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降压素在大鼠脊髓背角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是由13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pGlu-Leu-Tyr-Glu-Asn-Lys-Pro-Arg-Arg-Pro-Tyr-Ile-Leu-OH)。在中枢神经系统内,NT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而发挥作用,其效应包括降温、镇痛、调节多巴胺能传递和刺激垂体前叶激素释放。微量注射实验观察到NT在参与痛觉反应的多个脑区和通路调节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包括杏仁核、下丘脑视前核、丘脑核团、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以及延髓头端腹内侧核群(RVM)。PAG和RVM是组成痛觉下行抑制系统的重要结构。在RVM内,小剂量的NT发挥着易化疼痛的作用,而大剂量的NT才能发挥镇痛作用。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中枢内参与NT对痛觉调制的NT受体(NTR)不仅1种。目前已经发现并克隆的NTR有3种,其中NTR1和NTR2是有7次跨膜结构的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NT的信号传导;而NTR3的功能尚不清楚。
尽管NT在脊髓上位脑结构中可能发挥镇痛作用,但以往关于NT在脊髓是否具有镇痛作用的行为学研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因此,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学、电生理学和行为学方法探讨了NT在脊髓水平对痛信息传递的作用及其机制。在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内可见密集的NT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以及散在分布的NTR2阳性胞体和纤维。
|
|
|
|
1 |
黄玮玮;白洁;;吗啡调节免疫的分子机理[J];生命的化学;2011年04期 |
2 |
杜鹃;吴芳;朱琼;郑吉卫;;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的检查[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年03期 |
3 |
严涛;夏欢;江维;倪云成;钱炜锋;魏鹏程;费凡;陶伟荣;张洋;;不同剂量的曲马多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