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乙型肝炎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据估计全球至少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约4亿HBsAg携带者,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HBV相关疾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HBsAg检出率约10%,长期携带病毒易发展为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HC)及肝癌,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研究证实宫内感染是高发区的主要传播形式,一旦发生且极容易慢性化,并最终将有较大比率发展为HC、肝癌。因此探讨HBV宫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乙型肝炎的防治将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影响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
方法:
(1) Meta分析方法:以“宫内感染、新生儿、危险因素和乙型肝炎;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risk factor,hepatitis B”为关键词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和MEDLINE进行检索。我们对母亲HBVDNA或HBeAg阳性、新生儿HBeAg阳性、生产方式、先兆流
|
|
|
|
1 |
冯玲,闻良珍;孕早期绒毛细胞原位杂交监测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价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6期 |
2 |
黄醒华;必须重视宫内感染对围生儿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年06期 |
3 |
姜大朋;韩福友;;宫内感染与脑白质损伤[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12期 |
4 |
尹玉竹;谌小卫;李小毛;侯红瑛;史众杰;;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与HBV DNA的关系[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
5 |
周志莲;;新生儿脐血检测分析HBV宫内感染[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
6 |
吴晓静;;胎膜早破96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
7 |
范丽梅;魏艳秋;;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状况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19期 |
8 |
冯丽萍;李淑珍;王素萍;;孕期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年S1期 |
9 |
胡昭怡;周婷婷;;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治疗的探讨[J];河北医学;2010年01期 |
10 |
陈洪涛;崔炳泉;马丽丽;金志宏;;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频率的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1年05期 |
11 |
林国跃,张丽霞;新生儿宫内感染的诊断及其意义[J];临床荟萃;1998年21期 |
12 |
张连春,王伟丽,丁秀英;宫内感染戊型肝炎一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年01期 |
13 |
康佳丽,何谦谊;解脲支原体生殖道和宫内感染与妊娠结局的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8年04期 |
14 |
周丽萍,陈韶,杨介钻,周洁,徐肖文;解脲脲原体小鼠宫内感染的实验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年06期 |
15 |
吴嵩龄,倪斌,殷兆初,郭玉佳,邹永华,李辉,刘钢,邓兆福,罗先望;自然流产与5种病原体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年01期 |
16 |
谢爱兰;宫内感染发生早产的机理[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年04期 |
17 |
黄星,黄燕,韦业平,赵艳琼,冯启明;孕妇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及胎儿窘迫与宫内感染的关系[J];江苏医药;2004年06期 |
18 |
王素萍,徐德忠;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现状及今后工作重点[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
19 |
时春艳,董悦;感染与早产[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年11期 |
20 |
Locatelli A.;Vergani P.;Ghidini A. ;王佳楣;;合并宫内感染的小孕周早产儿产程与大脑白质损伤的风险[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