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脂安胶囊对原发性血脂异常伴ALT轻度升高患者作用的研究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的前列。业已证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而使用调脂药物纠正血脂异常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有力措施,因此,调脂药物已成为临床最重要的药物之一。因为肝脏是血脂代谢的重要场所,调脂药物也主要在肝脏作用,调脂药物的肝脏毒性是妨碍其临床应用的原因之一。泰脂安胶囊主要成分为女贞子提取物,是单味纯中药制剂,我们选择泰脂安胶囊观察其对于原发性血脂异常伴随肝酶轻度升高患者调脂及降低肝酶的作用,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
方法:联合全国共7家大型医院,于2004年5月至2005年3月,共收集门诊原发性血脂异常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子泰脂安胶囊0.9g口服,每日3次,共12周,观察血脂各组分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动态变化。同时对我院观察的28例患者通过放免的方法测定其血栓素、前列环素水平以及服用泰脂安胶囊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0例血脂异常患者血浆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水平,了解血脂异常对血浆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以及服用泰脂安胶囊对其的作用。
结果:服用泰脂安胶囊12周,可以使原发性血脂异常伴ALT轻度升高患者的TC、TG、LDL-C显著降低,其中TC降低幅度为11.08%,TG降低幅度20.31%,LDL-C降低幅度9.96%;升高HDL-C的作用较弱,仅有0.39%,但对于低HDL-C的患者观察,其升高HDL-C的作用明显,使HDL-C异常者复常率达到78.95%;ALT水平显著降低(P0.01)。原发性血脂异常伴ALT轻度升高患者的血浆TXB_2
|
|
|
|
1 |
张春,姜立清,刘克喜,刘永助,王言理,于吉文,李小民,于汉力;藻酸双酯钠对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3年01期 |
2 |
陈灏珠;我国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和高脂血症的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年02期 |
3 |
陈丽;陈琴;孙彩云;艾庆利;孙梅芳;耿敏学;孟隽;孙淑英;吕全军;;中青年干部血脂异常与载脂蛋白ApoA1、ApoB的关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4 |
胡龙姣;刘建中;姚成栋;;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12期 |
5 |
庞新侠;刘庆;庞湘侠;韩玉芳;;放射工作人员血脂异常的调查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08年01期 |
6 |
李冬云;;非药物疗法对高血脂患者影响的探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年06期 |
7 |
李小云;;顺义区1600例妇女血脂异常与脂肪肝患病率关系分析[J];中外医疗;2010年22期 |
8 |
乔高红;;辛伐他汀治疗老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4期 |
9 |
严开斌;;高尿酸血症与血糖、血脂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9期 |
10 |
施志雄;;血脂异常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11年08期 |
11 |
陈二玲;;健脾化瘀汤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9期 |
12 |
曹芹;;4款调脂食养方[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1年04期 |
13 |
刘清霞;;氟伐他汀用于血脂异常治疗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6期 |
14 |
申丹凤;王永红;王璐;王小林;徐凌;;牙周炎、血脂异常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2期 |
15 |
田越;;浅析血脂异常的临床意义[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7期 |
16 |
郑蔚;何志胜;;台州97名出租车司机血脂异常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年04期 |
17 |
朱小东;邓小军;张阳根;;对健康体检者血脂四项水平调查分析[J];医疗装备;2011年08期 |
18 |
彭志华,陈桂丽,伍于斌;NIDDM患者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华夏医学;1999年04期 |
19 |
汪凤兰,王秋芬,王宝霞;血脂异常与超重、高血压病、冠心病、糖耐量低下及糖尿病关系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
20 |
高岱云,吴江,赵蓉,师敏,高勇,柏晓莉;血脂康治疗血脂异常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