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及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
牙周病是一类涉及细菌微生物侵犯和宿主反应等因素影响的常见疾病。慢性牙周炎为其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牙菌斑引起的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炎症,通常可导致牙周组织结构破坏,牙周附着丧失,牙槽骨吸收,引起牙齿松动脱落,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细菌是牙周炎的始动因素,但细菌的作用会因宿主反应的不同而改变,因此认为罹患牙周炎的个体涉及遗传易感因素。
目前有关基因易感因素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采用候选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研究较多的牙周炎易感基因包括白细胞介素-1 (IL -1),维生素D受体(VDR),雌激素受体(ER),IgG_2 Fc受体(FcγR),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等。由于雌激素调节骨代谢,ER被认为是骨相关疾病的重要候选基因。ER的碱基突变会引起ER的多态性,形成不同的基因型;不同的基因型会导致不同个体中ER的转录表达水平和受体功能存在差异;ER的不同基因型有可能作为基因背景,决定不同人群、不同人种对于某些疾病具有不同的易感性和不同的临床表征。迄今为止,还少有关于ER多态性和牙周炎相关性的报道。因此,我们设计了
第一部分实验: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
研究样本为109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患者和99例牙周健康志愿者。Chelex-100法从颊粘膜拭子脱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分别检测样本人群ER-α和ER-β基因多态性;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
结果:Chelex-100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可以满足本实验候选基因ER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慢性牙周炎组与正常对照组在ER-αXbaI基因型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慢性牙周炎组XX型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此差异在女性患者中更加显著(p=0.01),在男性患者中未见明显不同;ER-αPvuII、ER-βRsaI和ER-βAluI基因型分布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中未见明显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P易感性与年龄、XbaI多态性相关(p0.05);与吸烟和PvuII、RsaI、AluI基因多态性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慢性牙周炎易感性与雌激素XbaI基因型分布相关,在汉族女性群体中ER-α受体XX基因型可能为慢性牙周炎的遗传易感因子。
牙周炎和骨质疏松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在绝经后妇女中有很高的患病率,并且这两种疾病存在许多共同危险因素,其中宿主因素是现今研究的热点。雌激素缺乏与牙周炎和骨质疏松这两种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牙周炎和骨质疏松之间也存在相关性。随着女性进入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丧失,体内雌激素水平日渐下降,使得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易感性增加,失牙风险增高。牙槽骨的丧失,是牙周炎的一个特征性改变,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宿主免疫系统对感染的一种反应所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已被认为是影响牙槽骨吸收的附加因素。学者们普遍认为,雌激素缺乏所导致的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是牙周炎的易感因素之一。
为了解雌激素受体多态性与全身骨密度在慢性牙周炎妇女群体中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探寻雌激素受体多态性、骨密度和牙周炎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可能的分子机制。我们设计了
第二部分实验: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纳入145例女性慢性牙周炎患者(绝经后女性:65例;绝经前女性:80例)和60例绝经后牙周健康女性对照人群,收集受试者的颊拭子,采用Chelex-100方法提取基因组DNA, PCR-RFLP技术检测ER-α受体的基因型分布。牙周检查包括临床附着丧失和牙周袋探诊深度。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205例实验人群腰椎、股骨颈等部位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统计分析组内和组间基因型与BMD的相关性。
结果:未发现绝经后慢性牙周炎妇女与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有差异;绝经前和绝经后慢性牙周炎妇女ER-α受体基因PvuII位点和XbaI位点的六种基因型与各部位骨密度间均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慢性牙周炎妇女绝经前后骨密度在Ward’s三角和腰椎L2-L4这两个部位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27和0.004)。
结论:在绝经前和绝经后慢性牙周炎女性群体组内均未发现ER-α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有相关性;但Ward’s三角和腰椎L2-L4两个部位骨密度在绝经前与绝经后的慢性牙周炎妇女组间存在差异。
|
|
|
|
1 |
李颖,章锦才,张蕴惠;巢式PCR检测龈下菌斑中HCMV、EBV、HSV-1与慢性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5年02期 |
2 |
吴承芳,宋德勤;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年03期 |
3 |
李福瑞,宫涛;复方西瓜霜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20期 |
4 |
唐燕,章锦才,张蕴惠,庞若愚;Fcγ受体II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
5 |
朱丽红;邹韵秋;吴勇;马丽辉;郑雨燕;;Vector治疗仪在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3期 |
6 |
何书江;吴真;;吸烟对牙周炎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18期 |
7 |
孙尚敏;潘亚萍;;慢性牙周炎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改变的相关关系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8 |
黄海云,庞如愚,章锦才,黄萍,张蕴惠;IL-1B+3953/Taq I基因型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相关关系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
9 |
吴燕岷,陈莉丽,严杰;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不同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测[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
10 |
李佳瑜,黄颐玉;牙周抑菌方治疗慢性牙周炎30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11 |
郝瑞雪,郝瑞梅,徐建平;玉女煎加味治疗慢性牙周炎32例[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年04期 |
12 |
欧阳翔英,曹采方,Henry Liu,胡文杰,J Leslie Winston;不同程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的二年自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13 |
吴坚,刁惠波,唐倩,席云,刘国萍,黄伟民;IL-1B基因多态性与汉族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年S2期 |
14 |
周明;林松杉;周炜;徐东;;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04期 |
15 |
刘玉新;吴运华;;米诺环素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05期 |
16 |
陆蓓;王凌成;;社会心理因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年03期 |
17 |
徐爱辉;黄燕军;刘爽;袁柏欣;;慢性牙周炎的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5期 |
18 |
闫嘉晴;林崇韬;侯梅娟;;C-反应蛋白在牙周炎和Ⅱ型糖尿病双向关系中的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0年04期 |
19 |
赵淑兰,陆东明,刘军, 孙嬿嬿 ,刘晓明;西宁地区48例中老年人口腔厌氧菌感染的细菌学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1995年06期 |
20 |
吴承芳,梁益慧;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检测[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