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机理研究

刘昌奎  
【摘要】:颞下颌关节强直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开口受限、咬合错乱的疾病,当TMJ强直发生在儿童的话,还会影响到下颌骨的发育,致小下颌畸形、面前突、咬合关系错乱以及心理健康。临床上TMJ强直的治疗非常困难,尽管其治疗方法有许多,但治疗结果仍不理想,复发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外报道其治疗的复发率在4%-31%之间。TMJ强直发生的机理仍不清楚,使其治疗更加困难。本研究对大量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的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找出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的临床特点,得出结论:颞下颌关节强直病因中,创伤为关节强直的主要致病因素,其次是感染;对创伤引起的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进一步统计研究发现,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中大多数又由髁突骨折引起,骨折类型以髁突矢状骨折为主。其他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也发现髁突矢状骨折(B型囊内骨折)较髁突其它类型骨折更易发生TMJ强直。但损伤性关节强直发生机理仍然不明。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关节损伤后造成囊内出血、机化继而发生强直。但我们对山羊下颌骨撞击,损伤其颞下颌关节的实验中发现,单纯的TMJ损伤,囊内出血并不会引起TMJ强直的发生。我们在总结前人并结合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翼外肌牵张成骨是导致髁突矢状骨折易于发展成TMJ强直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利用绵羊为动物实验,造成标准的髁突矢状骨折后,随即分为两组,一组切断翼外肌阻断其功能,另一组保留翼外肌功能,比较两组髁突愈合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观察翼外肌是否对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形态有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机理打下基础,从而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一颞下颌关节强直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 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1990年1月~2009年12月20年间收治的294例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每份病例资料的发生年龄、性别、诱因、强直类型进行详细统计分析。通过统计研究,初步确定了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创伤为关节强直的主要致病因素,其次是感染;对创伤引起的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进一步统计研究发现,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中大多数又是由髁突失状骨折引起。为进一步对颞下颌关节强直机理的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二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对髁突形态的影响----动物模型的建立 将20只健康成年绵羊随机分为两组,人为手术造成髁突矢状骨折后,实验组保留翼外肌功能,对照组阻断翼外肌功能,术后行MRI检查,确定翼外肌是否离断,术后一周行双侧颞下颌关节(TMJ)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观察和测量髁突骨折块的最大移位距离。结果发现,术后一周,保留翼外肌组手术侧髁突骨折块向前、下、内移位明显,而阻断翼外肌功能组,髁突骨折块移位不明显,证实翼外肌对髁突内极有牵拉作用。结论此动物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对“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对髁突形态改建的影响研究”提供平台。 实验三螺旋CT扫描多平面重建辅助测量髁突矢状骨折后髁突形态 将实验二已制备的两组实验动物(每组各10只),分别在4周、12周、24周行螺旋CT检查,多平面重建,在矫正平面上(即:左右髁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对左右髁突各层面的最大前后径、最大内外径以及该平面髁突的面积进行测量,并根据面积计算髁突的体积,求手术侧与正常侧各数值的差,对两组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即保留翼外肌功能组,左右髁突形态差异较阻断翼外肌功能组髁突形态差异大。初步确定,翼外肌对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的形态改建有影响。 实验四结合解剖及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判断翼外肌对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髁突形态改建的影响 对实验三制备的两组动物,其中实验组动物保留翼外肌功能(10只),对照组动物切断翼外肌(10只)。每组动物分别在术后4周(各2只)、12周(各4只)、24周(各4只)处死。处死后行CT检查,骨性CT值测量,CT三维重建观察髁突形态,并解剖TMJ以观察髁突形态。结果:实验组组较对照组髁突有更多新骨形成,髁突形态改变更严重。进一步证实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形态改建的影响起非常重要作用。 实验五Micro-CT测量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区新生骨各参数 对实验四解剖出来的髁突,修整成一定形态后行Micro-CT检查,观察骨折区相对骨体积或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to Tissue Volume,BV/T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Tb.Sp),结果对两组动物手术侧髁突形态参数的比较发现,实验组骨折区Tb.N(/mm)、Tb.Th(mm)、BV/TV(%)均比对照组低,而Tb.Sp(mm)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值更接近于正常侧。说明实验组骨折区有大量的新生不成熟骨形成。 结论: 通过对临床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发现,颞下颌关节强直主要是由于髁突骨折引起,髁突矢状骨折是最主要的骨折类型。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对绵羊髁突手术造成矢状骨折后,保留翼外肌功能组,在骨折愈合工程中,髁突形态变化较明显,并引起更多的新骨形成。而切断翼外肌组,骨折愈合过程中,髁突形态变化相对较小,因此可以明确翼外肌在髁突矢状骨折愈合过程中对髁突形态改建有影响。为进一步对创伤性TMJ强直的机理研究打下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彪,王卫红,李玉晓,庞文筠;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2 梁恩来;赖应龙;;扩治疗对放射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功能改善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3 胡广伟;廖天安;;从认识论观点看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断和治疗的发展[J];海南医学;2006年10期
4 张涛;;假性颞下颌关节强直11例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09年10期
5 张彦喜,高黎;用刃厚皮片皮囊为充填物治疗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回顾性分析[J];海南医学;2004年05期
6 胡铁霞,李祖兵,于永红,李智,赵吉宏,东耀峻;175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年06期
7 张建成;张洪杰;张路;;下颌升枝后份倒置重建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8 梁新华;徐平平;毛祖彝;史宗道;;颞下颌关节强直外科手术治疗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9 胡瑶瑶;许彪;;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8年11期
10 曾曙光;吴世卿;艾伟健;薛国初;郑俊发;周会喜;刘曙光;;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34例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08年07期
11 龙星;;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年03期
12 黄旋平;周诺;;鼻内镜监视系统在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13 乔永明;李新明;韩新光;何巍;王海斌;谢卫红;;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诊断和手术方法选择[J];上海口腔医学;2009年04期
14 杨毅;宋代辉;;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2010年02期
15 龙星;李小丹;程勇;杨学文;秦力铮;乔永明;邓末宏;;保留颞下颌关节盘治疗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年04期
16 李凤霞;刘昌奎;胡开进;王俊;;225例颞下颌关节强直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J];口腔医学;2010年10期
17 李凌志;何冬梅;杨驰;;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分类和治疗进展[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年02期
18 孙海鹏;翁汝涟;汤剑明;张国权;黄盛兴;张国志;;超声骨刀在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中应用11例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年08期
19 周青;;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分类与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年03期
20 江欣;胡开进;;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预防[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晋龙;何黎升;刘彦普;薄斌;商洪涛;于擘;刘桂才;;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矫治策略[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胡静;祝颂松;李继华;罗恩;冯戈;王大章;;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防治:问题与对策[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何冬梅;张益;高岩;孙开华;魏明洁;;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威;龙星;;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组织病理学研究[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龙星;;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A];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6 胡开进;刘昌奎;;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机理研究[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张志光;苏凯;郑有华;曾融生;廖贵清;杨小平;;关节成形术同期牵引成骨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尚政军;李祖兵;李智;胡铁霞;;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重建的临床回顾研究[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林艳芳;魏崇烈;梅彩霞;邵丽红;孙红燕;马斐;柯静;;下颌体部及升支部同期牵引治疗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颌畸形的术后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昌奎;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机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永明;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