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点和肝病进展相关性研究

福军亮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不直接引起细胞破坏的嗜肝DNA病毒,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全世界每年有超过350万人感染HBV,约有10%的成年感染者和90%的儿童感染者发展为慢性感染,每年有100-200万人死于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癌等。仅中国就有HBV携带者1.3亿,每年有50万人死于HBV感染导致的肝癌和晚期肝硬化。而HBV感染导致T细胞免疫耐受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 近年研究认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 regulatory cell,Treg)在维持机体针对自身和外来抗原的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有证据显示,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患者中,Treg可以下调HIV或者HCV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从而促进病毒持续感染。也有报道认为Treg与HBV感染慢性化有关。但是关于慢性HBV感染者Treg频率是否增加以及与病毒复制的关系依然存在争论。而且目前缺乏对急性乙型肝炎(acute hepatitis B,AHB)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CSHB)患者外周血Treg特点的了解,对Treg在肝脏原位的浸润特点也认识很少。 为了了解上述未知的情况,我们研究了121名不同HBV感染状态患者(包括16名AHB患者,76名CHB患者,29名CSHB患者)外周血和肝脏Treg频率及其与感染状态之间的关系;鉴定了Treg表型;探讨了CHB患者外周血Treg频率与病毒复制的关系;对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reg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对13例CHB患者和9例CSHB患者肝组织标本进行Treg原位免疫组化染色,不仅观察了Treg在肝脏原位的浸润特点,而且分析了与肝脏原位其他免疫细胞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发现:1)通过荧光标记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SHB患者外周血和肝脏浸润的Treg细胞频率显著升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SHB患者肝脏原位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winged helix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文文;刘焕星;;调节性树突细胞与免疫负向调控[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李红;李云;;调节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与哮喘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0年03期
3 邓旭辉;彭福华;;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特性及其在重症肌无力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综述;2011年05期
4 秦卫松;刘志红;;调节性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7年01期
5 林琳;梁健;马作红;郭大伟;王学范;付庆才;孙文郁;姜洪磊;金俊哲;姜晓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胰头癌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年01期
6 石炳毅;王振;钱叶勇;肖漓;柏宏伟;常京元;范宇;;他克莫司对器官移植受者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J];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2009年01期
7 张爱军;侯明;孙念政;魏伟;张红;鞠秀丽;;靛玉红诱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12期
8 程晓明;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5年S1期
9 宣旻,谢晓宝,邱国强;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及其在GVHD和GVT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05年10期
10 马海霞;刘光伟;赵勇;;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NOD)模型及其发病免疫学机制[J];实验动物科学;2008年03期
11 张程亮;向明;邹晓蕾;彭佳蓓;;髓源性树突状细胞过继转移诱导1型糖尿病小鼠免疫耐受及其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33期
12 骆志清;王毅;罗志刚;;Notch信号通路在诱导免疫耐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13 钟志宏;鄢俊;黄先豹;陈国安;袁利亚;刘振优;;腹腔输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诱导小鼠免疫耐受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15期
14 谢启超;王玲俐;朱波;王亚丽;顾健滕;陈正堂;;IDO基因转染小鼠Lewis肺癌细胞体外诱导Treg细胞增殖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7年21期
15 陈颖;徐苓;;胚胎植入过程中的免疫调节研究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09年03期
16 杨卉;赵爱民;林其德;邱丽华;陈广洁;林琳;陆佩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与正常早孕妇女蜕膜活化和抑制分子的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年11期
17 李小林;李大主;王治校;;热休克蛋白60口服耐受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03期
18 邹明智;;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抑制乙型肝炎调节性T细胞的效价差异[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年06期
19 张瑶;孟庆峰;王菁华;孙博;孔庆飞;刘玉梅;周明言;刘希君;李呼伦;王广友;;EAE模型中IL-17阻断MBP经鼻黏膜免疫诱导耐受的机制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0年01期
20 王春锋;李济宇;;肥大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免疫学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小玲;杨桂林;姚红艳;李美忠;徐六妹;钟菊珍;王火生;周伯平;;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和功能研究[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王福生;徐东平;福军亮;邹正升;范振平;王敏;;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与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机制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杨桂林;徐六妹;姚红艳;王火生;蒋小玲;李炜;王敏;周伯平;;慢性乙型肝炎TGF-β1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福军亮;王福生;;调节性T细胞与HBV感染免疫耐受和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东峰;程永军;杜道耿;岳风菊;;中西药免疫并用三位一体法治疗乙型肝炎[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6 刘升胜;;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的机理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诗军;陈泽雄;李琼;董霄;郝尧坤;程永华;;辨证应用小剂量温阳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及免疫机理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齐兴军;姬宝印;于洪枢;;从业人员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A];吉林省预防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9 殷晓轩;孙世萍;;心理疗法在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地位与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黄灿华;;RUNX3基因在乙型肝炎病毒诱导肿瘤发生中的作用[A];2004年中国科学院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鸿;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骨髓移植诱导大鼠异体肾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刘阳;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鼠免疫耐受机制异常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祝哲诚;免疫抑制剂联合供体骨髓输注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伟;诱导免疫耐受治疗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5 刘丹;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免疫耐受机制异常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徐东亮;核因子-κB寡聚脱氧核苷酸诱骗剂处理的供受者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蒋智军;肝脏星状细胞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机制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秀东;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异基因肝移植模型大鼠免疫耐受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海民;睾丸Sertoli细胞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彭冰;人类白细胞抗原G、E在人胎盘组织的表达及其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系[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军亮;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点和肝病进展相关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王秀娟;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昊;转化生长因子β1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及其相关机制的体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4 刘德许;天花粉蛋白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及其免疫机理之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郭军华;AG490对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初始性CD4~+T细胞分化为Treg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6 顾春瑜;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免疫学功能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7 纪德香;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8年
8 马颖;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的方案设计与实施阶段小结[D];四川大学;2005年
9 陈丽英;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调查及其临床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郭雷;乙型肝炎治疗性MVA载体疫苗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许晓岚;我区将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展开调查[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2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潘钰卿;乙型肝炎需早治[N];上海科技报;2000年
3 崔振宇;乙肝疫苗有助于打破免疫耐受[N];健康报;2002年
4 上海中医药大学 胡义扬;乙型肝炎如何预防[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5 市传染病医院副主任医师 周红燕;乙型肝炎能否彻底治愈?[N];无锡日报;2005年
6 郭新会 北京佑安医院 主任医师;直面乙型肝炎[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7 李赛玲;朱军;乙型肝炎辨治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张雷 实习记者 陈丽莹;乙型肝炎携带病毒≠患病[N];医药经济报;2004年
9 刘士敬 博士;乙型肝炎为何多为慢性的[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董家鸿;免疫耐受:梦寐以求“上上之策”[N];健康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