度(Co-Pg),下颌体长度(Go-Pg)以及Pg到OLp平面的 距离均显著增加,排除自然生长因素,此增长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另外,上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颌骨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SNA角,以及 Pg到 OLp平面的距离均显著减少。 矢状方向上AN’B角减少了3.31”,Wits值减少了1.6。。在垂直方向上,前 全面高(N一地,)前下面高(ANS一Me),后全面高(S一Go),后下面高(Ar-Go) 治疗后均明显增加,排除自然生长因蠢,经校正后仍有显著意义。表明经Herbst 、矫治器治疗后,刺激了下面部的生长,改善了颌骨矢状及垂直向的不调。 3.Herbst矫治器治疗后,软组织侧貌发生明显改变,面突度减小,代表下 颌突度的下唇基角(S—N’-St),下唇角(LISi-SN),软组织额突角(S—N’ 一 Pg’)显著增大,H角减小,差异有显著性;代表上下唇矢状关系的上下唇 基角(Sn-N’-St)显著减小,同时须唇沟深度(St-LIPn’)显著减小:但代 表上颌突度的上唇基角(S—N’一 Sn)及上唇角 (LsS-SN)在治疗前后无明显 变化。表明Herbst矫治器的治疗促进了下面部软组织的生长,利于面型的改善。 但颊唇沟厚度(St七)的显著减少,提示硬软组织改建的不一致性。 4.初步研究结果表明:Herbst矫治器治疗一般不会引起Tho。在Herbst 矫治器治疗初期,个别病例可能会引起轻度的一过性mJ关节症状,He kimo 指数有所增加,但矫治结束后,关节症状有所缓解。 5.Herbst矫治器治疗前后跺突位置未发生明显改变。在治疗前,胶突居 于关节窝中央。当戴用Herbst矫治器二周后,佐突处于显著前移位,关节上、 后间隙距离增大,前间隙距离减少,前后间隙面积比(互八)显著减少,积极治 疗(7个月)结束后,肤突在 TMJ中的位置又回到治疗前水平,处于关节窝中 央。 6.Herbst矫治器治疗前后,咀嚼肌的肌电活动发生明显改变。姿势位时, 治疗前较高的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平均幅值,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但与对 照相比并无差别:在下颌做前伸和后退运动过程中,治疗后咬肌(W)、颖肌前 束(TA)的肌电平均幅值显著降低;当下颌处于最大紧咬位及做咀嚼运动时, W的肌电平均幅值在治疗后显著增加,而DA的肌电平均电压值则显著降低。 结论: Herbst矫治器通过套管装置将下颔固定在前伸位,使下颌在持续前伸状态 下进行各种口腔功能活动,使TM人神经肌肉及相关骨骼做适应性改建;通过 3 — — 促进下颌骨生长,抑制上颌骨生长,使得下颌骨长度得以增加,再加上上颌牙 列的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近中移动,从而实现了*类错怨的矫治。其远期疗 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建林;周慧霞;余涛;王超;戴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儿童经Herbst矫治器治疗后软组织变化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年06期
2 倪振宇;林新平;胡荣党;郑敏玲;;应用Herbst矫治器矫治恒牙期安氏Ⅱ~1类错[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3 李洪发;王雨生;王伟;王悦;杨亚囡;;Forsus矫治恒牙期安氏Ⅱ类错下颌后缩的肌电图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4 戴娟,段银钟,葛尚军;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下颌后缩儿童的头影测量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5 戴娟,段银钟,张怡;国产Herbst矫治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9期
6 王毅,余占海;Herbst固定功能性矫治器的应用概况[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3年04期
7 戴娟,段银钟,葛尚军;Herbst矫治器治疗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8 戴娟,段银钟,葛尚军,王美青;安氏Ⅱ~1类错下颌后缩儿童经Herbst矫治器治疗后的肌电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9 戴娟,段银钟,葛尚军,王倩;Herbst矫治器治疗生长期儿童的Helkimo指数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3期
10 戴娟!710032陕西西安,段银钟!710032陕西西安,兰泽栋!710032陕西西安,刘俊峰!710032陕西西安,王峰!710032陕西西安;Herbst矫治器支抗带环断裂原因分析及改良[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11 葛尚军,段银钟,戴娟,李靖;推杆式下颌前移矫治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7期
12 宫耀,沈刚;Herbst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13 陈翚,宫耀;Twinblock矫正器治疗7例下颌后缩的临床体会[J];宁夏医学杂志;2001年09期
14 曹媛媛;官利民;李琼;曾祥兰;;下颌后缩矫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3期
15 卢红飞;麦志辉;艾虹;陈奇;;Twin-block治疗下颌后缩患者软组织变化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06期
16 毕佳;常新;;治疗安氏Ⅱ类错畸形功能矫治器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7 袁峰;段银钟;马晓萍;陈巧玲;;下颌后缩患者的下颌形态测量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6年01期
18 曾坤堃;陈国新;蔡善明;;Forsus矫治器不拔牙矫治下颌后缩患者1例[J];广东牙病防治;2007年11期
19 李新平;顾泽旭;曹军;徐静;;下颌后缩与前突青少年患者牙龄差异性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05期
20 李娜;;唇挡对下颌后缩患者下颌牙列及骨骼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军;吴建勇;;Herbst矫治器治疗恒牙期安氏Ⅱ~1类骨性下颌后缩的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戴娟;段银钟;葛尚军;;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下颌后缩儿童的软组织变化[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李瑰琦;彭友俭;;Herbst矫治器矫治偏畸形的临床体会[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陈国新;蔡善明;王彤;贺红;张漫;华先明;;下颌前伸矫治器和Herbst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错的对比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陈国新;蔡善明;王彤;贺红;张漫;华先明;;下颌前伸矫治器和Herbst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错的对比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王彤;贺红;张漫;;Herbst矫治器与头帽Herbst矫治器治疗AngleⅡ类错的临床比较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邓益辉;熊卉;;成人下颌后缩Ⅱ类错的非拔牙矫治[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管增娥;张雪;郭莲香;;双合垫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1例疗效观察[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田杰;刘忠;蔡秀芬;林薇薇;;Twin-Block功能矫正器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头影测量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赵志泉;林琳;殷咏梅;林征;;肌电图生物反馈与功能性排便异常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文志;降糖舒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刘宁疆;痉挛性斜颈和特发性头部震颤电生理和痉挛性斜颈基因多态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3 刘洋;多针浅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刘加海;基于sEMG信号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的肌肉功能状态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付立波;缰核参与腺苷对睡眠活动中的影响和可能机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田石榴;负重超等长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适应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陈世彩;喉返神经损伤规律及治疗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胡宗祥;慢跑下肢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9 王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冷军;正畸正颌治疗成人骨性反(牙合)软硬组织的变化[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娟;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 1下颌后缩儿童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姚薇;改型MARA矫治器治疗安氏II~1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3 段玉成;Herbst矫治器双期拔牙矫治与单纯拔牙矫治安氏II~1类错(牙合)的疗效对比[D];南昌大学;2008年
4 葛尚军;国产Jasper Jumper矫治器的研制及治疗儿童安氏Ⅱ~1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田晓光;Forsus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和年青成人下颌后缩疗效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6 王敏;针对下颌后缩病例的下颌骨及下牙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王峰;应用固定斜面导板打开咬合矫治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李新平;下颌后缩与下颌前突青少年患者牙龄与骨龄特征比较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9 王爱华;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伴唇习惯的AngleⅡ类错颌下颌后缩[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10 周晓勇;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放军第309医院口腔科博士 梁莉 李杰整理;矫正牙 助您变脸形[N];健康报;2009年
2 吴一福;四医大推出Ⅱ类骨面型畸形矫治新技术[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紫箕;肌肉检测仪为ASL治疗提速[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李启顺;儿童不良习惯 损害口腔健康[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采写 本报记者 张蕊;崔丽英 传承协和精神[N];健康报;2007年
6 阿果;快速处置脑伤患者[N];中山日报;2007年
7 崔丽英;认识非常见肌病[N];健康报;2006年
8 普陀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刘晓红;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新武器[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9 蚌医二附院口腔科 刘茜;牙齿畸形从小治[N];蚌埠日报;2006年
10 吴敏;“无抽搐治疗”亟待规范[N];健康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