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
【摘要】:
2型糖尿病(DM)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长。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其各类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是糖尿病慢性特异性病变,主要指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由于目前尚无治疗DN和DR的特效药物,故研究其发病机理以进行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DMAP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大量研究显示,糖尿病代谢紊乱,如高血糖、高血脂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等是导致DMAP的主要因素,而有关蛋白质、氨基酸代谢异常在DMAP发病中作用的研究非常匮乏。近年来认为,轻、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cy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本研究旨在探讨Hcy与DMAP的相关性和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Hcy代谢异常的因素,并进一步在Kkay 2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中验证高Hcy对糖尿病肾病的危害以及在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研究其可能的致病机理。研究分四部分:
一、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研究目的:了解血浆Hcy与DMAP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糖尿病患者Hcy代谢的因素。方法:157例2型DM患者分为三组:无微血管并发症组(NDC)5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52例和糖尿病肾病(DN)组53例;正常对照组(CON)
tdHgKK
军压进q学厉 博士¥住论文
组 2 8例。以荧光偏振兔疫分析法测定血浆 HGy浓度,放免法测定血浆叶酸、
维生素(Vit)民。浓度,并以 叮卜册计 枝术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MTHFR)C667T突变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SR)A66G突变率。结果:DM各组血
Hey浓度及空腹高比 血症发生率高于* 组,ON组又高于mC组(P<0.05)。
DM患者血 Hey浓度与 MTHFR BB基因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二甲X%的使用呈正相关;与血浆叶酸和
VitB;;浓度呈明显负相关;与MSR基因型无明显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Vi tB,;、HbAIC、MTHFR基困型和叶酸是皿患者血叮y浓度的影响因素。
二、2型糟尿病及其视网胶病变足者对蛋五酸负荷试驻的异常反应
研究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其视网膜病变患者对蛋氨酸负荷(PML)试验的
反应;探讨仰L试验对高同型半肽氨酸(HhCy)的诊断价值。方法:对门例 DR
患者(DR)、15例单纯皿患者(NDC)及 28例正常对照者(CON)进行了刚L试验,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阮(Fhcy)及PML试验后4小时血浆仇 浓度
(Phcy),放免法测空腹血浆叶酸、VitB;;,并以 PCR-RFLP技术检测亚甲基四氢
叶酸还原酶(MTHFR)C667T突变,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尿素、
Wb肝、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HbAIC等生化指标。结果:DM各组BMI、HbAIC、
及PBG高于CON 组(P<0.05);DR组和NDC组FhCy分另为13.87和11.59apol/L,
高于CON 组的8.85opol/L(P<0.01);DR组PhCy(37.34pool/L)、PML试验前后
HCy差值(DhCy)(24.36apol/L)和MTHFR BB基因型(52.94%,9/17)均高于CON 组
的 22.65opol/L、15.07opol/L和 17.8*%(5/28)以及 NDC组的 25.03opol/L、
14.26opOI/L和 *.33%(2/15)(P<0.05);以FhCy为标准确定的HhCy发病数为9
例,而以刚L试验后的 Phcy为标准发病数则为 15例;结合H者计算 Hhcy发病
率,OR组高于mC组;两者又高于* 组(P<0.0*)。
三、同型半肚氖酸对皿ay小尽榕尿病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研究目的:以高蛋氨酸喂养 Kkay小鼠,观察高仇 血症对糖尿病肾病的作
7
##F.gKM
军压进仟多厉 博士《位论文
用;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HCy致糖尿病肾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4
只 Kkay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三组:糖尿病组(KA)、高蛋氨酸糖尿病组(KB)和
叶酸、维生素巳;治疗组(肛)每组8只;9只乙队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57);
以相应的饲料喂养4个月后采血取材,实验结束时KA组死亡1只,KB组死亡2
只。观察血糖、血同型半眯氨酸、叶酸和维生素 B;;水平,以 PAS、六氨银染色
法光镜下以及超微电镜观察各组 DN的严重程度,比较肾小球硬化指数;免疫组
化法观察肾脏组织删P-9的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图像分析;并以 RT-PCR检测
肾脏删卜9:叫A的表达水平。结果:NS和六氨银以及电镜的检查结果显示
Kkay小鼠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DN病变,其中KB组?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