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脏事件危险评估及分析
【摘要】:研究背景:冠心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些病人在进行急诊和大
中型手术时,极易诱发和加重各种心脏事件。而围术期心脏事件是围术期死亡和
并发症的首要原因,因此如何在术前预测围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确保老
年心脏病人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是许多临床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已有
一些相关的研究,但以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人群的报道很少。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大中手术的患者病历资料进
行多因素分析,并且对围术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及围术期死亡的
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适合于老年冠心病病人的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危险的评估
标准,为今后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脏事件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199O年1月至2000年10月相继收入我院的老年冠心病非心脏
大中手术患者的412例连续病历资料,用统一的表格对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
资料逐一进行记录。回顾性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心功能不全及围术期死亡的临床特点,并通过Logistic 逐步回归的统计学方法
得出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血管系统危险指数。
结果:1.术前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不全、脑卒中病史以及术前
ST段压低≥0.05mv、血红蛋白<120/L、白细胞>1.0×10~9/L万是围术期心脏事
件的危险因素。病人根据计分的不同可被分为危险程度不同的四级。分级程度越
高,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越高。但是从心性死亡的发生情况来看,单纯以死亡率比
较,随着危险程度的增加心性死亡率也逐渐增加,但是通过统计学分析却表明,
只有Ⅰ级和Ⅳ级、Ⅱ级和Ⅳ级存在统计学差异。2.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
27.18%。 术中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9.91%,术后的发生率为22.84%(P=0.0001)。
术后 94例心肌缺血中 88.6%发生在术后 1-3天,18.05%伴有心绞痛,81.95%无临
床表现。经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术前 ST段压低≥ 0.05mv、术前心肌梗死及心功
能不全病史是术后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3.在412例患者中共有10例发
1
硕士9位抡文
生围术期急性。q肌梗死,发生率为2.43儿 均在术后发生.其中6删为非Q波心
肌梗死,70%发生在术后7天内,仅30%表现为。C绞痛.术前不稳定性。C绞痛、。C
功能不全、盯段压低一0.05删及术后心 血与围手术期,C赃死的发生有关。
4.在412例患者中共发生26例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6.55八其中57.69%发生
在术后厂 天。发生的主要诱因为:,C和u更死4例,肺部感染一例,术后心率增
快血压升高u例,输液过多5例.术前。C肌梗死、。C功能不全、不稳定。C绞痛、
ST段压低及术后。。血与术后,。功能不全的发生有关。5.本组资料中共有 18
人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死亡率为137儿其中61.11%的病人死于心脏事件和肺部
疾患。
结论:1.术前。q肌梗死卜心功能不全、不稳定。C绞痛、脑卒中及术前血红蛋
白<1209/L、白细胞>l.0 X 10比、ST段压低> 0.05my是老年冠。Q病患者围术期
。。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人根据计分的不同被分为危陇度不同的四级。危
跪度越高,围术期,。脏事件的发生率越高。2.围术期心 血的发生比较普
遍。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大于术中。术后。。肌缺血大部分发生在早期,且多为
无症状。C肌缺血。术前,CD)Llt死、。C功能不全及盯段压低列.os。V是围术期,C
血的独立危险因素。3.老年冠。。病非。C脏手术患者围术期,C肌梗死大部分
发生在术后一周以内,多为无症状性和非Q波性,*腑死。术前心功能不全、不
稳定。。绞痛JT段压低> 0.05my及术后,V肌缺血与围术期。r瞰死的发生有关。
4.在老年冠。。病非。脏手术患者中,术后急性。q叽梗死、肺部感染、输液过多
过快及C率血压持续升高是术后,C功能不全的主要诱因.术前。C脏本身的功能状
态也是决定术后。。衰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5.心脏事件和肺部疾患是老年冠心
病非,C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
|
|
|
1 |
肖军;唐发宽;张伟;常青;关长勇;杨波;郑方;;脑钠尿肽在老年人非心脏手术后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
2 |
肖军;唐发宽;张伟;常青;关长勇;杨波;郑方;李州利;陆宏;;BNP与Goldman评分评价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比较[J];心脏杂志;2008年02期 |
3 |
肖军;唐发宽;李进;常青;关长勇;杨波;郑方;陆宏;;BNP和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J];四川医学;2008年08期 |
4 |
肖军;唐发宽;李进;常青;关长勇;杨波;郑方;陆宏;金文波;;利钠肽对老年人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08年02期 |
5 |
肖军;唐发宽;李进;王洪叶;李晓斌;布伦;张伟;陆宏;;B型钠尿肽预测老年非心脏手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9期 |
6 |
王士雯;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脏保障[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
7 |
彭开勤;;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风险防范[J];腹部外科;2010年04期 |
8 |
马艳梅!100853北京市,赵玉生!100853北京市,王士雯!100853北京市;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1年03期 |
9 |
郭小平;;心脏病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麻醉[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年05期 |
10 |
黄雪花,沈伯雄;术前心脏检测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并发症评估[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年03期 |
11 |
钱去峰,陈鸣和;心肌梗塞是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危险因子[J];广州医药;1997年03期 |
12 |
周海帆,丁文娟;老年非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分析及护理[J];天津护理;2004年06期 |
13 |
Schifftner T.L.;Henderson W.G.;刘少伟;;接受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前血细胞比容水平与术后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10期 |
14 |
周荣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机理和临床评价意义[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年03期 |
15 |
何秉贤;非心脏手术者手术前后对心脏危险性的判断和处理[J];中国医刊;2003年10期 |
16 |
周荣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评价和危险因素干预[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年03期 |
17 |
张美云;高辉;李晓凤;;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心脏临时起搏器的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
18 |
周苏宁,邵伟,段长利,蔚青;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时防治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2期 |
19 |
叶新红,张贯峰,郭松召;冠心病非心脏手术不同麻醉方法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2年06期 |
20 |
蔡小兵, 王士雯;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危险程度的评估[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