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903例IgA肾病临床预后指标与病理相关分析

吴杰  
【摘要】: 目的:了解IgA肾病临床预后指标及病理改变在不同年龄组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903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肾活检病理资料。 结果:1、一般情况 903例患者中男性588例,女性315例,男女比例为1.87:1。平均年龄30.20±11.88岁。11~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2、临床指标特点 临床出现肉眼血尿者占29.4%;单纯镜下血尿者占7.3%。蛋白尿<0.5g/d者占13.8%;蛋白尿在0.5~1.0g/d者占17.7%;蛋白尿在1.0~2.0g/d者占20.6%;蛋白尿在2.0~3.0g/d者占11.1%;蛋白尿≥3.0g/d者(除外肾病综合征)者占17.8%。随年龄增加,蛋白尿水平有逐渐加重趋势。肾病综合征表现者占10.6%,以≤10岁组及≥61岁组比例最高。高血压者占37.3%;肾功能不全者占18.4%;二者的比例也随年龄增加而升高。4、病理分级特点 病理分级I级者为9.0%;Ⅱ级者19.5%;Ⅲ级者28.9%;Ⅳ级者33.6%;Ⅴ级者9.0%。其中Ⅳ级最多见。随年龄增加病理分级加重。 5、病理改变特点 全球硬化、问质纤维化、问质炎细胞浸润、 肾小管萎缩、血管病变等各项积分随年龄增加升高,系膜增殖、 节段硬化、球囊粘连及新月体积分在各年龄组之问无统计学差 异。6、免疫荧光沉积特点 单纯 IgA沉积者占 12.0%;合并 IgG 沉积者占38.1%;合并屹M沉积者占78.9%Z合并C3沉积者占 86.8% ; 合并 C4沉积者占 16.8%;合并 Clq 沉积者占 37.7%; 合并卯A沉积者占 8 7.9%。随年龄增加,单纯乃酗沉积的明显 减少,合并lgM、C3、FRA沉积的明显增多。7、病理分级与临床 预后指标的对应关系 随病理分级加重,蛋白尿水平升高,高血 压、血肌酥水平升高的比例增加。同时结果显示在* 级以上有 约 30%的患者蛋白尿小于 1.og川。 结论:IgA肾病在不同年龄组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特点不同, 随年龄增加,临床及病理改变均有加重趋势,年龄可能是影响预 后的一个重要指标。病理分级与蛋白尿程度、高血压、血肌酥水 平基本一致;但在 111级以上 IgA肾病中也有相当部分的患者蛋 白尿小于1.og川,临床上应予重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简桂花,竺艳娟,高许萍,唐令诠,吴兆龙;107例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1999年03期
2 叶任高;IgA肾病的治疗近况[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2期
3 姜新猷;IgA肾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刊;1996年06期
4 邢玲玲,傅淑霞,杨林,李绍梅,王建荣;TNF-α与IgA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5年02期
5 钟逸斐,陈以平;有关IgA肾病蛋白尿治疗的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01期
6 陈述枚;要重视IgA肾病的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12期
7 吴晓童,陈素英;24例IgA肾病临床和病理分析[J];交通医学;1999年03期
8 陈连华;54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3年12期
9 杜军;IgA肾病的治疗[J];日本医学介绍;1997年06期
10 李华,蒋欣欣,冯剑,胡为民;IgA肾病患者血与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年11期
11 倪熙,洪钦国;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福建中医药;2002年05期
12 王景福,邹建洲,丁小强,滕杰,宦金星,钟一红;IgA肾病86例临床和病理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4年04期
13 金琳;58例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分析[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4 张庆怡;IgA肾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年06期
15 杨爱华,李安;IgA肾病42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16 楼季华;IgA肾病蛋白尿/血浆蛋白水平在辨证中的意义[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7 李青华,胡作祥,王时敏,郑智勇;IgA肾病79例临床参数与病理分型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05年02期
18 王洪霞;75例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北京中医;2002年01期
19 吕芳,阳晓,叶任高;中南地区200例IgA肾病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6期
20 韩培英,郭登洲,黄春霞;IgA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的思路与方法[J];新中医;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香美;;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认识IgA肾病进展的机制及其干预措施[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2 余俊文;李美珍;张小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3 徐旭东;顾勇;薛杨勇;徐元钊;王余民;张绮;朱济众;;激素联合二地汤治疗IgA肾病的随访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周春华;;对IgA肾病间质纤维化的认识[A];中华医学会肾脏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4年
5 朱起之;;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68例疗效分析[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6 杜勇;李幼姬;黄锋先;陈伟英;杨念生;李广然;姜宗培;余学清;;家族性IgA肾病:860例IgA肾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路杰;许勇芝;唐荣;李尚妹;刘华锋;;肾功能代偿期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张树俭;邹作君;;94例IgA肾病患者的病理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徐旭东;顾勇;薛杨勇;徐元钊;王余民;张绮;朱济众;;激素联合二地汤治疗IgA肾病的随访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云海;李冀军;;IgA肾病的发病机理及中西医治疗进展[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议专题讲座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IgA肾病药物治疗的系统评价[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杨莎;IgA肾病扁桃体细胞上清对肾系膜细胞及小管细胞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年
3 彭用华;牛津分型病理指标的预测价值及IgA肾病危险因素分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4 程小燕;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的肾系膜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柳方娥;IgA肾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萨茹拉;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与转归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陈瑜;槐杞黄对小鼠IgA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梁倩;IgA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活化与凋亡及雷公藤甲素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张春艳;肾血宁胶囊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刘育军;肾络宁对实验性IgA肾病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D];天津中医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杰;903例IgA肾病临床预后指标与病理相关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2 黄莉;HLA-DR基因与广西地区汉族IgA肾病关联性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3 韦冰心;IgA肾病证候要素及其与血清分泌型IgA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金秀男;小柴胡汤加减治疗IgA肾病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5 宋艳艳;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0年
6 邬俊勇;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gA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黎惠芸;185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分期与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耿兴花;中国长春地区汉族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 C-1562T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媛;早期IgA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病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英;益肾胶囊治疗IgA肾病血尿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 钟逸裴;中医治疗IgA肾病有特色[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2 张新萍;IGA肾病的防治[N];大众卫生报;2003年
3 初卫华 艾素;再谈中医治疗IgA肾病[N];健康报;2002年
4 张中桥;福辛普利钠配合中药治疗IgA肾病[N];中国医药报;2005年
5 徐尤佳 李水根;中西医结合治IgA肾病有效[N];健康报;2004年
6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肾维宁冲剂治疗IgA肾病较潘生丁效果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乐羊;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独具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9 刘 刚;破解肾病中医证候“密码”[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项铮;“IgA肾病的中医证治规律研究”项目正式启动[N];科技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