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U与保守治疗宫外孕后输卵管通畅性的对比及其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摘要】:
第一部分HIFU与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后输卵管通畅性的对比研究
目的近年来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率有所升高,全身给药保守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该治疗方法除具有毒性作用外还可能因药物对输卵管局部的作用或治疗后包块未完全吸收引起输卵管的梗阻,从而影响生育。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项体外无创选择性破坏体内组织的新技术,由于其具有痛苦小,应用方便,可重复治疗等优点,目前已用于治疗多种脏器肿瘤,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医用技术。HIFU技术由于具有无创、有效、安全、治疗后恢复快、无放射性等优点,在要求保留器官功能的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较广泛的应用于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炎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动物实验证实HIFU可以安全有效的终止妊娠,其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也得到了初步的肯定,但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性是否高于传统药物治疗尚未得到结论。本研究根据宫外孕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HIFU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治疗成功后应用超声晶氧造影的方法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性,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
方法将我院同期收治的6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HIFU治疗组33例(A组),药物保守治疗组35例(B组),治疗后待患者血HCG值降至正常水平时进行输卵管造影。造影前常规二维超声观察子宫附件区,确定附件区有无包块,盆腔有无积液等。常规消毒宫腔插管后用1%的晶氧(晶氧200mg+生理盐水20ml)造影剂分别对两组患者行B-flow超声模式监控下的输卵管造影,多切面扫查观察输卵管尤其是患侧输卵管内造影剂的流动情况,同时注意造影剂推注阻力及宫颈溢液情况并于造影15分钟后观察盆腔积液变化,综合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结果用通畅率表示,数据录入Excel2002数据库,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造影前子宫附件区行常规超声检查,HIFU组(A组)1例患侧附件区可探及混合性包块,余患者附件区未探及明确包块;药物保守治疗组(B组)11例患侧附件区可见实性或混合性包块。两组治疗后附件区包块吸收率有显著差别,χ2=9.426,P0.05。两组输卵管通畅率A组33例患者患侧输卵管通畅17例(51.52%),11例通而不畅(33.33%), 5例阻塞(15.15%,其中1例为附件区可见包块的患者);B组35例患者患侧输卵管通畅9例(25.71%),12例通而不畅(34.29%), 14例阻塞(40.0%,),其中附件区可见包块者5例患侧输卵管通而不畅,6例阻塞。完全通畅和通而不畅视为通畅,两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A组84.85%,B组60.0%,χ2=5.20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超声晶氧造影发现HIFU治疗宫外孕后输卵管通畅率高于保守治疗。HIFU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输卵管妊娠治疗方法,不仅能保留患侧输卵管且治疗后输卵管通常率较高,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二部分超声晶氧造影对输卵管阻塞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目的各种原因造成的的输卵管阻塞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诊断输卵管阻塞的方法较多。传统方法X线碘油造影(HSG)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输卵管结构,明确诊断子宫(输卵管)结构异常及子宫粘膜下小病变,准确判断输卵管阻塞的位置等。但患者与工作人员除不可避免地受到辐射外,患者还可能发生碘油过敏反应,或因碘油吸收缓慢形成肉芽肿、油栓、腹腔感染等。而输卵管通液术主观性强、定位诊断不够准确。过氧化氢溶液声学造影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为外用药,刺激性大,患者往往疼痛难忍,且产生气泡少,输卵管各段显示不清,缺乏定位诊断。以上方法各有利弊但对输卵管阻塞的治疗作用都很有限。有研究指出输卵管晶氧造影不仅可以对输卵管通畅性做出诊断而且还对输卵管阻塞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研究应用超声晶氧声学造影术和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通液术对43例临床诊断为输卵管阻塞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探讨超声晶氧声学造影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43例诊断为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或阻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超声监控下通液(A组)及超声晶氧造影(B组)。造影前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及输卵管通畅情况并做均衡性检验。A组应用药物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10mg加0. 9 %氯化钠溶液20 ml进行输卵管通液术;B组应用1%的晶氧(晶氧200mg+生理盐水20ml)造影剂行输卵管造影。两组均在B-flow超声模式监控下的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双侧输卵管内造影剂的流动情况,同时注意造影剂推注阻力及宫颈溢液情况并于造影15分钟后观察盆腔积液变化,综合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对于首次通液或晶氧造影后双侧或单侧输卵管仍阻塞或通而不畅的患者再进行第2次治疗,记录最终治疗结果。单侧或双侧输卵管由阻塞变为通而不畅或通畅的,或由通而不畅变为通畅的视为治疗有效,两次通液或晶氧造影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无变化的视为无效,结果用有效率表示,数据录入Excel2002数据库,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输卵管通畅情况无统计学差别,具有可比性。A组原始输卵管通畅情况异常的34条输卵管通液治疗后,11条输卵管由通而不畅变为通畅,2条阻塞输卵管变为通而不畅,共13例有效, 21例无效,有效率38.24%;B组原始输卵管通畅情况异常的33条输卵管治疗后,19条输卵管由通而不畅变为通畅,3条阻塞输卵管其中2条变为通而不畅1条变为通畅,共22例有效, 11例无效,有效率66.67%。两组有效率比较,χ2=5.426,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B超监控下的输卵管晶氧造影不仅显影明确,晶氧的杀菌消炎作用还可使输卵管中的坏死组织、粘连带、假膜等发生不同程度的松解、剥离,起到疏通输卵管的作用,并且无过敏反应不形成肉芽肿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
|
|
1 |
巩箫音;周晓东;郑敏娟;韩增辉;于铭;郭晓辉;;输卵管妊娠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性的超声晶氧造影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
2 |
钟刚;;输卵管妊娠时功能保留性手术后的生育力[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6年05期 |
3 |
乐杰;;宫外孕[J];中国社区医师;1989年02期 |
4 |
宋清娥;丁淑艳;韩福义;;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发生的输卵管妊娠[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5 |
郝小平;;输卵管妊娠一例误诊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6 |
谢康云,张惜阴;输卵管妊娠的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
7 |
杨苏安;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27例报告[J];湖南医学;1994年06期 |
8 |
狄寒梅;B超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106例分析[J];中国医刊;1994年06期 |
9 |
叶新民,徐白鸽,周金桃;B超引导下经腹5-Fu局部注射治疗输卵管妊娠12例报告[J];铁道医学;1995年06期 |
10 |
王庆一;腹腔镜下注射氟尿嘧啶治疗输卵管妊娠[J];新医学;1996年02期 |
11 |
威娟芳;输卵管妊娠98例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1996年05期 |
12 |
高维萍,张学奎,王穆英;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初探[J];江苏医药;1998年11期 |
13 |
刘永世;输卵管妊娠CT诊断1例[J];放射学实践;1998年02期 |
14 |
程秋荣,秦秀英;输卵管妊娠误服米非司酮1例教训[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8年02期 |
15 |
黄子健,唐家龄,卢钺成,黄以宇,刘岩平;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J];广州医药;1999年03期 |
16 |
许丽娜;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42例报告[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7 |
朱庆文,黄宇春;套式PCR法检测输卵管妊娠者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年04期 |
18 |
鲁豫静,张毅,华素丽;输卵管妊娠264例病因分析[J];中原医刊;2000年02期 |
19 |
王洪敏;结扎术后输卵管妊娠44例临床分析[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20 |
徐雪清;输卵管妊娠在腹腔镜下手术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