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蜂胶—银离子复合纳米乳剂的研制及其生物活性的检测

王嘉军  
【摘要】:21世纪传染病仍是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敌,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2003年SARS的爆发,2005年猪链球菌和禽流感感染事件,提醒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传染病的动向。随着生活环境变化和致病微生物自身变异,新的传染病原不时出现。当前全世界新出现的传染病有40多种,其中有一半已在我国流行;预计今后20年还将发生30种新传染病。而结核病、性病等老传染病发病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性传播疾病将大幅度上升,性病患者人数每年以15%的速度增加。我国是全世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数上升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感染性疾病发病首先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吸附宿主表皮或粘膜,然后进一步侵袭进入体内进行繁殖而引发疾病。如用消毒剂在致病微生物与皮肤或粘膜接触初期直接予以杀灭,可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但现有消毒剂多是氯元素、氧元素、醛类等有机化学合成品,具有较强刺激性,气味大,易造成环境污染,不能直接由于人体皮肤、粘膜等缺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能够高效、广谱、速效杀灭多种病原体,安全无毒、无刺激、无环境污染,可直接在人体皮肤、粘膜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艳娇;赵凯;罗志峰;周敬恩;;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8年11期
2 周晓云;王镨;何昕;;花生乳的稳定性及乳化稳定剂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1998年02期
3 宋晓锐;张爱丽;贾保军;刘伟丽;万莹;祝群力;周集体;;固定床电—多相催化反应器处理硝基苯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15期
4 张伟,崔同,檀建新,袁耀武,马文,马秋莲,张宁;蜂胶对食品致病菌抑菌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1998年03期
5 杨声;冯小强;伏国庆;王廷璞;苏中兴;李小芳;;水溶性壳聚糖对几种常见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初探[J];中国酿造;2007年05期
6 马尔科相,A.A.;陈福生;;蜂胶的抗菌性[J];中国蜂业;1991年04期
7 左凯杰;霍瑞亭;赵广明;;新型抗菌防臭纤维概述[J];染整技术;2007年09期
8 侯振建;付子林;陈俊生;刘路路;;蜂胶纳米化技术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05期
9 李梅;王振宁;宋宝安;胡德禹;;吡唑类衍生物杀菌活性研究进展[J];农药;2008年06期
10 宋国安;天然防病物质——蜂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年05期
11 刘进祖;;蜂胶消费答疑点津[J];中国保健营养;2009年07期
12 孙亦阳,王健敏,卫沛;蜂胶提取物对牛乳制品的保鲜作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年05期
13 权力敏;曲奕;张滨;;海洋生物活素的研制及杀灭微生物效果与性能的检测[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9期
14 ;100%浓缩蜂胶——首创蜂胶露[J];家庭医药;2007年02期
15 杨梅;;蜂胶,蜜蜂的最后贡献[J];医学美学美容;1997年03期
16 韩文辉,钟立人,张燕平;蜂胶有效成分提取研究[J];黑龙江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17 张龙海;神奇蜂胶——人类生命健康的“紫色黄金”[J];苏南科技开发;2002年09期
18 胡元强;蜂胶风波给我们的反思[J];蜜蜂杂志;2004年11期
19 李晓春;蜂胶保健产品选购有诀窍——王振山研究员访谈录[J];长寿;2005年06期
20 孙东方;;漫谈蜂胶[J];牙膏工业;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东斌;肖铭;阴俊霞;杜宇国;;紫外防晒剂BP-4氯化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龙淑珍;刘富海;;蜂胶抗癌机理探讨[A];中国养蜂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蜂疗保健专业论文集[C];1999年
3 蔡光明;张新全;韩晋;魏振满;汤春玲;;复方蜂胶气雾剂的抑菌试验与安全性评价[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学术会议、全国中医药防治皮肤病成果与技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治疗新技术临床推广应用高级研修班文献汇编[C];2004年
4 刘南;李秀安;朱兵;林龙毅;刘小丽;皮运科;;中药复合皮肤消毒喷雾剂杀菌效果及毒性评价[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5 张紫虹;黄俊明;杨美玲;陈惠珍;;葡萄糖酸氯己定复合乙醇消毒液杀菌效果与毒性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红武;欧阳五庆;;黄连素口服纳米乳的研制及质量评价[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曹炜;尉亚辉;;蜂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8 王艳;沈志强;李峰;刘吉山;吴信明;赵蕾;苗立中;;蜂胶提取物对EDS_(-76)V的灭活作用效果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王振山;;中国大陆蜂胶研发历程[A];海峡两岸第四届蜜蜂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武彦舒;张倩;金城;鄢丹;焦懿;肖小河;杜晓曦;王建;;基于微量量热法的清开灵注射液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初步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嘉军;蜂胶—银离子复合纳米乳剂的研制及其生物活性的检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2 付海峰;模袋固化土海上围埝建造方法及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邓华;我国产业生态系统(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杨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5 吴晓倩;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选择性σ因子σ~H调控原噬菌体的整合与切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崔俊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窗的体内外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向华;厚朴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雪灵;风险投资支撑环境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熊国宣;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阎西康;盐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平;放线菌LDP-18菌株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艳辉;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3 张学梅;新型1,5-苯并硫氮杂卓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韦桂宁;大鼠真菌性腹腔炎症渗出液对白色念珠菌杀菌作用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5 李会玲;冬青卫矛内生真菌杀菌活性成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刘有旺;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的快速诊断及中药治疗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陈菁;复方邻苯二甲醛的研制及杀菌效果观察[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8 段江莲;桑椹红色素提取、特性及微胶囊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马越;紫玉米花色苷提取纯化、性质研究及中试生产[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10 姜游帅;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抑制作用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名甫;认识蜂胶[N];山东科技报;2004年
2 ;蜂胶,蜜蜂献给人类健康事业的魂宝[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3 丁乡 丁立威;蜂胶市场风光正好[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祝萍;蜂农揭开蜂胶市场乱象:至少九成是假[N];新农村商报;2010年
5 段振离;揭开蜂胶之谜[N];健康报;2002年
6 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 韩胜明 吴杰;蜂胶可放心食用[N];科技日报;2004年
7 楼观;神奇的蜂胶贵于金[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8 ;怎样选购蜂胶[N];深圳商报;2004年
9 刘俊熙;哪些人群可服用蜂胶?[N];厦门日报;2005年
10 韩胜明 吴杰 刘建平 何薇莉 方超;蜂胶不等同于抗生素[N];人民政协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