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生物袭击察觉识别指标及方法的研究

张伟建  
【摘要】: 2001年美国“炭疽粉末邮件事件”引起了全世界对生物袭击的重视和警觉,各国都在加强生物防御能力的建设。为增强我国对生物袭击的察觉、识别能力,做好应对防范措施,我们研究了生物袭击的特点,提出生物袭击察觉识别指标及监测方法。 本研究是国家科技部生物发展中心专项课题“生物恐怖袭击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的一部分,题目为“生物袭击察觉与识别指标及方法的研究”。 研究通过情报资料调研分析,生物武器危害医学防护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分析了生物袭击的特点、最可能使用的生物剂,并对其中最可能使用的生物剂.进行详细分析,针对这些生物剂引发的炭疽、鼠疫、土拉热、天花、埃博拉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拉沙热、克里米亚—刚果(新疆)出血热、森林脑炎、东部马脑炎、西部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Q热、肉毒毒素中毒等14种疾病的自然状况、流行特征,结合生物袭击的特点、类型、可能袭击方式,提出了袭击隐匿时,人为蓄意引发疫情的察觉与识别方法及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疾病监测、症状监测、媒介生物监测、实验室监测、入境检疫监测和空气生物粒子监测系统,以及时发现人为蓄意事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伟建;谷凤文;杨亚丽;王银屏;刘绍东;龚家荣;曲德威;;生物袭击的识别及引发人为蓄意疫情的判断[J];沈阳部队医药;2010年03期
2 顾跃捷;;神经外科病人脑内温度的监测方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1年01期
3 杭世平;[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4 吴斑;矿物油常用监测方法与改进[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郭兴明,彭承琳,孙丰艳,姜海,李为农;睡眠呼吸暂停监测方法及仪器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年03期
6 郭玉娜;胎儿并非越大越好[J];家庭医学.新健康;2005年07期
7 林立丰;2蔡松武;李荣彪;卢文成;陈清;;时空因素对诱蚊诱卵器监测白纹伊蚊效果的影响[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6年01期
8 王永韧;陆化;;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6年02期
9 余品红;王莉莉;黄光全;袁方玉;彭红;;湖北省消除丝虫病后疫情监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4期
10 黄丽娜;汪正平;马皓琳;李士通;;肌松监测方法进展[J];医学新知杂志;2007年02期
11 王金荣;俞文美;顾伟玲;吴益康;;嘉兴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病情监测[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年01期
12 温桂芬;孙戎;黄敏;高永玲;唐琼;庄永青;;三种不同监测方法在组织瓣移植术后的应用与评价[J];广东医学;2008年08期
13 陈昕;周小香;吴妙略;;无创生理功能监测的方法与影响因素[J];临床医学工程;2008年11期
14 张月琴;;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的管理[J];全科护理;2009年07期
15 王静;陈晓军;李婷;;2007-2008年南京市下关区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调查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16 赵海霞;王旭;赵虹;孙付华;轩辉;;2008年商丘市碘盐监测结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17 曹一鸥;钱薇萍;刘学成;;2008年四川省登革热蚊媒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年02期
18 秦晋红;尹娅红;尉秀芳;;闭式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17期
19 蒋仕银;马金秀;;腹内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10年15期
20 张均英;;北海市2006—2009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赵全麟;;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监测几个问题的探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吴学伟;张延波;许彤丽;;遥感技术监测城镇建设用地的方法分析[A];2001年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卜新宇;;变压器进水受潮的分析、监测及预防[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4 温艳;张月清;司树晖;赵燕平;;旋毛虫病监测方法的经济学评价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寄生虫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5 赵帮元;马宁;王红斌;李志华;张香娟;;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措施监测探讨[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蒋丽亚;;白纹伊蚊监测方法的初步探讨[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宁生;王淑英;;中心换药室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方法及效果[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郭友学;田迎春;;井田端部大落差条件下的矿柱回采[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9 董绍华;王联伟;;管道内腐蚀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石油石化数字管道信息化建设论坛暨燃气管网安全、经济、运营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志军;张栓虎;于海云;;浅谈火力发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及方法[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华;碳汇林的交易机制、监测及成本价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张敬;水下真空预压中真空产生机制、预压加固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王金明;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及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李桃生;中子周围剂量当量(率)监测方法的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刘良明;基于EOS MODIS数据的遥感干旱预警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杨海兵;尘肺病程特征及粉尘对背根神经元钙通道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世成;面向间歇发酵过程的多元统计监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张海华;区域产业集聚演化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海清;工业过程监测:基于小波和统计学的方法[D];浙江大学;2001年
10 许小琴;IBD基因免疫和Rg_1-CpG对其免疫增强作用及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建;生物袭击察觉识别指标及方法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2 吕阳;生态旅游区识别指标体系[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3 王绪龙;济南市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大军;基于局域网的点焊参数监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崔玉军;生物袭击医学处置技术支持系统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雷礼钢;海河两岸地面沉降分析与控沉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何岩;寒区公路水土流失监测分析与防治[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刘渊;异型钢斜拉桥结构分析与监测方法[D];长安大学;2006年
9 王宁;海河两岸地面沉降综合监测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吴秀毅;齐大山铁矿边坡稳定性及监测技术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建东;孟买恐怖袭击事件的深层原因[N];学习时报;2008年
2 黄 斌;蜜蜂:未来恐怖袭击的克星[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皮亚·马尔霍塔 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研究员 本报特约编译 柴志廷;解决印巴争端需要创造性[N];世界报;2010年
4 时寒冰;系列恐怖袭击背后的疑团[N];华夏时报;2003年
5 本报驻伦敦记者 张晓;恐怖袭击阴影笼罩英国[N];光明日报;2002年
6 蒋建平;“基地”组织开始新一轮恐怖袭击?[N];检察日报;2003年
7 廖政军;期盼世界更安全[N];人民日报;2006年
8 ;遇到纵火恐怖袭击“七不要”[N];人民日报;2008年
9 本报综合;孟买恐怖袭击再戳国际反恐标准不一死穴[N];法制日报;2008年
1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杜冰;恐怖袭击何时了[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