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Raf-1在胃癌及其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孟繁平  
【摘要】:[背景] V Raf于上世纪80年代分离自猪肉瘤病毒,不久在正常细胞中发现了相应的原癌基因C Raf-1,并发现其编码蛋白可广泛地表达于各类组织细胞中。随后又相继发现了A Raf和B Raf,并证实它们的编码蛋白只在特定组织(泌尿生殖或神经系统)中表达。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是C Raf-1的表达产物,即Raf-1蛋白激酶。Raf-1蛋白激酶由64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70-74kd,活化后具有丝/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Raf-1被激活后继续激活其下游的丝裂素蛋白激酶激酶(MEK)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最终通过对转录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而将细胞增殖信号传递到细胞核内。目前研究表明,Raf-1在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细胞周期调控及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关Raf-1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尚无明确定论。目前有关Raf-1蛋白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皮细胞方面,如Raf-1蛋白可影响内皮细胞的存活及凋亡作用。但是,Raf-1蛋白调节肿瘤血管生成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未明确。肿瘤血管生成一方面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存活与增殖,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友龙;胡大为;祁海艳;张学诚;;全内脏反位合并胃癌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肿瘤防治研究;2011年07期
2 晓喻;;高盐饮食与胃癌[J];食品与健康;2002年11期
3 张爱红;高建飞;张红星;;如东地区2004—2009年胃癌死亡率趋势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4 张俊;朱正纲;林言箴;;胃癌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5 杨旭东;张杰;徐晓宇;;白毛藤全草水提取物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1年04期
6 李艳国;;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13期
7 王玉彬;李迪诺;岳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株VEGF表达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1年13期
8 刘倩雯;;胃小细胞癌的诊疗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9 李新富;;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年03期
10 王仁忠;李凯;;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胃腺癌1例[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4期
11 王晓;;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用于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7期
12 刘福杰;;依胃癌的浸润深度及病变部位看根治术的合理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9期
13 易晓滨;苏新火;;消化道重建器械在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1年09期
14 张文珍;;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4期
15 张建波;;胃癌误诊为贫血1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4期
16 饶龙华;李松岗;吴文广;李茂岚;董平;顾钧;陆建华;穆嘉盛;陶绍富;李济宇;刘颖斌;;临床胃镜检查适宜人群选择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年08期
17 李爱琳;王振宁;;胃癌放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年08期
18 夏日;;胃痛离胃癌有多远[J];人人健康;2011年13期
19 朱鋆;;Micro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20 刘先勇;;介入结合三一承气汤治疗胃癌伴幽门梗阻9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元忠;邓光华;李自瑜;;中晚期胃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2 张爱民;胡佑伦;;胃癌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药物适配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武淑兰;魏志杰;殷宇明;;胃癌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A];第十一届全国红细胞疾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志峰;宋国慧;侯浚;陈超;乔翠云;冀洪新;孟凡书;;1988—2007年北方食管癌高发区磁县胃癌发病分析[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吴树朴;梁法超;夏惠芬;姜鸷滋;丁贞英;辜小南;;营养对胃癌发病情况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6 颜世铭;刘延芳;廖圣辉;魏向文;;微量元素与胃癌关系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7 吕农华;徐萍;陈江;谢勇;王崇文;;不同亚型的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杜娟;王景美;钱晓萍;刘宝瑞;;COX-2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9 赵丽珍;张军;王永福;郭春林;;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癌症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司再;;岩豇豆治疗胃癌8例揭密[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繁平;Raf-1在胃癌及其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张坤;胃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制备及其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3 时永全;胃癌耐药相关分子Mgr1-Ag编码基因的克隆、鉴定与功能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阿梅贝尼安 科姆兰 阿贝西(AMEGBENUIE K.;胃癌的“非毒性化疗”托瑞米芬(TOREMIFENE)抗胃癌效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2年
5 兰梅;延迟整流钾通道在胃癌细胞增殖及缺氧信号调节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郭晓临;cagA~+ Hp菌株在胃癌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1年
7 宋振川;胃癌局部免疫状态及共刺激分子4-1BBL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8 李新华;胃癌蛋白质组与基因表达谱分析并差异蛋白质和基因的识别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9 王德荣;胃癌发生过程中凋亡基因Survivin与Fas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邹晓平;内镜超声检查对胃癌诊断及分期价值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林;前哨淋巴结活检在胃癌外科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赵刚;浙江杭州和新疆和田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赵向阳;IL-6、IL-6R和Fas、FasL、Bcl-2与胃癌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王春燕;胃癌证治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汤群锋;胃癌动态增强MRI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范妙英;胃癌原发灶与转移淋巴结组织形态、nm23-H1、MMP-2蛋白表达的异质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7 孙乔;β-catenin和E-cadherin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生物学特征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8 杨晓棠;MRI在进展期胃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9 张布衣;组织芯片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杨琳;胃癌及其癌前病变Caspase-3蛋白表达及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兵;胃癌新解[N];健康报;2004年
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科医学博士 刘祺;胃癌早知道[N];家庭医生报;2005年
3 冯瑶 仲崇山;胃癌患者术后癌变率比常人高几倍[N];新华日报;2005年
4 金亮;要重视对胃癌的预防[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姚保泰;吴敏;王博;黄连小檗碱抗胃癌机制新阐述[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宋奇思;胃癌的初期信号[N];家庭医生报;2008年
7 记者 陈青;生活不规律致胃癌年轻化[N];文汇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项煜虹;胃癌正袭向习惯不良的年轻人群[N];大众科技报;2008年
9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教授 梁寒 整理 李运红 胡颜;胃癌盯上中坚力量[N];健康报;2008年
10 ;汤味过咸或增胃癌风险[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