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颈部畸形影像学分析及相关解剖学研究
【摘要】:颅颈部畸形叉称枕骨大孔区畸形,涉及的疾病较多。本课题侧重于骨性畸形、血管形态功能改变和相关解剖研究。
目的:正常椎动脉穿过寰椎横突孔后,走行于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内,但在寰枕融合的情况下椎动脉如何走行,未见有丈献报道。颅颈部畸形患者的临床症状除骨性压迫外,是否有血管因素参与其中?颅颈部畸形患者容易伴有寰枢椎脱位,原因何在?颅颈部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必要根据解剖学研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30例颅颈部畸形患者、采用CTA影像学重建、X线、MRI或DSA检查。测量湿、干性颅颈部标本,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尸头上模拟临床手术入路来评价各种手术的优缺点及适应证。
结果:(1) 寰枕融合有5种不同类型:① 寰椎侧块、后弓与枕骨融合,前弓未与枕骨融合:② 一侧前弓、侧块、后弓与枕骨融合,另一侧未融合:③ 前弓、后弓、侧块均与枕骨融合。④ 寰椎后弓与枕骨部分融合,前弓、侧块未与枕骨融合;⑤ 侧块与枕骨髁融合,前后弓均未与枕骨融合。
(2) 在寰枕融合的情况下,椎动脉与寰椎的关系分为三型,Ⅰ型:两侧椎动脉走在融合的寰枕之间;Ⅱ型:两侧椎动脉走在寰枢椎之间;Ⅲ型:一侧椎动脉走在寰枕之间,另外一侧椎动脉走在寰枢椎之间。在头部向对侧旋转的情况下,引起寰枢之间的椎动脉狭窄或闭塞,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 寰枢外侧关节面在矢状面上倾斜,枕骨髁、寰椎、枢椎关节发育不对称,可能是导致寰枢椎脱位的另外原因。
(4) 儿童与成年人寰齿间距在解剖标本中没有差距,X线上的差距是由
于软骨钙化程度不同所致,同为成年人,钙化程度也不一致。
(5)侧方经枕骨跺入路切除齿状突,一般仅磨涂部分侧块就能完整显示
齿状哭,没有必要磨除枕骨裸C
结论:(l)卢贞颈部骨性畸形相当复杂,普通x线摄片和CT难以揭示全魏.
三维重建有重要诊断价值。(2)寰枕融合患者的推动脉走行有多种变异,了解
这种变异有助于解释颅颈部崎形患者的推基底动脉缺血症状。也有利于术中避
兔损伤推动脉。(3)颅颈部畸形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效果的提高必须建立在
对该部位解剖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
|
|
|
1 |
周良辅;;颈部动静脉瘘[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82年02期 |
2 |
马秀华;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163例报告[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
3 |
嵇慧珍;王瑞兰;刘淑杰;;一例高龄患者同期椎动脉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空军总医院学报;2007年02期 |
4 |
李景琦;余丹;黄轲;高坚;刘克洪;;椎动脉夹层致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11年01期 |
5 |
易旭夫,刘敏,吴家 ;头颈外伤致椎动脉破裂伴颅底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尸检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
6 |
梁淑英;张合群;;颈部椎动脉的彩超检查及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06期 |
7 |
闫庆;胡金莲;张世平;;椎动脉壁内血肿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9期 |
8 |
王小伟;;椎动脉颈段走行异常的彩色多普勒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年03期 |
9 |
郑国江;;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0 |
于腾波,夏玉军;椎动脉壁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与颈部交感神经节的对应关系[J];齐鲁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
11 |
王慧婷;滕继军;张晨;;延髓半侧梗死一例[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02期 |
12 |
李洪本,刘永宝,曲鑫,杨力强;寰椎椎动脉沟环2例[J];临床骨科杂志;2001年04期 |
13 |
魏海林;;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68例疗效分析[J];中医正骨;2007年06期 |
14 |
王福根,高永才,刘恩祥,张淑英;62例颈性眩晕的临床分析[J];颈腰痛杂志;1989年01期 |
15 |
赵硕旻;椎—基底动脉循环不全症[J];吉林医学;1983年03期 |
16 |
乔彦生;颈部血管彩超、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6期 |
17 |
吴德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含征:血液动力学无害吗?[J];心血管病学进展;1987年04期 |
18 |
朱必伟;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148例[J];中国针灸;2000年08期 |
19 |
邓素雅!071000,韩晓宪!071000,冯亚高;颈切割伤致椎动脉断裂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救治成功1例[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年02期 |
20 |
李胜军,丁广存,单秀萍;椎动脉起点异常一例[J];解剖学研究;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