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声学造影、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应变率成像评价左室收缩功能
【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终点。早期患者可无自觉症状,最终发展为严重的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因此有必要对所有心血管病病人的心功能进行监测。这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将逆转心力衰竭的发生,延缓其发展。
随着超声仪器的改进及相应软件的研发,不断涌现的超声新技术为心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工具。本研究应用左室声学造影、应变率成像、连续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方法对左室收缩功能进行评价及对比研究,旨在早期诊断心力衰竭,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功能。
射血分数(EF)是被普遍接受的反应左室收缩功能的超声指标,部分患者因不能获得清晰的基础影像而不能准确测量。本研究观察112例至少有一个以上节段心内膜显示不清的患者,经静脉注射国产声学造影剂(0.01mg/kg)后左室内膜边界识别效果和左室显影效果,测量造影剂应用前、后的左室EF,并对造影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左室声学造影前心内膜显影评分为(5.27±1.74),造影后为(11.44±0.88)。应用声学造影剂可以比谐波成像更准确的测量EF,清晰显示96%的心内膜节段的室壁运动,并使112例患者左心室均可完全显影达3级。造影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声学造影可明显改善左室内膜边界的识别,准确测量EF,造影剂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二尖瓣反流(MR)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由于部分血液在左房、左室间的无效循环,使依据左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积计算出的EF不能准确反应早期的收缩功能不全。本研究应用二尖瓣反流频谱估测左心室dp/dtmax,并与心导管对比,评价二尖瓣反流频谱估测左心室dp/dtmax(CW dp/dtmax)的准确性、可行性。选取193例二尖瓣反流的患者,测量二尖瓣反流频谱加速支中的两点速度及两点时间差,以估测左室dp/dtmax。其中56例进行心导管左室造影检查,并同时记录左室
|
|
|
|
1 |
张青萍,柳建华,周翔,周玉清,黄道中,乐桂蓉,黎春蕾;静脉注射FX530声学造影剂对组织器官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年04期 |
2 |
柳建华,张青萍,周玉清,周翔,乐桂蓉;三维超声观察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前后肿瘤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年04期 |
3 |
王冬,高云华,左松,谭开彬;自制脂膜氟碳声学造影剂增强兔颅内肿瘤彩色血流显像的实验研究[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
4 |
宋洁,刘淑媛;声学造影剂及二次谐波成像在肝脏病变中应用[J];云南医药;2004年05期 |
5 |
丁海波;林其昌;王春娥;陈华;赵建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关系的研究[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11期 |
6 |
李彦玲;安丰双;丁建毅;钟明;张运;;超声声学密度定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的研究[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05期 |
7 |
华兴;高云华;;超声波与声学造影剂在溶栓中的作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
8 |
Felker G.M.;Shaw L.K.;Stough W.G.;O' Connor C.M. ;高登峰;;收缩功能尚存的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贫血[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Z1期 |
9 |
刘静华;范义;胡卫东;鄂占森;何学森;;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心衰大鼠左室收缩功能[J];广西医学;2006年07期 |
10 |
史凯蕾;朱毅;宫玲;;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介素-18和心功能关系[J];上海医学;2007年S1期 |
11 |
Massie B M;王言林;;所有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是否都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支持者的观点[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1991年02期 |
12 |
季晓平,张运,李大动,姚桂华;一种估测左室收缩功能的新的收缩时间间期指标-Q-Vpeak间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5年04期 |
13 |
Omland T,Aakvaag A,Bonarjee VVS;血浆脑利钠肽作为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收缩功能和长期生存的指标[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6年06期 |
14 |
杨军,任卫东,陈昕,马春燕,齐国先,高明宇;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对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年06期 |
15 |
朱小虎,高云华,刘兰;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
16 |
朱法望;章芬美;;收缩期二尖瓣反流估测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08期 |
17 |
Ennezat P.V.;Maré chaux S.;Le Tourneau T. ;杨海涛;;心肌不同步是严重左室收缩功能障碍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动力性运动过程中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08期 |
18 |
袁方;方唯一;张敏;刘华;吴卫华;陆静;陈晖;仇兴标;倪幼方;;731例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诊断界值的研究[J];上海医学;2007年S1期 |
19 |
潘永寿;庾红玉;阮坚;秦蕾;王高兴;赵孟林;;冠心病患者左室Tei指数与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广西医学;2011年09期 |
20 |
戴碧清,张琦;镁盐对AMI左室收缩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的影响[J];临床荟萃;1993年Z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