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FK506预处理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窦春青  
【摘要】:临床实践中发现,FK506可显著减轻移植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本质的认识是一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单纯以FK506的免疫抑制机制并不能合理解释这一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红霉素、柔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可通过作用于NF-κB,抑制TNF-α、IL-1、IL-6等炎性介质产生而发挥抗炎作用,减轻由于炎症介质过度表达造成的组织损伤。FK506是否亦具有抗炎作用,其机理是否与抑制致炎因子的生成有关,国内外相关报道甚少。 内毒素休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均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其实质是炎症的级联放大过程,包括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及炎症细胞的广泛浸润,可作为抗炎研究的理想模型。本实验通过观察FK506预处理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干预,对其抗炎作用及可能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一:FK506对内毒素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FK506对内毒素休克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模型建立及动物分组:LPS腹腔注射(25 mg/kg)诱导内毒素休克小鼠模型。昆明鼠155只,随机分为LPS组(n=80)和LPS+FK组(n=75)。实验前2 d始,LPS+FK组小鼠以FK506(0.5 mg/kg)灌胃,每12 h给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石石奋‘石石石石三石奋面石石石石 予相同剂量维持;LPS组以生理盐水替代FKSO6作为对照。随机抽取LPS 组小鼠20只、LPS+FK组小鼠巧只进行生存率动态观察。两组内剩余小 鼠于LPS注射后0、0.5、2、4、6、sh分别各活杀10只,摘除眼球采 血,剖胸、腹取肺脏及肝脏组织。②监测指标:a.观察LPS注射后72h 内两组小鼠的病理反应、初始死亡时间和死亡数;绘制Kaplan一Meier生 存曲线,计算中位生存时间。b.左肺用吸水纸迅速吸取表面水分和血液, 电子天平称重;置于8了烘箱内烘干48小时至恒重,再次称重并计算肺 组织湿重/干重比值(W/D);右肺及右叶同一部位肝组织固定、包埋、切 片,日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肺病理组织学改变。C.采集血液室温下放置 lh,待样本完全凝固后以2500 r/min速度离心巧min,吸取上清。TRACE CB’了’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LPS注射后0、sh两组小鼠血清ALT、AST 含量;放免法测定oh、0.sh、Zh、4h、6h、sh血清TNF一a、IL一1 日含量。结果:①FK506干预小鼠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中位生存时间由 16h延长至54.sh,72h生存率由10%而增加到46.67%。②FK506干预 小鼠各时间点肺湿重/干重(W/D)比值均低于LPS组对照;肺组织病理 学损害亦较轻,肺实质、间质的炎性渗出较少,未见坏死灶,仅少量中 性粒细胞浸润。③FKSO6干预小鼠血清ALT、AST含量均低于L咫组对照; 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也较轻,肝细胞肿胀、变性及炎细胞浸润均较轻, 并未见肝细胞坏死。④FK506干预小鼠各时间点血清TNF一Q、IL一1日含 量均低于LPS组对照,两组小鼠血清TNF一Q、IL一lp含量变化均呈先升 后降趋势,TNF一a于Zh达峰值,IL一lp于4h达峰值。结论:FK506 预处理可延长内毒素休克小鼠生存时间,减轻LPS所致的肝肺损伤程度: 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生成而下调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实验二:FK506预处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FK506对内毒素休克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①模型建立及动物分组:采用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40 mg/kg) 构建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模型。健康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平均分配至 刀日p口红心哪切7D卿次7r力”en亡4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石奋宙‘面函石石‘石汤石‘石面 SA尸组(n=18)、SAP+FK组(n二18)和50组(n二18)。50组大鼠仅行剖腹 探查,牵引胰腺后关腹。实验前Zd始,SAP+FK组大鼠以FK506( 0.5 mg/kg) 灌胃,每12h给予相同剂量维持:SAP组及50组以生理盐水替代FK506 作为对照。上述各组内分为3h、6h和12h时相,各时相6只大鼠; 于各相应时相终末,处死大鼠,门脉采血,胸腹联合剖开取胰腺、肺组 织。②监测指标:a.于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率、腹水 量、胰腺及肺脏的大体病理变化。b.采集血液于室温下放置lh,待样 本完全凝固后以2500r/min速度离心巧min,吸取上清,测定各组大鼠 血清AMY、TNF一Q、儿一1日的含量。c.取左肺,吸水纸迅速吸取表面水 分和血液,电子天平称重;置于8。”烘箱内烘干48小时至恒重,再次称 重并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d.取右肺及胰腺,固定、包埋、 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①FK预处 理大鼠于术后12h全部存活,SAP组大鼠仅存活6只;②FK506预处理 大鼠各时间点腹水量、血清AMY含量均低于SAP组;血清AMY的含量随 着时间的推移呈增高趋势,12h点达到高峰。③FK506预处理大鼠各时 间点肺W/D比值均低于SAP组,肺组织病理学损害亦较轻。④FKS肠预除 理大鼠各时间点胰腺组织病理学损害均较SAP组轻。⑤FK506预除理大鼠 各时间点血清TNF一、工L一lp含量均低于SAP组,两组小鼠血清TNF- Q、IL一1日含量变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TNF一。于3h达峰值,工L一1日 于6h达峰值。结论:FK506预处理可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损伤程度; 抑制炎症介质生成释放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远鹏,刘文化;附子水溶部分对内毒素休克的治疗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1988年05期
2 冯刚,蒋健,惠小平,喻中城,史以珏;一氧化氮与内毒素休克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1997年03期
3 冯刚,蒋健,惠小平,喻中诚,史以珏;内毒素休克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4 杨镛,文士铭,胡同增;内毒素休克兔肿瘤坏死因子和自由基变化及复方丹参液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5 杨亦青;抗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进展[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李璐,刘喜春,于振香,李扬,赵丹,张健,赵雪俭;人参二醇皂苷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CD14和NF-KB表达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7 贺教江;刘良明;;钙失敏在家兔内毒素休克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2009年04期
8 凌亦凌,黄善生,王乐丰,张君岚,万梅,郝荣利;八肽胆囊收缩素抗内毒素休克的实验研究[J];生理学报;1996年04期
9 李著;陆松敏;刘建仓;郭素清;王成英;郭悦;;内毒素休克时皮质醇的改变及PLA_2的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6年04期
10 闫文生,阚文宏,黄巧冰,黄绪亮,秦清和,姜勇,王士雯,赵克森;内毒素休克小鼠肺组织ICAM-1的表达及p38 MAPK的调控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18期
11 韩德平,田野苹,吴秀菊,王建军,龚志锦,孙卫民,周正芳;α黑素细胞刺激素及其类似物对内毒素休克小鼠的保护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1年04期
12 余剑波,姚尚龙,袁世荧,杨艳;血红素氧合酶-1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肺组织的保护功能[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13 张维山,冷启新,王金平;转录因子NF-κB在内毒素休克中的作用[J];解剖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14 陈祥银,西品香,严仪昭;内毒素休克家兔血浆溶酶体酶活力的变化及654-2对其作用(简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15 王小鲁,陈华粹;内毒素休克小鼠心肌乙酰胆碱含量的变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1984年Z1期
16 李箸,陆松敏,刘建仓,郭素清,王成英,郭悦;内毒素休克时血浆皮质醇和磷脂酶A2的动态观察[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17 许建平,肖苏红,贺蓉,邓常青,李俊成,贺石林;PTX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血浆TNF、TF及TFPI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18 杨鹤鸣,陆松敏,刘建仓,李萍,朱正坤,郭素清;内毒素休克大鼠线粒体质子跨膜转运的改变[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年03期
19 罗富荣,陈惠孙,刘怀琼;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存活率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2年06期
20 卫国,吕根法,郭毅斌,郑江;抗内毒素多肽对内毒素休克模型家兔的治疗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家林;李涛;杨光明;徐竞;贺教江;陈垦;刘良明;;白介素-1 β 介导内毒素休克后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失敏的作用[A];第八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金山;景遐斌;黄宇彬;;微波辅助点击化学聚多肽的合成及其在内毒素选择性吸附的应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施岚;;肾脂肪囊内注射黄芪对内毒素休克大鼠NO/NOS系统的影响(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大为;王小亭;杨荣利;;内毒素休克犬的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冯刚;蒋建;惠小平;喻中城;史以珏;;一氧化氮与内毒素休克关系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6 张明静;王兴勇;卢仲毅;匡凤梧;;内毒素休克性肺损伤与Th1/Th2失衡[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贺教江;刘良明;;钙失敏在家兔内毒素休克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兴勇;舒仕瑜;卢仲毅;匡凤梧;许峰;;内毒素休克致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及白藜芦醇苷的保护作用[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王小亭;刘大为;杨荣利;柴文昭;隆云;崔娜;石岩;周翔;张青;;心肌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在内毒素休克犬心功能不全时的作用[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梁家林;李涛;杨光明;徐竞;刘良明;;IL-1β介导内毒素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与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关系[A];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大鼠内毒素休克和化学性胃溃疡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2 杜少辉;牛珀至宝微丸对内毒素休克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赵晓云;八肽胆囊收缩素改善内毒素休克心血管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4 孟爱宏;CCK-8抗内毒素休克时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5 马宏博;扶正排毒液治疗内毒素休克肺损伤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金玄玉;异丙酚对内毒素休克鼠肺保护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7 张键;人参二醇皂苷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心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陶永平;内毒素休克狗肝脏蛋白激酶C、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A的酶动力学改变[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9 段国辰;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内毒素休克时主动脉和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10 王娅娅;β-Arrestin调控Toll样受体—白介素1受体的信号转导[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春青;FK506预处理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及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吴丽丽;活化蛋白-1在大鼠内毒素休克急性肺损伤时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3 闫婷婷;乳糖衍生物Gu-4对内毒素休克小鼠的治疗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伍志超;高频超声监测内毒素兔心脏与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D];川北医学院;2014年
5 韦鹏;八肽胆囊收缩素对内毒素休克时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6 张明静;白藜芦醇甙对大鼠内毒素休克性肺损伤Th1/Th2失衡的干预实验[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7 陈玮;内毒素休克致血管低反应性的变化规律、器官差异及iNOS和ET-1在其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梁家林;IL-1β介导内毒素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的α1肾上腺素受体失敏及钙失敏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贺教江;钙失敏在内毒素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中的作用及TNF-α对其的调节[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赵悦;内毒素休克主动脉低反应性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书权;中药化学成分抗内毒素研究现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晓晖;蜂毒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1年
3 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 李剑如;猪早期营养及合理日粮配制对现代养猪的重要意义[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4 张献怀;我国学者揭示脓毒性休克发病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