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在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及胰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1、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2、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胰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3、分析血清CA19-9对胰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对照组:健康查体者10例,既往史及现病史亦无胰腺病变;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20例;胰腺癌组:胰腺癌患者40例。所有病例均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多种影像学及随访等临床综合手段证实。
2、PET/CT分析及诊断标准
对全部病例的PET/CT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手术病理和临床结果,分析PET/CT对鉴别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收集胰腺癌患者病灶的早期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是否出现远处转移病灶等情况。以SUVmax3.0判为阳性。
3、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测定术前常规抽取静脉血检查,以CA19-937U/ml作为异常标准。
4、18F-FDG PET/CT与CA19-9联合诊断标准
两者均为异常,则联合诊断结果为胰腺癌(阳性);如果两者有一项正常或均为正常,则联合诊断为非胰腺癌(阴性)。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对照组:胰腺无异常放射性分布。
2、胰腺病变组:
2.118F-FDG PET/CT显像诊断
PET/CT显像在鉴别诊断胰腺癌和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中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60%和83.3%。胰腺癌与对照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之间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胰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与对照组SUVmax之间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2.2血清CA19-9
CA19-9在鉴别胰腺癌和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60%、78.3%。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血清CA19-9值之间差别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t=3.676,P=0.0005)。
2.318F-FDG PET/CT与CA19-9联合诊断胰腺癌
联合18F-FDG PET/CT、CA19-9对鉴别胰腺癌与胰腺炎症的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90%、准确性为90%。
2.418F-FDG PET/CT在胰腺癌转移灶探测及临床分期的应用
2.4.1胰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
18F-FDG PET/CT检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5.5%、86.7%和69.2%。
2.4.2远处转移灶
胰腺癌患者40例中,PET/CT发现远处脏器和/或组织转移15例(37.5%)。10例为单一脏器或组织转移,5例患者为多个脏器和/或组织转移。
2.518F-FDG PET/CT在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应用(参照2010年NCCN标准)
25例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中,PET/CT预测胰腺癌可否手术切除的准确性为80%(20/25),PET/CT与术中评价比较,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可以认为两者在胰腺癌可切除评估中等价。
2.6血清CA19-9在胰腺癌患者手术中的意义
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组及无法手术切除组两组间血清CA19-9之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t=0.662,P=0.512)。
结论:
1、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胰腺癌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较高,在胰头癌和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显著意义。
2、18F-FDG PET/CT显像在检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肿瘤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判断提供重要依据,进而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3、测定血清CA19-9有助于辅助18F-FDG PET/CT鉴别诊断胰腺癌与胰腺炎,但利用其值的高低预测肿瘤可切除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
|
|
|
1 |
马保金;盲目性远侧胰腺切除术治疗隐匿胰岛细胞瘤是不可取的[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3年01期 |
2 |
邢雪,吴在德,覃修福,陈孝平;胰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附9例报告)[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3 |
朱人玮;;全胰腺切除术的体会[J];国际消化病杂志;1981年02期 |
4 |
杨继震,高志清,窦科峰,潘伯荣,吴觉平,晏培松;胰腺巨大粘液性囊腺癌切除一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5 |
胡伟中;侵犯门静脉的局限性胰腺癌扩大胰腺切除术的指征[J];国际肿瘤学杂志;1993年01期 |
6 |
周建平;董明;孔凡民;郭克建;田雨霖;;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4例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
7 |
王殿昌;全胰腺切除术(综述)[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1年04期 |
8 |
王贞瑜;;胰腺切除术:胰腺病变外科治疗的要点[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1年04期 |
9 |
鲁泽清;;未发生瘘的胰腺切除术[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3年01期 |
10 |
杨连粤;自体胰岛移植预防胰腺切除术后糖尿病[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6年04期 |
11 |
刘彦忠,姜修敏,时书库;胰腺次全切除预防术后胰瘘的疗效观察(附17例报告)[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1999年01期 |
12 |
吴小剑,詹文华;保留脾脏的胰腺切除术治疗终末期慢性胰腺炎的可行性[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
13 |
陈志新,胡建昆,陈佳平,陈咏梅,彭德恕;联合脏器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9年04期 |
14 |
李家驹!431900,冯正勇!431900,蔡吉亮!431900,王振波!431900,唐丛林!431900;胰腺外伤后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年08期 |
15 |
谢于;蔡守旺;张文智;董家鸿;;胰腺中段切除术的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年05期 |
16 |
许元弟;;70岁以上胰腺和壶腹周围癌的胰腺切除术[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7年05期 |
17 |
周建平;于建伟;董明;孔凡民;李昱骥;田雨霖;;不规则胰腺切除术对胰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价值分析(附54例报道)[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16期 |
18 |
杨芳清;武渊;;胰腺癌1例行全胰腺切除术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21期 |
19 |
李占元;张春苓;王美清;;36例胰岛素瘤诊治体会[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1990年03期 |
20 |
郭克建,张德洲,田雨霖,沈魁,何三光,郑新宇;慢性胰腺炎术式选择及疗效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1995年04期 |
|
|
|
|
|
1 |
牟一平;徐晓武;严加费;陈其龙;蔡小燕;陈定伟;朱玲华;孙晓东;李立波;王先法;;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的策略与技巧[A];2011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