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中应变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未分化的特点,并可在不同条件下分化为中胚层起源的多种细胞,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组织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此外,机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都会受到力学因素的影响,所以有必要研究力学因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为其体外扩增、诱导分化提供一种新途径。
本实验首先探索了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了解其一般生物学特性。其次,选取传至第3代(P_3)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实验。加载大小为1000微应变、频率为0.5Hz(1秒拉伸,1秒缓解)的单向循环拉伸应变,每12小时拉伸30分钟,连续72小时。测定了未加载及应变加载后不同时间点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应变和(或)成骨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加载组与未加载组细胞基质钙盐沉积情况;骨钙素的基因表达情况。最后,筛选适宜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结果显示:应变加载组较非加载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应变加载后6h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强;应变能有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且诱导效能强于普遍采用的诱导条件培养基,但抑制了细胞的增殖速度。在几种材料中,生物陶瓷更适宜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支架。
|
|
|
|
1 |
杨光成;组织工程的构成(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
2 |
潘勇,艾玉峰,黄蔚,赵玉峰,熊猛,张琳西;血管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人工血管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
3 |
陈祖亮;张荔子;;我国组织工程研究亮点不少[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22期 |
4 |
汪开治;;生物医学组织工程研究现状和前景(下)[J];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01期 |
5 |
姜红梅,陈丽梅,;组织工程的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6年01期 |
6 |
吴永辉,李涤尘,卢秉恒,王臻;基于RP的组织工程细胞外基质——载体制造问题研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1年03期 |
7 |
闫玉华,周文娟,李世普,万涛;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1年04期 |
8 |
育巍;;组织工程肾首次进行动物试验[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3期 |
9 |
李效军,陈立功,姚康德;生物反应器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2年01期 |
10 |
周栋,黄维坤,高百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8期 |
11 |
吴江;基因强化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年04期 |
12 |
施东辉,廖斌;心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年02期 |
13 |
岳慧敏,梁峰,王韫芳,裴雪涛;组织工程血管研究现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
14 |
曹谊林,周广东;21世纪组织工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36期 |
15 |
张倞;王永武;;The recent advance in heart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J];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英文版);2006年03期 |
16 |
王莉莎;;我眼中的组织工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36期 |
17 |
付苏;郭树忠;;脂肪组织工程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6期 |
18 |
步宏;;组织工程肝脏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50期 |
19 |
顾其胜,严凯;胶原蛋白在组织工程及临床的应用[J];透析与人工器官;1999年04期 |
20 |
徐世荣,龙勉,蔡绍皙;生物力学与组织工程实验室研究工作进展[J];力学进展;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