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微波治疗后残留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摘要】:本实验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来探索肝脏肿瘤微波治疗后的残留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借此评价非完全性微波治疗的效果,并为治疗后的复查和再次治疗时机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选取100只昆明小鼠,并参照文献方法选用H22肝癌细胞株建立原位肝肿瘤移植的小鼠动物模型(接种10天后肝表面肿瘤大小平均为1cm左右)。对小鼠随机编号,第一组小鼠(1~20号),再分为A、B两组:A组(1~10号)作为微波治疗前小鼠自然生存时间及肺脏转移对照组;B组(11~20号)作为微波治疗前肿瘤内增殖细胞核抗体(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表达情况研究组。第二组(21~100号),再分为A、B、C、D四组,每组20只小鼠,前三组分别于微波治疗后第5、10、15天处死,观察肿瘤肺脏转移情况及残留肿瘤内PCNA、MMP-9的表达情况,D组观察小鼠微波治疗后生存时间及肺脏转移情况研究。实验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CNA阳性表达部位为细胞核内,阳性细胞的染色强度在不同的细胞以及不同组内无明显差别,但阳性指数在各组间则有差别。对照组PCNA阳性表达较高,PCNA在微波治疗后5天时阳性表达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第10天又逐渐回升,PCNA至第15天接近对照组的水平。微波治疗后残留肿瘤细胞在第5天及第10天时PCNA阳性指数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第15天时PCNA阳性指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MMP-9阳性表达部位主要在细胞周围的基质中,而细胞浆中的分布较少,对照组肿瘤组织MMP-9阳性表达较多,而治疗后第5、10天时残留肿瘤组织内阳性表达均明显减少,第15天时阳性表达又明显增多。治疗后第5天及第10天时残留肿瘤组织内的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第15天时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3)
|
|
|
|
1 |
张婷;许飞;张晨辉;张建裕;龚华;陈道桢;;CD58/CD2表达与宫颈癌肿瘤生物学的关系及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
2 |
孟庆凯,杨宏梅,王辉;大肠癌DNA图像定量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年02期 |
3 |
杨德兴!514031,江九祥!514031,谢映明!514031,胡亚裕,彭身华;鼻咽癌中基膜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00年04期 |
4 |
杨德兴,江九祥,彭身华,苏淡宜,谢寿诚;鼻咽癌基膜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J];广东医学;1999年07期 |
5 |
唐志伟,张波,徐文怀,赵瑗君,侯琳;端粒酶调节相关基因TRAP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04期 |
6 |
黄伟,彭国林;血管生成和p53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05年04期 |
7 |
;简讯[J];肿瘤;1993年04期 |
8 |
李福沛;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J];重庆医学;1989年01期 |
9 |
雷通海;第三届全国肿瘤情报研讨会简报[J];中国肿瘤;1995年08期 |
10 |
薛光华;日本胃癌预后好不能以种族因素解释[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6年03期 |
11 |
张荣强,张艳芳,任重;声门上型喉癌肿瘤生物学特性与双侧颈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2年03期 |
12 |
马文雄,惠国桢,凌伟华,俞文华,陈桂林,张世明;人垂体腺瘤染色体、细胞增殖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及hst基因检测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
13 |
沈宗丽,朱月清,吴晓柳,周振英,王亚平;肿瘤DNA含量与p53,p21,p16,Rb基因异常表达的肿瘤生物学特性(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4期 |
14 |
王云英,吴章芳,梁建钢,杨映红;50例子宫内膜癌 DNA 含量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7年02期 |
15 |
徐忠法,徐兆龙;肿瘤外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齐鲁肿瘤杂志;1994年02期 |
16 |
武爱文,顾晋;癌症到底离你有多远[J];健康;2001年09期 |
17 |
武爱文,顾晋,徐光炜;COX-2与肿瘤的关系[J];中国肿瘤临床;2002年08期 |
18 |
;膀胱移行细胞癌机理探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6期 |
19 |
张文范,李晓晶;肿瘤名师启蒙 教诲受益终身——深切怀念恩师金显宅教授[J];癌症进展;2004年02期 |
20 |
许小平;转移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治疗人类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