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三里穴对正常及应激性溃疡大鼠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
1.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对正常雄性大鼠下丘脑11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肽类和受体在mRNA水平的影响及其时效关系。筛选出有影响的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
2.对针刺足三里穴后不同时间段下丘脑的神经活性肽在mRNA水平、蛋白水平进行半定量研究,以明确RT-PCR结果的可信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针刺在分子水平和蛋白水平影响的一致性。
3.观察针刺信息在信号转导水平的影响及其时效关系,探讨针刺对机体保护作用的机制。
4.研究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对冷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材料和方法
1.应用RT-PCR的方法,观察针刺对下丘脑的催产素、加压素、P物质、前阿黑皮素原、白介素-1β、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雌激素受体(α、β型)、雄激素受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针刺后不同时间表达的时效关系。
2.采用Southern-blot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下丘脑的神经活性肽(催产素、加压素、P物质、前阿黑皮素原)在不同时间段上mRNA水平表达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3.采用Western-blot杂交的方法,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后不同时间对大鼠下丘脑信号转导通路中P38MAPK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4.采用RT-PCR、溃疡指数的计算、HE染色和放射免疫分析法,研究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对应激性溃疡中下丘脑与应激有关的信息物质(NOS、ET-1)在mRNA水平的表达、血清皮质醇含量及胃组织的形态学影响。
军医进修学院博士论文
中文摘要
结果
1.针刺对n种下丘脑观察指标在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
(l)对催产素的影响:针刺后Zh,针刺穴位旁开点组表达明显升高
(P0 .001);针刺后4h,针刺穴位旁开点组的表达仍有升高趋势
(P0 .05);针刺后6h、sh恢复(P.05)。
(2)对加压素的影响:针刺后2、4、6、8h,针刺穴位组的表达较针刺
穴位旁开点组、束缚组、对照组相比均受抑制,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1)。
(3)对前阿黑皮素原的影响:针刺后Zh,针刺穴位组的表达受抑制
(P0.001);针刺后4h,针刺穴位组的表达开始增高(P0.05);针刺后
6h,针刺穴位组表达仍明显增高(P0.01);针刺后sh,针刺对前阿黑
皮素原表达的影响消失(P.05)。
(4)对P物质的影响:针刺后Zh、4h,针刺穴位旁开点组的表达增高;
针刺后6h,针刺穴位组的表达开始增高(P0 .05);至针刺后sh,穴位
组的表达仍有继续增高的趋势(P0.01)。
(5)对雌激素Q受体表达的影响:针刺后Zh,针刺穴位组的ERa的表
达开始增高(P0 .05);至针刺后4h,其表达继续增加(P0 .01);针刺
后6h、sh,表达恢复(P)0.05)。
(6)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针刺后2h,针刺穴位组GnRH的表
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针刺后4h,针刺穴位组表达开始升高
(P0.01);针刺后6h,影响消失(P .05):针刺后sh,针刺穴位点
GnRH表达仍有所增高(P0.05)。
2.对催产素、加压素、P物质和前阿黑皮素原半定量结果显示与RT一PCR
所得结果相同,验证了RT一PCR结果的可信性。
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证明:(l)催产素:针刺穴位旁开点组的表达增高
(P0 .01),表达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不但有大细胞神经元,还有较多的
军医进修学院博士论文
中文摘要
小细胞神经元表达,还可见已经分泌出细胞外的激素,主要表达部位在
胞浆。(2)加压素:针刺穴位组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1),小细胞
神经元表达为主,也有少量大细胞神经元表达,表达部位主要位于胞浆。
(3)P物质:针刺足三里穴位组的表达明显增高(P0 .01),针刺穴位
旁开点组与束缚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SP的表达以大细胞神经元为主,
表达部位主要在胞浆。(4)p一内啡肤:结果可见针刺穴位组的表达明显
增高(P0.01)。主要在大细胞神经元中表达,表达部位在胞浆。
3.针刺足三里穴能够对下丘脑内磷酸化P38MAPK产生下调作用,这种
调节作用可以持续到刺激后4h。
4.(l)针刺足三里穴可以明显减少冷应激溃疡的溃疡指数。(2)下丘
脑NOSI不参与冷应激溃疡病理过程,针刺足三里穴可以在生理范围内
上调下丘脑的NOsl的表达过程;下丘脑NOsZ、NOs3.参与了冷应激
溃疡病理过程,针刺足三里穴可以下调其表达,但对 Nos3下调作用较
小;ET-1也参与了冷应激溃疡病理过程,针刺可以抑制其表达。(3)肾
上腺中NOsl和NOs3在应激过程中表达增高,针刺只能抑制Nosl的
表达;NOsZ和ET-1在肾上腺中不参与应激过程。
结论
1.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对下丘脑信息物质(OT、AVP、SP、POMC、G刊良H、
IL一lp)及受体(Era)在mRNA水平的表达产生影响,且针刺对上
述物质影响的时效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对下丘脑信息物质(OT、AvP、SP、POMC)在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一致。
3.针刺可以影响与细胞凋亡有关的P38MAPK表达,并对P38M[A PK的
表达起到了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针刺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
4.针刺可以通过上调下丘脑内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Nosl的表达,抑
军医进修学院博士论文
中文摘要
制对机体产生伤害作用的NOSZ、Nos3、ET-1的表达,从而实现对
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
|
|
|
|
1 |
潘家秀,林南琴,鲍璿,徐维奇;兔抗葡聚糖硫酸钠—LRH血清在大白鼠下丘脑正中隆起LRH定位工作中的应用[J];生理学报;1979年03期 |
2 |
于肇英;衰老与甾体激素及其受体[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6年02期 |
3 |
史轶蘩,刘志敏;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分泌功能改变[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4 |
朱海东,许广涛,刘用璋,白秀珍,高淑贤,张殿师;实验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其对TSH分泌的调节[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0年03期 |
5 |
徐扬,杨泽田,苏成芝;冷适应大鼠脑垂体、下丘脑、脾淋巴细胞和血浆β-内啡肽及其mRNA的变化[J];生理学报;1992年01期 |
6 |
滕良珠,薛庆澄,马丽云,陈昆明,王俊生,孙贵连;不同CT表现的急性脑外伤对下丘脑和垂体前叶功能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年03期 |
7 |
谢绛利,刘亦未;一个新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泌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3年01期 |
8 |
王民,丁卫,倪国坛,杭荣椿,钱炳龙;大鼠暴露于高压氧时部分脑区内GABA含量的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9 |
徐峰,李经才,马孔琛,王敏,杨迎暴;褪黑素对下丘脑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年04期 |
10 |
辛赣海,张启兴,廖顺顺,童竞亚,严宜明;免疫大鼠下丘脑及垂体ACTH样和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细胞的相关变化[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5年04期 |
11 |
张文英,李思成,刘钺,宋英;补肾方药改善神经内分泌系统老化的研究近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
12 |
杨淑萍;β-内啡肽在女性生殖内分泌中的调节作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6年03期 |
13 |
王坚,丁大连,RichardJ.Salvi;耳蜗急性纯音损伤后下丘及耳蜗核快速功能重组[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04期 |
14 |
钟历勇,沈自尹,蔡定芳,郑仲承,陈晓红;补肾健脾活血三类复方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及CRF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1期 |
15 |
蔡定芳,沈自尹;中西医结合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7期 |
16 |
邢晓辉,陈景藻;次声刺激后大鼠下丘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FOS蛋白的表达[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9年04期 |
17 |
;为什么有些疾病可引起食欲不振?[J];中国临床医生;1999年12期 |
18 |
赵志英,朱立,王正华;大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改变对下丘脑及血清TRH水平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年01期 |
19 |
杨菊红;Leptin通过下丘脑抑制骨形成:骨量的中枢调节[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1年04期 |
20 |
吴开云,魏波;下丘脑-垂体条件培养基对培养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