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电脑比色仪测色性能的比较研究
【摘要】:
测定牙齿颜色的方法有视觉法和仪器法。视觉法运用比色板来比较测定牙齿的颜色,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环境、光照、经验、年龄、视觉疲劳、心理等因素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仪器比色能够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结果更加客观、定量。分光光度计与色度计在工业及研究中应用广泛,但是这些设备不能进行口内操作,难以应用于牙科临床对在体牙进行测量。针对牙科临床设计的电脑比色仪实现了牙科临床仪器比色的可能。目前已有多种可供临床使用的比色仪,但各比色仪的测色原理、测色方式、系统设计和颜色转换的方法不尽相同,导致各仪器的测色性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各比色仪的测色性能进行评价。目前,有关电脑比色仪测色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尚无定论。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Vita Easyshade、ShadeEye NCC、Shadepilot三种电脑比色仪的测色性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试验一以比色板为测色对象比较三种比色仪、视觉法比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别用三种比色仪及视觉法,对5块Vita classical和5块Vita 3D Master比色板的比色片进行比色。比色仪、视觉比色结果与所测比色片色调一致,为准确。比色仪、视觉法对比色片重复比色两次,前后两次结果一致,为重复。统计准确率和重复率。结果显示,Vita Easyshade和ShadeEye NCC比色仪Vita classical颜色系统输出的准确性显著高于Vita 3D Maser颜色系统。Shadepilot和Vita Easyshade测色的准确率显著高于ShadeEye NCC和视觉法。各比色仪的测色重复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优于视觉法。
实验二以天然牙为比色对象比较三种比色仪的测色性能。分别用三种比色仪,对85例患者的右上中切牙进行测色,以及测Vita Classical比色片的L*a*b*值。根据色差理论和公式计算各比色仪测每颗牙理论上的正确色调。结果显示,Shadepilot测试天然牙的准确率显著高于Vita Easyshade和ShadeEye NCC,后两者准确率间无显著差异。三种比色仪测试天然牙的重复率间无显著差异。Vita Easyshade测天然牙的准确率与实验一相比显著降低,但重复率前后无显著差异。ShadeEye NCC和Shadepilot测天然牙的准确率和重复率与实验一相比均无显著改变。三种比色仪测天然牙的L*a*b*值彼此间存在显著差异。
实验三比较比色仪比色和视觉比色结果间的一致性,及其比色结果与天然牙色度的匹配性。分别用三种比色仪及视觉法对85例患者的右上中切牙进行比色。CM-700d/600d色差仪测上述患者的右上中切牙以及Vita Classical比色片的L*a*b*值。根据色差公式,计算各组比色结果对应的比色片与所测天然牙间的色差。结果显示,各组色差约为6~8 NBS单位,均高于色差的临床可辨别阈值(3.7 NBS单位)。Shadepilot与ShadeEye NCC组之间、Vita Easyshade与视觉组之间的色差无显著差异,但前两者的色差均显著小于后两者,说明Shadepilot和ShadeEye NCC的比色结果与天然牙色度的匹配性更好。各组比色结果两两间的一致性无显著差异,但均低于50%。
总之,实验分别以比色片(标准色块)、天然牙为比色对象,对三种电脑比色仪和视觉法比色的准确性、可靠性、比色结果间的一致性以及比色结果与天然牙色度的匹配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三种比色仪和视觉法比色的准确性、可靠性及比色结果与天然牙色度的匹配性存在差异。三种比色仪测色的稳定性均优于视觉法。Shadepilot测色的准确性高于另两种比色仪和视觉法,但是还不能认为ShadeEye NCC和Vita Easyshade测色的准确性也高于视觉法。三种比色仪和视觉比色结果两两间的一致性较低。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认为,目前仪器比色尚不能完全取代视觉比色。
|
|
|
|
1 |
许丽娟;汪大林;王少海;邱小倩;朱强;;分光测色计对3D比色板测色的可重复性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
2 |
何邕江,黄红园;目测法比色与比色仪测色准确性的比较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
3 |
张丽云;;浅析《计算机测色与配色》课程教学[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年01期 |
4 |
王晓清;李美真;王子鹤;;“测色与计算机配色”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17年04期 |
5 |
朱元昭;赵亚楠;王怀芳;汪青;;电脑测色配色在印染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02期 |
6 |
黄蓓;;测色计的原理及应用[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0年01期 |
7 |
袁坤;陈吉华;孙翔;王辉;;三种电脑比色仪测色性能的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0年03期 |
8 |
徐海松,叶关荣,康文刚;SPD在快速自动测色中的应用[J];照明工程学报;1994年03期 |
9 |
于翠坡;葛顺顺;;计算机自动测色配色及滴液系统的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15年02期 |
10 |
郝鸿志,姜岩,蔡中驹,郑宇锋;WSY—3000型微小面积测色比色仪[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0年04期 |
11 |
王宗乾;孙瑞霞;黄小华;;《计算机测色与配色》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与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年01期 |
12 |
杨帆,王永超;CCD在线测色系统的研究[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13 |
周祖权;印花车间的测色与配色装置[J];印染;1979年04期 |
14 |
王继科;刘青花;陈金芳;;氧化铁红标准色卡的制备及其测色方法的建立[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
15 |
罗杰云,幸芦笙;计算机测色原理和软件设计[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1998年01期 |
16 |
赵勃;黄从玲;;计算机印染测色配色技术的应用——评《计算机测色配色应用技术》[J];染整技术;2018年09期 |
17 |
周秋宝,方红英;计算机测色配色中的操作误差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02期 |
18 |
陈遵田,杜泉,郭建军;针织品测色配色系统研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9 |
林理忠,雷杰,普晓云,王云美;高精度、快速、灵敏OMA测色[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2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