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细胞耐药相关分子的表达、信号转导途径和离子通道特性的研究
【摘要】:
肿瘤的多药耐药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大难关。目前已发现多种多药耐药
相关分子,如Pgp、MRP、LRP、BCRP、GSH/GSH、TopoⅡ以及凋亡相关蛋白或
抗凋亡蛋白等,但这些还远不能圆满解释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机理。因此,
寻找新的耐药相关分子和逆转耐药的新途径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1994年,
我所采用体外阶梯诱导的方法,将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暴露于含长春新碱
的培养液中,经逐步诱导得到一株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其耐药浓度为
0.2ug/ml。研究表明,SGC7901/VCR稳定高表达Pgp、MGrlAg等耐药相关
分子,同时对多种化疗药物交叉耐药。提示SGC7901/VCR是一个在体外研
究胃癌多药耐药的较好模型。本研究拟以该细胞模型为基础,借助全细胞膜
片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技术,对胃癌耐药细胞的离子通道
和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研究,以期揭示新的耐药机制,并为寻找新的耐药逆转
措施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目的:首先采用阶梯诱导法对已有的SGC7901/VCR细胞继续进行诱导,
建立不同耐药指数的耐药细胞亚系,并在此基础上:(1)观察PKC、PKA与
胃癌细胞耐药的相关性;(2)观察细胞耐药后离子通道的变化,以及信号转
导途径的调节;(3)观察本所研制的与耐药相关的单克隆抗体MGr1对胃癌
耐药细胞PKC活性的影响;(4)观察本所发现的胃癌相关抗原MG7Ag在耐
药细胞亚系与亲本细胞的表达差异,以及对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影响。
方法:(1)用体外阶梯诱导的方法建立不同耐药指数的胃癌耐药细胞亚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
系,并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仪方法进行兔疫学鉴定;门)用兔疫细
胞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迹方法检测PKC的表达,用竟争蛋白结合法检测PKC、
PKA活性的变化;O)采用 Mh’实验观察 PKC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对胃癌耐
药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KC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对胃
癌耐药细胞胞内药物蓄积的影响:N)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及共聚焦显微镜技
-术观察PKC与MGrlAg在耐药及药敏细胞的相关表达;u)用穿孔膜片钳方
法观察细胞耐药后离子通道的变化及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6)采用免疫荧
光化学方法观察肿胀激活状态下P*C同工酶亚型的亚细胞分布变化:()采
用钾通道KVI.5及KvZ*的多克隆抗体,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KVI.5及
KVZ.1 的表达;(8)用流式细胞仪观测钾通道阻断剂对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影
响;①)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G7Ag在胃癌耐药细胞及其亲本
细胞的表达差异;( 0)采用 MM实验观察单克隆抗体 MG7对胃癌耐药细
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G7对胃癌耐药细胞胞内药物蓄
积的影响。
结果:
门)建立了不同耐药指数的耐药细胞亚系 SGC7901/VCR(0.3Ug/ttilL
SGC7901/VCR(口.7ug/inl)、SGC7901/VCR(*"g/ml),耐药相关分子 Pgp、
MGrlAg等在耐药细胞亚系中的表达随耐药指数的增加而升高。细胞耐药后
形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细胞体积变大,呈多角状,绒毛变多变长,细胞
与细胞之间类似于神经细胞突触样的联系增多: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细胞与
细胞之间有部分融合现象。
(二)普通型 PKC的四种亚型在胃癌耐药细胞亚系及其亲本细胞均有表
达:随耐药浓度的增加,P*C。的表达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Cp、p
11及 Y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给予抗 PKC Q的抗体与耐药细胞共同孵育后,耐
药细胞内药物浓度增加,且有浓度依赖性:而抗叫Ce、p 11或Y的抗体对
细胞内药物浓度无明显影响。
臼)随耐药指数的增加,PKC的活性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细胞质的
PKC活性增高为主。给予 PKC的激活剂 PMA omin,细胞膜 PKC活性明显
增高,细胞质PKC活性降低,30ITiln后随时间的延长全细胞的PKC活性均
减低:给予P*C的抑制剂*7不同时间后均出现P*C活性降低。单克隆抗体
.4.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一
MGr-l与耐药细胞共同孵育后,耐药细胞PKC的活性减低,以细胞质的PKC
降低比较明显。
(4)与其亲本细胞比,耐药细胞活性PKA百分比明显减低。
6)胃癌耐药细胞 SS790lNCR门.0 Ug/l)与其亲本细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