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DAZ、DAZLA基因与精子发生关系及特发性无精症与少精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变化的研究

赵静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学研究也 深入到分子水平,与精子生成有关基因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一部 分特发性无精症和严重少精症患者,其生精障碍的原因可能与Y染 色体上无精子因子(AZF)区的基因微缺失有关。但是,大部分患者 的无精或少精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还有其它遗传因素或未知生精 基因异常引起了精子生成障碍。精子发生异常多伴有内分泌功能紊 乱。了解原发性不育症患者生殖激素的改变,对于探讨不育症的病 因、发病机理及预测男性生育状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0例正常 生育男性和20例特发性无精症及18例严重少精症患者DAZ、 DAZLA两个基因位点进行检测,探讨其与精子发生的关系。结果: DAZ、DAZLA基因均与精子发生有关。DAZ的微缺失可引起无精 和严重少精,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DAZLA基因可能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在精子发生初期起作用,DAZLA基因缺失只是无精症的原困之一。 DAZLAZLA基困经过基固调换后,其调控精子生成的功能可能消弱, 而DAZ基困则起主要调控作用。第二部分旨在了解特发性无精症 与少精症患者血清FSH、LH及T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采用测 免疫法测定了30例特发性无精症和25例特发性少精症患者及20 例有正常生育史的男性血清 FSH、LH及 T的浓度。结果:特发性 无精症患者血清.FSH、LH显著升高卜0。of),;T+.T/LH k匕值降低 (P<.05)特发性少精征患者血清”H、LH升高卜0.05)。”f正常, Th比值降低(功刀5)。研究显示:特发性无精症与少精症患者, 除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外,还存在间质细胞功能的损害。FSH水平是 预测睾丸生精功能的可靠标志,T/LH比值可以作为早期判断间质 细胞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晓博;阿周存;;类DNA甲基转移酶蛋白3(DNMT3L)基因SNP rs2070565多态性与少精症的相关性[J];生殖与避孕;2011年09期
2 西瓜白;;想做爸爸的你为什么没有“种子”?[J];婚育与健康;2011年21期
3 蔡美和;;自拟盈精胶囊治疗无精症50例[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年13期
4 张璘;张晓红;任梅宏;宋桂宁;王建六;;1624例不孕不育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84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年08期
5 刘杰;江专新;李光丽;张小玲;沈明;;125例睾丸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J];云南医药;2011年03期
6 徐浩;刘继红;;一例形成环状22号染色体的男性无精症[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0年12期
7 王俊霞;娄小平;王慧琴;;两种注射器针头在睾丸穿刺中的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18期
8 孔东辉;潘军峰;王辉;邓芳;张秀芳;柴杰;;男性不育1390例精液常规分析[J];淮海医药;2011年05期
9 王洪;邱学德;李泽惠;曹贵华;钱忠义;陈波;;FSHR和SCF在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睾丸组织中表达的初步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姚品;王一娇;王晓彬;丛杰;;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精囊腺穿刺协助诊治末端梗阻性无精症[J];山东医药;2011年36期
11 邱晓峰;胡小平;李元杰;党洁;彭亮;徐仙;李永丽;焦海燕;;宁夏地区汉族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男性无精和严重少弱精的相关性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2 向代军;高文;穆莎;李纬;;血清抑制素B、卵泡刺激素和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在无精子症中的诊断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1期
13 姚爱玲;马爱军;那洪莉;;大Y染色体核型对男性不育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8期
14 阮健;贺小进;吴欢;蒋欢欢;曹云霞;杜卫东;;无精及严重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5 马合苏提;蒲春林;靳宏勇;王英刚;闵立贵;张培新;张建军;唐泽天;阿布都热合曼;南玉奎;;新疆210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针吸细胞学检查及病因分析[J];新疆医学;2011年05期
16 浮冰;王平;;无精子症患者:我妻子为什么怀孕了?[J];祝你幸福(知心);2011年08期
17 于建民;倪崖;;CFTR在生殖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年04期
18 ;男性不育的治疗原则[J];农家之友;2011年07期
19 谭艳;易艳萍;毛武塬;王敏;;不育症及自然流产与男性精子形态相关性的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3期
20 高洪寿;郭秀琴;邓木英;高颖;;中西药结合治疗弱精子症92例临床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为民;高学勇;周瑞祥;叶琼;陈奕权;;DAZ基因检测在无精症病因分析中的应用[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2 张颖;邵敏杰;张秀玲;李岩;史云芳;;无精症少精症患者染色体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俞承荣;徐忠华;;生精片治疗少精症216例临床分析[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4 李坤;;中国3065例男性不育症与Y染色体DAZ基因缺失的Meta分析[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杨元;张思仲;马明义;陈朴;;Y染色体变异与男性生精障碍[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李善源;于喜峰;;补肾育精颗粒治疗少精症90例理论探讨[A];全国性与生殖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赵艳辉;温倜;张静淑;李岭;;原发性无精及少精症患者AZF区域微缺失的遗传学分析[A];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文摘汇编[C];2005年
8 李学付;黄芳;姜森;韩士广;郭廷超;鄂伟;王淑云;边超英;韩维田;;非梗阻性原发无精与少精症男性DAZ基因突变研究[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李慧;朱波;;225例无精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俞承荣;高文喜;徐忠华;邢鲁斌;;生精片治疗少精症216例临床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玲;蛋白质芯片技术对男性不育精浆相关蛋白质群的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2 邱学德;无精症患者睾丸组织多点活检及测定鱼精蛋白-2与hspA2 mRNA表达量的意义[D];四川大学;2004年
3 李迎春;FSHR多肽免疫效应及FSHR基因多态与男性不育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4 周永翠;三个新的精子发生相关基因在人和小鼠睾丸中的表达特征[D];汕头大学;2009年
5 罗少波;“益精方”调节Ca~(2+)通道改善环磷酰胺小鼠不育模型精子质量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6 李慕军;不同类型精子发生障碍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分析与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验证[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7 阿周存;5个男性不育候选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疾病的关联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陆春城;Y染色体AZFc区遗传结构变异与精子生成障碍相关性研究及其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9 尹贻蒙;精子发生过程中NXF3和Crossover Interference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连杰;男性不育相关蛋白MLH1和miR-383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DAZ、DAZLA基因与精子发生关系及特发性无精症与少精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变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曾桓聪;补肾填精法治疗少精症患者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黄宗轩;枸杞多糖治疗少精症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周利霞;特发性无精、少精症DAZ基因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5 宗义君;雄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A突变与特发性无精及严重少精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6 黄建喜;PATZ1基因和DNMT3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无精症关系的初步研究[D];大理学院;2011年
7 刘思瑶;液态基因芯片技术的建立及其在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7年
8 徐晓博;三个生精障碍的候选基因与少精症关系的初步研究[D];大理学院;2012年
9 袁慧珍;原发性少精、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分子检测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10 王洪;FSHR和SCF在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睾丸组织中表达的初步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良;给卵子和胚胎做手术[N];健康报;2008年
2 张中桥;男性少精症与y染色体微缺失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2年
3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男性病治疗中心 刘春英 郑文武;少精症是怎么回事[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1年
4 魏妍平;无精症患者别急着“借精”[N];家庭医生报;2008年
5 湖南省财贸医院 刘翔;无精症者别绝望[N];大众卫生报;2001年
6 辜荣飞;ICSI:无精症男人的“子”望[N];家庭医生报;2006年
7 安继峰;治少精症方[N];民族医药报;2006年
8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王晓红 罗亚宁 整理 朱立明;梗阻性无精症 显微注射治疗[N];健康报;2008年
9 记者 熊艳;中国专家发现四个人类新基因[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乐山友谊医院不孕不育实验室 副主任技师 但世铮;男性不育的精液常规与特殊检查[N];乐山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