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间传导通道作为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关键点的研究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以其随年龄逐渐增高的发病率和致残致死
率成为新世纪防治心律失常的重要课题。根据目前房颤机制的研究
成果,房颤的根治主要寄托于非药物治疗。而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
持续性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因受外科迷宫术极窄的适应征和导管仿
迷宫术低成功率与高复发率的限制,仍处于萌芽阶段。结合心房解
剖与电生理特征,寻找房颤维持的关键点,简化房颤消融治疗步骤,
是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所在。
本研究采用心内外膜联合标测技术,观察犬心房间传导通道
的电生理特征和消融阻断后的改变,以及阻断前后对房颤诱发和维
持时间的影响,探讨心房间传导通道在房颤启动与维持机制中的作
用。
对正常实验犬Bachmann氏束与冠状静脉窦内肌束进行射频消
融阻断,分别比较阻断前后左右心房间传导时间。在应用甲基乙酰
胆碱并快速起搏制成的急性阵发性房颤模型犬上,阻断上述传导通
道前后,分别测定并比较房颤的诱发阈值和房颤持续时间。在完全
第四军巨大学恨士学位论x
阻断上述传导通道后,在双。0房起搏下,对比心房间传导时间变化,
并再次测定房颤诱发与维持变化。
结果显示,阻断全部心房间通道后使心房兴奋时间明显延长,
体表心电图P波增宽,而心房有效不应期与不应期离散度则无明显
变化。阻断部分心房间优势传导通道对房颤诱发与维持无明显影
响。阻断全部心房间通道可使心房间传导时间明显延迟,使房颤的
诱发阈值降低,但持续时间明显缩短(HO.of)。双房起搏使心房
同步激动时间缩短,使房颤诱发阀值升高,对房颤持续时间无明显
影响。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阻断传导通道,使房颤维持时间缩短。
心房间优势传导通道对房颤维持机制有一定影响。
|
|
|
|
1 |
高崇瀚,殷跃辉;肺静脉在心房颤动机制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04期 |
2 |
吴书林;;心房颤动的治疗 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1期 |
3 |
张景昌;钟国强;;迷走神经在肺静脉起源的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内科;2008年02期 |
4 |
王淑萍;张英杰;;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策略[J];临床荟萃;2009年02期 |
5 |
唐闽,姚焰,张澍;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的关系[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年03期 |
6 |
王春;谷天祥;张玉海;房勤;喻磊;师恩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右心耳1.5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7 |
周菁;丁燕生;侯应龙;杨俊娟;;肺静脉起源的局灶性心房颤动模型:心房颤动触发机制与维持机制的分离[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8年03期 |
8 |
李柏刚;曲会君;;浅谈对心房颤动的认识[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年04期 |
9 |
胡福莉;马长生;;肺静脉前庭的组织解剖学特点与心房颤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年03期 |
10 |
侯月梅;王洪斌;周祁娜;;干预心脏自主神经治疗心房颤动的思考[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年03期 |
11 |
吕振成,查道刚,刘伊丽;553例心房颤动的病因分析──从3842例住院病人调查结果[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1996年02期 |
12 |
张玉华;温阳益气化瘀法治愈心房颤动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6年09期 |
13 |
高万忠;陈清江;;老年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与新冠脉意外的关系[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6年01期 |
14 |
郭岩,胡盛寿,吴清玉,许建屏,宋云虎,朱晓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英文)[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02期 |
15 |
赵妙珍,孙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6 |
胡大一;对心房颤动治疗对策的思考:复律还是控制心室率——再读AFFIRM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04年11期 |
17 |
吕荣,尤华,王维中,吴雁鸣;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初发心房颤动64例临床观察[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
18 |
夏琰;杜素花;杜海燕;;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1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8年03期 |
19 |
王莹;周淑娴;;心房颤动与细胞缝隙连接关系及其治疗新进展[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年11期 |
20 |
张利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新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