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uPA的siRNA对人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及肿瘤特异性RNA干涉系统的建立
【摘要】: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行为,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针对肿瘤侵袭转移的肿瘤基因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也简称尿激酶(urokinase),它的过表达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uPA由肿瘤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分泌,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uPAR结合激活纤溶系统,导致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通过反义核酸、核酶等技术抑制uPA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自从1998年被阐明以来,RNA干涉技术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并且发展成为研究基因功能和肿瘤基因治疗的重要工具。采用RNA干涉的方法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不仅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且具有严格的序列特异性。尤其是近年来siRNA表达载体的出现更加促进了这项技术的应用。通过RNA干涉的方法对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分子进行抑制,可望实现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目的。
|
|
|
|
1 |
李月敏,姜明红,钱其军,宋三泰;RNAi技术在病毒性疾病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4年03期 |
2 |
郭骁才,郭红霞;冠状病毒的siRNA设计[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5期 |
3 |
贺娟;吕回;;小分子干扰RNA在细胞凋亡调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年03期 |
4 |
刘海防,谢青;RNA干扰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
5 |
李宁;siRNA介导RNAi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3年02期 |
6 |
刘莉,谢晓华,常连庆;应用siRNA抑制由醛固酮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细胞中钙调神经磷酸酶AβmRNA的表达[J];心脏杂志;2005年04期 |
7 |
李阳;倪兵;;RNA干扰与人类疾病[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23期 |
8 |
金存娇;;基因水平上的抗病毒新技术——RNAi[J];亚太传统医药;2009年08期 |
9 |
邓娟,杨益良,付士红,王力华,金冬雁,梁国栋;RNAi抑制XJ-160病毒复制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年06期 |
10 |
戴岚;狄文;;小干扰RNA在卵巢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6年05期 |
11 |
王井伟;曹磊;付军;田海梅;刘义;张伟;;RNAi对骨肉瘤MG-63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抑制作用[J];中国癌症杂志;2007年02期 |
12 |
刘苏健;邓勇志;;RNAi技术及其在哺乳动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13 |
赵志荣;刘淼;雷黎;朱绍春;汪学龙;沈际佳;;日本血吸虫Mago nashi基因RNA干扰系统的构建及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08期 |
14 |
赵洪波,张嘉宁;RNA干扰技术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15 |
张技;;RNA干扰在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应用进展[J];四川医学;2010年01期 |
16 |
张美红;周克元;;小干扰RNA的合理设计[J];肿瘤防治研究;2006年11期 |
17 |
王井伟;田海梅;刘义;张伟;;Survivin-siRNA对骨肉瘤MG-63细胞药物敏感性的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18 |
沈娜;张潜英;陈鸿雁;余晓燕;叶琳;;siRNA抑制HPV16E6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8年20期 |
19 |
刘元宁;常亚萍;李誌;张浩;田明尧;;针对H1N1病毒的多特征siRNA设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3期 |
20 |
张法红,蔡建庭;RNAi技术及其在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