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内向整流钾通道——葛根素防治心律失常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张华  
【摘要】: 实验背景及目的 严重心律失常是心脏病的主要死因之一,尽管以临床电生理检查和经导管射频消融为突出标志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利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发生仍是降低心律失常患者死亡率,提高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于Na,Kv,Ca离子通道上,它们成为临床医生对抗心律失常的法宝,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也引起了普遍担忧,开发有新的作用机制的抗心律失常药已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共识。内向整流钾通道I_(kl)的作用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报道甚少,葛根素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其对离子通道的作用机制未见报道。 本实验通过I_(kl)离子通道电生理特性的研究,用葛根素、E-4031和AngⅡ-Antipeptide等药物干预I_(kl)离子通道,观察其在卵细胞,大鼠心肌细胞上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对各离于通道电流的影响,观察其对器宫水平、整体水平心律失常模型的影 响,探讨入离子通道与抗心律失常的关系及葛根素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 机制。 方洁与结果 本实验第一部分通过对内向整流钾通道几。DNA的体外转录得到 I。; 的IlutNA,以钠升为单位注射到非洲爪赡卵母细胞内进行异源性表达,培 养卵母细胞:通过双微电极电压钳记录几 通道的电流,研究其基本电生 理特性;观察小同浓度葛根素、Aug I工AntipCptidC对入通道的作用。结 果:1.体外转录得到的InRNA经电泳确认得到了正确的转录产物。2.该通 道在膜电位去极化时具有明显的内向整流特性,随着超级化水平的增大, 其内向整流的幅度也增大,但在一80——30mV之间,其外向电流是显著的; 二价金属阳离子Bah,可选择性的完全阻断I。;通道;当细胞外灌流高钾 溶液时,其反转电位约为olV,即提高细胞外钾浓度可使h的反转电位 提前出现。3.葛根素对几通道的内向电流和外向电流都有抑制作用,当 灌注9石rnmol/L葛根素,对Iu峰电流的抑制率达到了58石士4.9%…乃, p功刀1),随着药物浓度成倍递增,阻断作用亦增强中叩*人4.葛根素 对L电流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而且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5.Aug IIAniPePtide对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无明显影响。 本实验第二部分采用 Langendoff胶原酶灌注加浸泡法,分离大鼠心 室肌细胞,通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和细胞内灌流技术发现:()葛根素可 剂量依赖地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通道电流Ok\在500is去 极化的实验条件下,葛根素使不同去极化水平时的h瞬间电流及稳态电 流均明显下降,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也增强,而 E-403 对心肌细胞人 电流无明显作用;(2)1.2—9石nun。l几葛根素对It。通道没 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在高浓度*二mmoMi)时,葛根素可抑制Ip电流,达 -7- 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到正常对照组的ZI士6.3Oe 5,p<0.05)。低浓度E-4031对L通道没有 抑制效应,但高浓度Og.2卜moee) E4031可抑制 Ip电流的 19士4.lO, (n=,p叱刀5):臼)比较葛根素和 E-4031对 I。和 It。电流的抑制作用, 葛根素对人电流的抑制作用显著,而 E403对h几乎无作用;高浓度葛 根素和 E4031对 It。均有抑制作用,但二者抑制强度无差异;葛根素对人 电流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I;。电流的抑制作用。4.葛根素 门.2-19.ZmpoVL)和E-4031(l*-19*卜mol/L)对钙通道电流I。。和Ic巳 L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本实验第三部分包括: I、离体动物心脏实验——建立了大鼠离体心脏心律失常模型,观察 去神经体液条件下葛根素、E-403对乌头碱诱发的各类心律失常的作用及 应用药物后左室压力、左室压力微分和心率的变化。分治疗组和预防组并每 组设对照…一幻。结果:l、对 0.lpmol /L 0厂ml乌头碱引起的心律失常,注 射葛根素 0.lmg心律失常抑制率为 70%,0.Zing和 0.3mg均为 100%…司0 p<0刀 1X 同时,不引起能左室压力、左室压力微分和心率的变化;2、注射 EA03 3ug不能抑制上述心律失常…叫X 3、取 0二mg葛根素注射后再注 射上述剂量乌头碱,不能诱发出心律失常。4、分别注射 0.ling、0.Zing和 0.3mg葛根素后,以 0j卜mol几.Zug/min灌注乌头碱,乌头碱引起心律失常 所需的剂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刁0,p刃刀1),且随着葛根素用量的增加, 乌头碱用量也增加(<0*1,P<0*5)。 11、整体动物实验——建立了大鼠整体心脏心律失常模型。分组及观 察指标同上。结果:l、一次注射 130mg/kg、200mg/kg和 2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华;周筠;张力;杨星昌;马兰香;;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细胞I_(to)、I_(Ca-L)、I_(Na)离子通道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7年05期
2 ;《葛根素抗β—受体作用及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通过鉴定[J];潍坊医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3 张丽梅,于茂月,陈金玉,伊丕平,刘静;果糖二磷酸钠与葛根素治疗冠心病效果比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侯贺功;赵丽丽;刘玉平;;葛根素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1期
5 张颖;葛根素对海洛因依赖及中毒者的心肌保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年03期
6 张军 ,扬克文;葛根素在大鼠尿和胆汁中的代谢物[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年03期
7 钟平华,唐朝明;葛根素及其提取物的现代应用概况[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8 郑新玲,胡慧智;葛根素对慢性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6期
9 刘启功,王琳,陆再英,苟志平,蒋学俊,杨汉东;葛根素抗心肌缺血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年05期
10 邵秀茹,邹淑华,周岩,陈秋,皮爱春,王继红,凌丽,付莲子,范秀卿,孙艳华,王孟学,范礼理;葛根素治疗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机理深讨──葛根素应用的Ⅲ期临床试验[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8年02期
11 韩瑚;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36例[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2 肖学凤,高岚;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草药;2001年03期
13 陈广,吴琴,容海鹰;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J];交通医学;2001年04期
14 任永康;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异黄酮中葛根素的含量[J];广东药学;2001年03期
15 何德英,成建国,王仁强;葛根素与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对比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1年02期
16 吴永勤,陈遇英,王春明;葛根素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7期
17 魏尊喜,代磊;HLPC测定消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成药;2003年09期
18 宋浩亮,陈士林,黄梦雨,梅学仁,刘行先,黄国钧;葛根素对酒醉小鼠行为学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年03期
19 贾雪芹;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及相关参数变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11期
20 刘洪明,丁发扬,徐同印;葛根素治疗脑梗死60例[J];吉林中医药;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翠干;;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231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庆德;魏俊发;石先莹;刘莉;于君;;葛根素磺酸盐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孙梅;顾健;马莉;石建霞;何斌;;中药葛根素与丹参影响SLE、RA、AS患者炎症网络作用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4 陈秀慧;;葛根素静滴治疗眩晕46例的观察[A];’98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8年
5 李涛;邹志森;;葛根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探讨[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与基础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病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岩峰;韩立炜;何典鸿;王展;;葛根中葛根素及葛根素新制剂油水分配系数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马玉芳;刘蕊;俞道进;李健;黄一帆;;葛根超微粉中葛根素在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石瑞丽;张建军;;葛根素对缺血性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神经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药理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张立实;丁晓琴;;葛根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现状[A];第二届中国西部营养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梁剑平;;葛根素提取工艺研究[A];第二届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与提取物产业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内向整流钾通道——葛根素防治心律失常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罗承锋;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动学及其代谢产物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3 胡文志;葛根素干预核因子-κB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潘洪平;葛根素的吸收动力学及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林媛媛;激动心肌内向整流钾通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6 潘秀颉;内皮素-1 10-23脱氧核酶的构建及其抗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万军;复方GC提取物抗心律失常的药效学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邢雁伟;辨证与辨病结合的清热、活血、益气药抑制心脏早搏的电生理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陈英;冠心病心律失常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高彦宇;乌腺金丝桃对缺血性心脏病模型动物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忠;葛根素对局灶性脑缺血MMP-2、MMP-9表达变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2 齐中华;葛根素对实验性脑缺血GAD、VEGF表达变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3 涂国胜;葛根素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内皮素-1的影响[D];江西医学院;2004年
4 朱孝中;葛根素联合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王军;葛根素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6 封菲;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kappaB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伟星;葛根素自微乳化渗透泵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0年
8 刘双梅;葛根素对颈上和星状神经节细胞P2X_3受体介导心肌缺血引发交感反射的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勇;黄酮类活性成分晶体特性研究——葛根素的理化性质及多晶型[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曹莉;葛根素对实验性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明;吃鱼可减少患心律失常的危险[N];中国老年报;2005年
2 魏黎鸣;治心律失常验方两则[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丁彦君;自制药酒稳定心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4 衣晓峰 陈英云;我国心衰与心律失常防治研究获多项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耿广信 教授;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优势[N];中国老年报;2009年
6 房铁生;心律失常 成药可治[N];大众卫生报;2000年
7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 袁国强 博士;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优势[N];大众卫生报;2009年
8 吴畅;据症状摸心律失常的“脾气”[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9 王高生 潮州医院专家门诊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急诊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专家库专家;谈谈“心律失常”[N];潮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慕欣;“治”失常岂能“致”失常[N];医药经济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