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DF-1与SHP-1在MDS疾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赵丹丹  
【摘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血液系统的一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髓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临床易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由于发病机制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探明,故该病的诊断、分型及治疗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悬疑。骨髓造血基质是造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产生和分泌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对造血细胞的生成和分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也被称为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 MSC),是造血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是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的高效趋化因子,与其受体即表达于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上的CXCR4特异性结合后,在HSC/HPC的归巢、骨髓定居、正常造血的维持及由骨髓动员至外周血的过程中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研究SDF-1/CXCR4在MDS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将临床骨髓标本用CD34+细胞阳性分选柱进行CD34+造血祖细胞的分选后,在60ng的SDF-1α因子作用下进行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低危组、对照组和高危组的迁移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7±3.5)%、(18.9±2.4)%和(31.7±3.3)%,低危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与高危组相比则有显著差异(P0.05)。随后对42例临床骨髓血浆标本用酶联免疫反应法测定SDF-1α因子的浓度,结果显示,在MDS低危组、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量为2301.3±413.1pg/mL、1173.3±501.1pg/mL、689.3±189.7g/mL,其组间比较P值均小于0.05,无论MDS低危组还是高危组其SDF-1α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而MDS低危组SDF-1α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高危组。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的CD34+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结果显示,CD34+细胞CXCR4的表达率在MDS高危组、低危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9.0±9.5)%、(21.4±5.0)%及(18.8±3.4)%,高危组与正常组和MDS低危组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MDS低危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4+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显示,CD34+细胞凋亡率在MDS低危组、MDS高危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56.8±10.2)%、(24.34±7.9)%及(18.5±8.7)%,MDS低危组与高危组或正常对照组的CD34+细胞凋亡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值均小于0.05,而高危组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所以我们的结论是,相对于正常对照组,MDS低危组患者CD34+细胞表面表达的CXCR4的水平是正常的,但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的SDF-1α因子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骨髓,导致MDS患者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但细胞不能动员至外周血中,并且由于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从而导致MDS低危组患者骨髓增生活跃但外周血细胞一系至三系细胞减少的典型临床特征;而MDS高危组,相对于低危组患者,其CD34+细胞表达CXCR4水平明显增高,骨髓基质中SDF-1α水平下降,使骨髓中的细胞容易动员到外周血中,并且其凋亡率明显下降,导致MDS高危患者原始细胞明显增高。所以SDF-1/CXCR4轴在MDS低危组中的骨髓无效造血及MDS由低危转为高危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JAK/STAT途径是一种多种细胞外信号导致靶细胞上基因表达快速改变的经典途径,该途径异常信号的传递将导致造血紊乱,与白血病等的发生有密切联系。SHP-1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抑癌基因,参与JAK/STAT途径的负性调控。启动子甲基化是SHP-1基因沉默的主要机制。为研究SHP-1在MDS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共33例骨髓标本及1个由MDS转为AML的细胞系SKK-1进行甲基化特异PCR扩增(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结果发现在MDS低危组中SHP-1甲基化比例为18.2%,而高危组中为71.4%,SKK-1细胞系中则出现部分甲基化,正常对照组没有出现甲基化,测序分析SHP-1证实甲基化产物的正确性。我们推断SHP-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可使SHP-1基因表达沉默,从而激活JAK/STAT途径参与MDS的发生发展过程。 总之,骨髓基质细胞通过SDF-1/CXCR4轴,以及造血细胞中SH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激活JAK/STAT途径,参与MDS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疾病演化中起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以此作为探索MDS治疗新手段的切入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文励,孙汉英,路武,徐慧珍,肖侃艳,董凌莉,何美冬,胡永熙,沈安华,江琦;活血化瘀中药对受照小鼠骨髓微环境及其供氧的作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7年05期
2 郑铭;川芎嗪改善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微环境作用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98年03期
3 刘红军;段海峰;鲁茁壮;王华;张群伟;吴祖泽;王立生;;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5年06期
4 王晓宁;;多发性骨髓瘤分子水平治疗的新策略[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5年05期
5 孙忠亮;;川芎嗪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微环境的研究[J];华中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6 田发青;罗绍凯;李娟;;骨髓瘤微环境血管生成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1年01期
7 孙岚,刘文励,孙汉英,任天华,李登举,徐惠珍,路武;川芎嗪促进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微环境修复的信号传导机理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年02期
8 王钢;人类骨髓多能干细胞能分化、产生与骨髓微环境紧密相关的多种基质细胞[J];生理科学进展;1993年02期
9 陈丽娟;许家仁;周卫华;;骨髓微环境对多发性骨髓瘤瘤细胞AP-1家族成员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年01期
10 石清照,徐之良,罗劲松;当归注射液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调控因子及骨髓微环境的影响[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年02期
11 付冰;林艳娟;;骨髓微环境介导的白血病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1年03期
12 李忠俊,滕本秀,陈幸华,孔佩艳,王吉刚,彭贤贵,杨镇洲;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对白血病细胞屏蔽效应的体外实验研究[J];癌症;2005年06期
13 刘代红,M Punzel,AD Ho;造血微环境决定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早期分裂行为[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年10期
14 李忠俊,陈幸华,滕本秀,孔佩艳,王吉刚,彭贤贵,杨镇洲;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促进Jurkat细胞抗药物诱导凋亡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21期
15 李萍;黄金文;;原因不明性髓样化生的发病机制[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5年01期
16 罗霞;陈东辉;余梦瑶;张春雷;李艳华;陶桓晟;杨志荣;;八珍汤和鸡血藤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损伤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7 林之光;许小平;;白血病干细胞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8年03期
18 谢家印;王东;;靶向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和骨髓微环境的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8年20期
19 孙岚,刘文励,孙汉英,任天华,徐惠珍,路武;川芎嗪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FAK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年05期
20 李忠俊,陈幸华,刘林,滕本秀,张曦,孔佩艳,王吉刚,彭贤贵,杨镇洲;白血病骨髓基质抑制化疗药物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J];重庆医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业青;张晓梅;;17-AAG对缺氧诱导RPE细胞SDF-1和ILK表达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孔海丽;马道新;刘传芳;;Th亚群细胞因子在急性髓性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中的表达及意义[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3 祁成兵;;基于SDF的空间数据库应用设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文明;陈子兴;岑建农;何军;焦雪丽;潘金兰;邱桥成;戴兰;刘丹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源成骨细胞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并体外维持造血祖细胞存活[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全刚;徐钟;孙即祥;;一种改进的C-V图像分割模型[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6 于沛;王继英;何侃;邢海燕;田征;唐克晶;王敏;饶青;;Rac1-GTP酶的活化在骨髓微环境中白血病细胞的滞留及其休眠期维持中的作用[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7 胡慧瑾;陆化;费小明;李俊霞;李建勇;;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相关因子基因表达存在异常[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方伟岗;;骨髓及外周血中播散肿瘤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9 王树庆;王安全;马传香;李密密;于清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骨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Spleen recruit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 via SDF-1/CXCR4 axis[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丹丹;SDF-1与SHP-1在MDS疾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 李学锋;骨髓刺激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蔡琴华;SDF-1α/CXCR4信号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D];苏州大学;2012年
4 王晓燕;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上调SDF-1促进缺血损伤心肌的修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戴小珍;SDF-1/CXCR7在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石圆圆;单核细胞上调RPE细胞的SDF-1生成促进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血管发生[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王雁玲;MDS患者骨髓MSCs分子遗传学分析和CsA对MDS患者骨髓MSCs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孙韬;单质粒心肌特异性缺氧调节SDF-1警戒载体在小鼠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玥莹;胚胎干细胞在成体骨髓中长期存活的观察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10 孙士锦;BMSCs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瑞;SDF-1/CXCR4轴在M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徐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水平和意义[D];苏州大学;2010年
3 田竑;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孔令禹;SDF-1/CXCR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兰;SDF-1/CXCR4生物轴及HIF-1α在喉鳞状细胞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和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章大谦;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脑脊液趋化因子SDF-1测定及意义[D];石河子大学;2010年
7 姜海广;Akt通路在SDF-1α/CXCR4轴调控胃癌细胞表达CD133的作用[D];蚌埠医学院;2012年
8 曹斌;AMD3100体外阻断SDF-1/CXCR4信号通路调节人关节软骨退变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9 张波;低氧诱导的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SDF1表达与HIF1及HIF2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瑞;癌源性成纤维细胞(CAFs)通过SDF-1/CXCR4信号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石家庄博士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主任医师 吴维海;中西合璧治疗“再障”[N];健康报;2001年
2 福建省长泰县工商局 林清秀 陈国荣 林文阳;本案是否应当移送?[N];中国工商报;2010年
3 陶春祥;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杜思君;时代之星[N];粮油市场报;2001年
5 记者 杨金志;我国科学家发现草苔虫素抑癌机制[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陈金伟;骨性关节炎用药警示录[N];医药经济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