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人“病例组合”统计分类方法研究
【摘要】:
由于我国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以及重治疗轻预防的现状和临床服务
效率的低下,预计在未来我国的医疗费用将呈急剧上升的趋势,按1994
年不变价格计算,预计到2010年达到108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10%,如不采取及时的费用控制策略,将会背上沉重的费用包袱。
病例组合作为控制和缓解医疗费用的方法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的
注意和研究,并且在世界多个国家开始应用。病例组合被公认为是缓解医
疗费用最有效的方法,它在卫生政策、医疗管理以及卫生经济等很多领域
都有应用意义。我国自90年代起开始研究病例组合,但局限与研究病例
组合在我国是否具有可行性,目前我国对病例组合的统计分类尚无系统的
研究。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总后信息中心提供的1998年全军246所医院所
收治的全部住院病人的病例首页共140万余条。
本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步骤如下:
1.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删除缺项、漏项及不符合逻辑的病例,
并且增加字段;
2.按住院病人主要诊断是否有手术将原始库分成内科病例库和外科
病例库;
3.对内外科病例进行统计描述,按病人的社会学特征、病情和影响
因素进行描述;
4.将各库中的伴随病、护理、抢救、院内感染、院内并发症及次要
手术等变量化成1、2定量变量,其中1表示无,2表示有;有伴随病的
指的是有第二诊断的,有护理的指一级护理天数不为空的,有次要手术的
指第二手术编码不为空的病人;
5.分别挑选内外科库的100种常见病,并制成常见病库;
博士学位论文
6.各库的剩余病例制作手工分类库,内科分18个大类* 个细类,
外科分16大类86个细类;
7.根据手工分类库对原始库归类;
8.节点的确定;
9.根据病例组合分类原则,以住院费用为组合轴心,11 项反映病人
特征的变量为组合节点,利用自动相互检验法-exD法进行分类,直到满
足终止原则停止;
IO.计算各组合的费用和天数的均数和中位数:
门.评价组合是否合理;
12.回代数据的分析及计算回代医院“标准”费用;
13.计算各医院病例组合指数(CMi);
14.对超高消费者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结果将病人分成 1208个组合。内科病例分类样本,其中内科常见病
选入一个分类节点的有 75组,选入两个分类节点有 ZI6组,选人三个分
类节点的有 22组,共 3 13个组合;内科非常见病分成 111个细类,其中
有5个细类没有病例,16个细类没有选入节点,选入一个节点有85个组
合,选人两个节点有 187个组合,选入三个节点有 2个节点,共有 290个
组合。内科病例形成603个组合。
外科病例分类样本,其中选入一个节点的有139个组合,两个节点的
有310个组合,H个节点的有156个组合,共形成605个组合。
利用回代样本和全部例数的实际费用与建立病例组合后的标准费用相
比,标准费用可以解释医疗消费的70%以上的费用,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
病例组合方案是可行的。同时利用IUV和ROC曲线对病例组合组合的合
理性进行了评价,病例组合组合满足同一组合内病人的临床特征及资源消
耗相似;不同组之间资源消耗有一定的差别;各组合之间病例没有重复的
分类原则,说明本研究的分组是合理的。
在病例组合方案的基础上,计算了各医院的病例组合指数,病例组合
指数使多维的变量转化成一维变量,便于评价和应用;对病例组合指数与
Z 医院总费用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本研究的病例组合方案可以解释医院总
费用的70%以上的变异,进一步说明病例组合方案是合理的。
2
博士学位论文
本文对在病例组合组合结果中发现的一些组合消费不合理的情况进行
了分析,发现本文中没有采用的年龄节点是影响这些组合消费不合理的因
素。
本文还对超高消费的患者进行了专项统计分析,讨论了该类病人的
布、特点及影响费用的因素。超高消费的患者是住院病例中特殊的一组群
体,其所占比例虽小,但其消费却很高,对其费用进行分析,将为以后超
高消费患者的补偿提供依据。控制超高消费是保证基础医疗和顺利实施医
疗保险制度的关键,有利于维持收支平衡控制缓解卫生经费。
|
|
|
|
1 |
彭化海,聂旭光,魏奉才;咽旁间隙肿瘤(附89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
2 |
徐建文,王萍,耿军;卵巢粒层细胞瘤62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年02期 |
3 |
秦翠萍,张丹丽,李俊霞;应用周式剖宫产术824例的临床体会[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年06期 |
4 |
刘彦峰,薛宏峰,刘红远,陈晓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6例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
5 |
梅卫国,王智慧,詹国清,王川江,张水发;腹腔镜手术直接穿刺法建立气腹体会(附1466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
6 |
程蔚蔚,骆一凡;澳门地区仁伯爵医院剖宫产现状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02期 |
7 |
刘春凤,夏凤艳,张国英;罕见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年05期 |
8 |
吴陈丹;妊娠高血压型肾病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
9 |
;病例研究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J];糖尿病天地(临床);2009年01期 |
10 |
姚奇俊;颈段食管自发性破裂2例[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11 |
赵任;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感染25年的病例研究[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0年02期 |
12 |
于睿莉
,孙树岩
,罗晶;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2255例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
13 |
闫俊;王玉凤;崔玉华;;强迫性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7期 |
14 |
时燕萍;张宗敏;周立;;135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后随访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8期 |
15 |
朱丹阳;经阴宫颈管旋切、宫颈上经腹子宫切除术60例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年05期 |
16 |
张瀛,叶聪俊,葛继红,李书聆,普萍;1851例耳鼻咽喉肿瘤资料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年05期 |
17 |
赵明杰;;《临床决策,药理学的病例研究》一书即将出版[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年07期 |
18 |
屈树清;;剖宫产手术指征回顾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06期 |
19 |
杨晓燕;;待产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21期 |
20 |
李智深,谭现锋,杨淑娟;扁桃体挤切术在UPPP手术中的应用(附60例分析)[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