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激光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肖现  
【摘要】: 除外核武器及电磁脉冲武器,激光武器是另一种定向高能武器,可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摧毁导弹、飞机、卫星等目标。激光束速度快、能量高,穿透力极强,能瞬时穿透目标,汽化或熔解接触点,进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动能与热能杀伤。许多研究表明激光武器可损伤视力及肢体,而其损伤颅脑的相关研究较少,故而探讨激光脑损伤之特点有重要意义。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含唾液酸的水溶性酸性糖蛋白,分子量为34kD。有研究发现,EPO为一种多功能营养因子和神经保护因子,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神经保护与神经营养的效用,而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用大鼠建立稳定、可重复的激光脑损伤模型,观察分析大鼠激光脑损伤后病理及生理改变,进而初步探讨EPO作为激光脑损伤保护剂之效用,给战时激光脑损伤的救治提供理论实验根据。现在普遍认为,HSP70不但是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极敏感的指标,并且其表达增高后对损伤具备神经保护的作用。目的探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激光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为激光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作激光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模型(B)组、EPO治疗(C)组、生理盐水对照(D)组,每组20只。对术后大鼠进行运动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结果激光损伤后24h,C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A组HSP70表达较弱,B组HSP70表达增加,C组HSP70表达显著升高(P0.01), D组HSP70表达增加。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激光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影响HSP70表达有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雪松;卞晓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外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年04期
2 陈涛;章军建;余芬;詹雪春;;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3 李海燕;陆正齐;;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09期
4 俞月萍;叶夷露;;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年06期
5 周卓妍;宋燕燕;林兴会;赵小朋;吕俊健;叶青青;杨默;;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早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6 冯亚高;洪光祥;康皓;陈振兵;;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3期
7 赵玉伟;李法琦;邱炯;周平;李万玉;黄妍;;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及梗死面积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6期
8 王文益;赵聪敏;廖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J];重庆医学;2009年23期
9 冯亚高;洪光祥;张向宁;吕振木;陶忠生;魏兵;刘少华;;靶肌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作用[J];华北国防医药;2009年02期
10 吴海琴;王虎清;沙娟娟;李永;张茹;卜宁;;大鼠海马HIF-1α和EPO在衰老过程中的表达[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9期
11 肖现;蒋晓帆;章翔;周杰;杨继庆;;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激光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年06期
12 孙治坤;陈生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神经保护功能[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年02期
13 王建明;宋艳萍;孙乃学;惠娜;赵世平;胡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高眼压兔视网膜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4 叶蓓;陈建珍;张立光;李曼;;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0年01期
15 吴海琴;张蓓;展淑琴;张桂莲;张茹;袁海峰;;大鼠前脑缺血诱导HIF-1α、EPO表达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6年01期
16 陈淑强;徐又佳;郑祖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J];颈腰痛杂志;2007年05期
17 郭新庆;郭力;郭新明;孙思习;薛爱琴;刘胜;王海蓉;梁邦领;吴穹;;Hemin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迟发型神经元死亡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18 王钰;尹晓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8期
19 郭燕;王万辉;;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凋亡细胞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年08期
20 叶世武;汤永红;李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涛;赵永波;陈耀民;;洛伐他汀减轻NMDA诱导的兴奋性毒性损害[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雷鹏彭;龙锋;张兴超;;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伴有休克大鼠颅脑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黄译腺;李丹;罗蔚锋;刘春风;;尿酸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系统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麻微微;肖荣;丁冰杰;余焕玲;封锦芳;苑林宏;席元第;周新;;大豆异黄酮对Aβ1-42介导的大鼠学习记忆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梁辉;陈虎;;EAAC1反义寡核苷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夏峰;王津存;赵钢;;普伐他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双成;石葛明;;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8 余国良;魏尔清;;药物对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的缺氧缺糖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神经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药理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李玲;水泉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双成;来滨;张凯;石葛明;崔慧先;;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孕酮的神经保护作用[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舒武;缺氧对神经干细胞的损伤及EPO、葡萄糖对其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王笑亮;Nrf2-ARE通路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D];南京大学;2011年
3 周菲;后适应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4 杨建新;腹部术后疲劳综合征模型及抗术后疲劳方作用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5 杨丹榕;大鼠IgEFcCH2-3受体阻断与IgEFcCH2-3-FasL诱导肥大细胞凋亡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6 李玉茹;神经营养素及其受体在老年性大鼠耳蜗及下丘中表达规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陈党红;舒筋颗粒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卢奕;人羊膜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潘静薇;NOGO-B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差异表达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王连友;大鼠液压冲击颅脑损伤模型的立体定向控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亦华;高住低训促进大鼠红系造血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丽;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刘召梅;维生素C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青岛大学;2013年
4 肖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激光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5 万波;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作用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6 冷婧;限食下活性维生素D对大鼠寿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孙超;硫化氢对烧伤大鼠肠道组织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研究[D];青海大学;2013年
8 向芳;围产期大鼠血脂组成与乳腺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邝素华;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10 袁玉洁;促红细胞生成素MCAO大鼠鼻内给药对脑组织中脑红蛋白表达、NOS活性和NO含量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木通对大鼠致癌性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刘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让小鼠长出大鼠胰腺[N];科技日报;2011年
3 ;丹参能加快放创复合伤大鼠创面愈合[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郑健刚;杜元灏;石学敏;针刺能增加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新抗病毒抗生素17997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刺五加皂甙对大鼠血管性痴呆有防治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中药复方能逆转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大[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孙忻;人类首次获得克隆大鼠[N];科技日报;2003年
9 阿胜;死亡阴影下孕育生机无限[N];医药经济报;2002年
10 程源;父母吸烟会导致婴儿厌食[N];大众卫生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