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患者因相关脊柱疾病需行内固定治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因其短节段、三柱固定等特点成为最为常用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技术。然而,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由于骨矿物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 BMD)降低、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 Tb. N)减少、骨皮质变薄,使椎弓根螺钉把持力下降,极易发生松动、拔出,致脊柱复位、固定失败。因此,如何提高椎弓根螺钉在骨质疏松椎体中的稳定性已成为当前脊柱外科所面临的一个挑战。
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设计出可注射骨水泥椎弓根螺钉(Bone cement injectablecanulated pedicle screw, CICPS),初步实验证实CICPS可有效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降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椎管泄漏几率,并避免螺钉直径和长度的增加所带来的风险。然而,将CICPS设计为中空后机械性能有何变化?与普通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 pedicle screw, CPS)及同类产品——韩国DTPSTM椎弓根螺钉(DTPSTM, Dream Spine Total Solutions, Dream STS, Seoul, Korea)相比在力学稳定性方面谁更具有优势?CICPS的临床效果如何?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课题就是围绕这几方面问题展开的。
目的:
1)检测CICPS与CPS的最大剪切力,了解螺钉设计为中空后机械性能的变化。
2)通过体外标本实验比较CICPS、CPS钉及DTPSTM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分析骨水泥使用量与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The maximum pullout strength, Fmax)之间的关系,为优化骨水泥使用量提供参考。
3)通过初步临床实验探讨CICP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CICPS的广泛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体外实验部分:对CICPS及CPS行剪切力实验,比较螺钉设计为中空后机械强度的变化。CICPS和DTPSTM分为四组,分别注入1ml,2ml,3ml,5ml骨水泥。将CPS和各组骨水泥螺钉按外科手术方法置入OP生物力学实验模块(Biomechanicaltest block, BTB)中,待骨水泥固化后行X光、CT检查,并置于材料试验机(Materialtesting system, MTS)上行轴向拔出力实验,分析骨水泥使用量与Fmax之间的关系,比较三种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特点。
2)临床实验部分:2010年至2012年我科共收治OP伴脊柱疾病需行内固定治疗患者24例,均予以CICPS强化固定。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泄漏、栓塞及感染等。出院后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X光、CT(超过6月)。分析比较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患者临床表现、下肢功能改善情况,内固定松动、拔出情况及骨融合情况。并在影像学检查中对各病种所特有的评价指标作专门的统计。如测量腰椎滑脱病例的滑脱百分比Taillard指数,椎间隙高度及滑脱角,以评价椎体复位和维持情况。
结果:
1)体外实验部分
①剪切力实验:由于螺钉中空设计,CICPS最大剪切力显著低于CPS,但足以满足生理条件下脊柱内固定强度需求。
②轴向拔出力实验:骨水泥强化组Fmax显著高于CPS。Fmax随骨水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呈高度正相关性。骨水泥使用量为1~3ml时,CICPS Fmax显著高于DTPSTM。CICPS各个侧孔均有骨水泥流出,仅分布于螺钉前部,弥散均匀广泛;BTB中未见向后泄漏,椎体标本中未见椎管内泄露。骨水泥弥散于骨小梁中形成“螺钉-骨水泥-骨小梁”复合体,使螺钉锚定于椎体中。而DTPSTM中骨水泥主要从椎弓根螺钉的近端侧孔流出,远端侧孔较少。骨水泥使用量为5ml时,DTPSTMFmax高于CICPS。两者骨水泥弥散形态类似。
2)临床实验部分
纳入24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96±4.68月(3~23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VAS评分、ODI评分显著低于术前,疼痛感及下肢功能明显好转。未发现骨水泥椎管内泄漏;椎体前方静脉丛泄漏4例,但无神经症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栓塞、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末次随访影像学检查无椎弓根螺钉松动、拔出,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超过6月的患者骨融合率为100%。其中1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访Taillard指数、滑脱角与术前相比显著性下降,而椎间隙高度则显著性提高。
结论:
1) CICPS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效果显著优于CPS和同类产品。骨水泥使用量为1ml时,即可达到满意的内固定强化效果。在减少骨水泥使用量的同时,降低了骨水泥泄漏风险。
2)中空设计使CICPS剪切力低于CPS,但足以满足临床需求。
3)在骨质疏松椎体中,CICPS骨水泥弥散仅位于螺钉前端,分布均匀,有效降低使用骨水泥可能带来的热损伤、渗漏和神经压迫等并发症。
4) CICPS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螺钉松动、拔出发生。因此,CICPS可作为OP伴脊柱疾病患者内固定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的新选择。
|
|
|
|
1 |
王善松,李明,倪春鸿,朱晓东,曹冬婴;腰椎椎弓根螺钉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5年02期 |
2 |
胡海澜;杨进顺;黄文铎;;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改良术169例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3期 |
3 |
吴超;谭伦;;X线片上胸腰椎椎板外侧缘及上缘与椎弓根关系研究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20期 |
4 |
张雪松;王岩;张永刚;肖嵩华;刘郑生;刘保卫;陆宁;王征;毛克亚;;全节段椎弓根螺钉与椎弓根钉、钩系统矫治单胸弯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年03期 |
5 |
张亚峰;王建伟;蔡建平;田小武;邹华伟;;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不当19例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9期 |
6 |
吕宝民;陈进利;牛广续;张世宏;;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24期 |
7 |
;经椎弓根复位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4年03期 |
8 |
杨小平,朱刚劲;椎弓根螺钉加压棍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并截瘫的临床应用[J];右江医学;1994年04期 |
9 |
沈宁江,林庆彪,王书成;RF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1998年03期 |
10 |
朱晓燕;胸腰段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手术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0年01期 |
11 |
许菊琴;Diapason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护理体会[J];现代护理;2001年02期 |
12 |
傅德皓,杨述华,胡勇,杨操,许伟华,孟春庆,汪岚;磷酸钙骨水泥强化和修复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2年07期 |
13 |
闵继康,赵凯,杨文龙,王丹,袁永健,徐旭纯;经皮椎弓根螺钉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年11期 |
14 |
傅德皓,杨述华;骨粘合剂强化椎弓根螺钉稳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年06期 |
15 |
王岩,卢世璧,张永刚,刘保卫,刘郑生,肖嵩华,张雪松;形状记忆合金脊柱侧凸矫正系统的设计与临床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年17期 |
16 |
马昕,姜建元,吕飞舟,黄煌渊;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个体化X线片定位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
17 |
康永奇,王兴,李华兵,吴群生,蒲军涛;AF系统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J];医药论坛杂志;2005年22期 |
18 |
刘瑾,刘新成,黄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断钉及弯曲松动原因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05年05期 |
19 |
罗滨,齐伟力,陈孔冠,王新家;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并椎管前方撬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分析[J];现代医院;2005年11期 |
20 |
龚遂良;;经椎弓根钉棒固定25例颈椎损伤患者临床观察[J];华夏医学;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