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强度脉冲磁场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前,磁场生物效应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磁场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研制了低强度脉冲磁场发生仪。通过建立动物模型,进一步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以及心功能等指标,并对主动脉进行形态学观察,对心肌与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重点研究低强度脉冲磁场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磁场生物效应的产生机理,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结合当前比较有影响的相干电振荡理论、离子对膜的穿透理论和跨膜离子的回旋谐振理论等,对磁场非热生物效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磁场与生物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指出生物体对一定条件的磁场的响应是非线性的,并表现出频率特异性和功率特异性——“窗口效应”。指出生物体对极低频(100 Hz)、低强度(100 Gs)磁场非热效应的应答优于热效应,低强度脉冲磁场容易导致机体内非热生物累积效应的发生。
2.研制了低强度脉冲磁场发生仪,增大了匀场强的输出范围。通过理论计算,提出了获得均匀磁场的方法,改进了亥姆霍兹线圈,使仪器获得了更大的匀场强输出范围,以满足开展动物实验的需求,旨在提高动物实验设计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