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诱导大鼠肾脏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摘要】:
目的:
如何诱导供体特异性移植耐受成为解决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最佳手段,也成为临床器官移植免疫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及主要目标之一。本研究通过大鼠肾脏移植受体在接受低剂量放射线全身照射预处理后,输注供体造血干细胞(HSC)对肾脏移植受体及移植肾的影响,探讨造血干细胞能否诱导出针对供者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方法:
1、建立支架管置入并固定于肾静脉代替静脉吻合大鼠肾脏移植模型:将供肾动脉开口端与受体左肾动脉作端端吻合,取1cm长度输尿管导管作为支架管,置入并固定供受体肾静脉,输尿管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壁吻合。
2、造血干细胞诱导大鼠肾脏移植免疫耐受:(1)实验分组:32只受体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各组8只。A:对照组;B:造血干细胞(HSC)+肾移植;C:全身照射(TBI)+肾移植;D:HSC+TBI+肾移植。(2)受体Wistar大鼠术前接受低剂量放射线全身照射,提取供者造血干细胞,手术当日经尾静脉推注SD大鼠的造血干细胞,并当天完成肾移植,受体实验前1天,实验当天,及实验后1、3、4、5天按10mg/kg口服环孢素A。(3)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时间,监测血清肌酐浓度,并进行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移植物病理学检查。采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法检测长期存活大鼠的免疫耐受状态。
结果:
1、建立模型:共施行大鼠。肾移植30例,5例动脉吻合处有少量出血,棉球压迫5min后2例出血停止,3例因吻合处出血于术后1-3h死亡(尸体解剖证实),2例因术中动脉吻合口狭窄死亡,2例因麻醉过量呼吸抑制于术中死亡,成功率为76.7%。
2、存活时间:D组平均存活时间为58.9d,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移植肾功能测定:A组术后3d切除自体肾脏后,血清肌酐浓度迅速上升;B组及C组血清肌酐浓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D组的移植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
4、病理学结果:对照组移植肾肾间质水肿,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多见于间质小血管周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有纤维素样坏死并可见微血栓形成。B组和C组未见急性排斥反应,肾间质水肿不明显,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不明显。同期D组未见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未见变性坏死、脱落。无微血栓形成。
5、移植肾超声检测:A组移植肾血供差,阻力指数0.7。D组移植肾血供丰富,阻力指数介于0.3~0.6之间,A组与B组差别不明显(P=0.06),A组与C组差别明显(P<0.05),A组与D组差别明显(P<0.05)。
6、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A、B组大鼠脾细胞对供体SD大鼠或无关品系Lewis大鼠脾细胞的CPM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SD大鼠脾细胞,D组的CPM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对Lewis大鼠脾细胞,上述三组的CPM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建立大鼠肾脏移植模型:供肾动脉端端吻合,输尿管导管作为支架,将其置入供受体肾静脉断端,行供受体肾静脉端端吻合,行输尿管膀胱瓣和受体膀胱壁吻合。此方法简便、易操作,手术成功率高。一般实验室均可开展,对肾移植实验研究有应用价值。
2、通过大鼠肾脏移植受体在接受全身照射预处理后,输注供体HSC可延长受者存活时间,移植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短期内未见排斥反应,HSC可诱导针对供者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
|
|
|
1 |
郑瞻培;;肾移植后精神病学的若干问题[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79年04期 |
2 |
鲁功成,熊旭林,邵明忠,张润清,张齐实,陈晓春,曾甫清;第二次同种肾移植二例报告[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81年02期 |
3 |
苏哲坦;;肾移植后结核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1年04期 |
4 |
施伯华;;肾移植后的肾小管功能不全[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82年01期 |
5 |
刘正秋;;环孢素对肾移植病人胰岛素分泌的影响[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92年05期 |
6 |
;核医学在肾移植监护中的定量和定性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7 |
罗永礼,徐健,马俊杰,白寒,白喜文,于立新,潘光辉,傅绍杰,张国良;肾移植患者存活五年80例探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4年01期 |
8 |
刘贞,边培珍,孙虹;肾移植术后早期血压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6年01期 |
9 |
谢晓冬,伍秋生,姜有贵,向军,杨海龙,王树义,刘龙,李旭,李昕,黎鉴泉;肾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年06期 |
10 |
蒋金根,居建忻;肾移植后硫唑嘌呤的毒性反应及其治疗[J];中国临床医学;1997年01期 |
11 |
罗小荣,崔亚新;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
12 |
马超龙,董泽泉,郝丽娜,况应敏;肾移植术后并发尿路结石2例报告[J];云南医药;2000年03期 |
13 |
郑克立!510080广州,吴培根!510080广州,费继光!510080广州,王长希!510080广州,陈立中!510080广州;肾移植术中及术后液体和药物的使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1年04期 |
14 |
朱朝阳,李铁强,蔡宪安,杜信毅,姜鸿胥,张帆,谢青南,刘冰山;夫妻间肾移植一例[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1年06期 |
15 |
袁进,赵树进,季波,卢元媛;环孢素A对肾移植术后病人血脂的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16 |
刘仰东,孔庆胜,杨德安,李香铁;肾移植后阴茎勃起功能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6期 |
17 |
虞晓勇,肖序仁,敖建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J];中国医刊;2002年05期 |
18 |
范昱,包尔敦,刘志宏,张先有,谭建明;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47例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3年02期 |
19 |
杨明,张海滨,刘建华,陈勇;地市级医院肾移植122例总结[J];广东医学;2003年10期 |
20 |
杨宏伟,向军,刘龙;老年患者肾移植23例临床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