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8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心房颤动的关系研究
【摘要】:背景:许多研究均提示房颤与炎症之间存在着关联并发现在房颤患者中炎性标志物水平增高。白细胞介素(IL)-18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是血管免疫反应中已知的关键调控因子。由于IL-18和MIF在房颤中的表达和所起的作用仍然未知,因此,我们研究了是否IL-18和MIF参与了房颤的发生。
方法:本实验共纳入4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患者,按有无房颤分为房颤组(AF组,24例)和窦性心律组(SR组,16例),于术前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IL-18和MIF水平;术中取患者右心耳组织,常规HE染色检查患者心肌病理变化;Western-blot、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IL-18和MIF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组织IL-18 mRNA和MIF mRNA表达。
结果:心肌组织HE染色显示,在AF组患者心肌组织中,可见大量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而SR组患者心肌中则没有或很少炎性细胞聚集。两组患者右心耳心肌中均可见明显的间质纤维化,AF组患者右心耳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AF组患者心肌IL-18以及MIF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SR组(0.47±0.01 vs. 0.28±0.01, P 0.01;0.34±0.01 vs. 0.17±0.01, P 0.01),IL-18以及MIF蛋白主要表达于心肌细胞胞浆和细胞间隙;RT-PCR结果显示,AF组患者心肌IL-18以及MIF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SR组(0.92±0.04 vs. 0.6±0.02, P0.01; 0.94±0.03 vs. 0.56±0.02, P0.01);ELISA结果显示,AF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著高于SR组患者(1023.33±142.48 vs. 776.24±80.72, pg/ml, P0.01),同时,AF组患者血浆MIF水平也显著高于SR组患者(26.94±6.45 vs. 18.10±2.77, ng/ml, P0.01)。研究还发现,在AF组患者中,IL-18和MIF表达水平与患者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
结论:这是首次有研究发现在房颤患者心房肌组织以及血浆中IL-18和MIF表达上调。提示IL-18和MIF参与了房颤的发病与维持。作为炎症反应中的关键调控因子,IL-18和MIF有可能成为房颤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对IL-18和MIF的研究可对以后房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
|
|
1 |
吕振成,查道刚,刘伊丽;553例心房颤动的病因分析──从3842例住院病人调查结果[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1996年02期 |
2 |
张玉华;温阳益气化瘀法治愈心房颤动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6年09期 |
3 |
高万忠;陈清江;;老年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与新冠脉意外的关系[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6年01期 |
4 |
郭岩,胡盛寿,吴清玉,许建屏,宋云虎,朱晓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英文)[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02期 |
5 |
赵妙珍,孙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6 |
胡大一;对心房颤动治疗对策的思考:复律还是控制心室率——再读AFFIRM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04年11期 |
7 |
吕荣,尤华,王维中,吴雁鸣;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初发心房颤动64例临床观察[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
8 |
夏琰;杜素花;杜海燕;;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与心房扑动1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8年03期 |
9 |
张利璧;;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新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03期 |
10 |
马建旸;;心脏瓣膜成形及心房颤动外科治疗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功举办[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
11 |
孙昌镇;排尿晕厥、低血钾及心房颤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77年06期 |
12 |
张志寿,李儒汉;冠心病心房颤动50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1983年10期 |
13 |
王廷杰,胡如兰,邓硕曾,陈雷,徐守春;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与抗凝血酶Ⅲ关系的探讨[J];中国循环杂志;1993年09期 |
14 |
孙广辉;;80岁以上老年病人心房颤动97例临床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1993年02期 |
15 |
杜波,于会芳,王风珍;特发性心房颤动左室舒张功能变化[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16 |
傅新平,吕琪,涂旗胜,翁丽芳;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1996年04期 |
17 |
张忠珍,姚玉芬,万春霞,岳宏丽;阿托品试验诱发心房颤动1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1996年05期 |
18 |
郭艺芳,马淑平,刘坤申;心房颤动时心室反应的昼夜分布节律[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年04期 |
19 |
钟惠梅,黄国兰,吕春美;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J];湖南医学;1998年04期 |
20 |
李士敏;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洋地黄中毒时的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