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蚊虫综合治理的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蚊虫是最重要的医学昆虫之一。城市建设中由于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如缺乏合理的下水道系统,河沟堵塞、水质恶化,建筑工地施工中留下的许多洼地和土坑未能及时填平,还有众多人工积水容器,所有这些都形成了城市中有利于蚊虫的孳生场所。另外,由于农村城镇化,蚊虫群落发生了明显变化。城市蚊虫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日渐突出,也日益受到重视。
蚊虫防治的措施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法规防治。在我国开展的城市灭蚊项目是蚊虫综合治理理论指导下的一种较大规模的实践,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意义。这项实践的指导方针是“治本清源”,即以治理孳生地为主,辅助杀灭幼虫,但是至今还没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另外城市灭蚊项目对于蚊虫种群密度影响,以及在治理孳生地基础上的幼虫密度和成蚊密度之间的关系,还有必要开展相关的研究,为我国科学地开展城市灭蚊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本研究是以南京城区为研究对象,于2006~2007年在实验区采取措施将蚊虫密度长期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提出城市蚊虫的综合防治策略;在蚊虫不足为害的水平上提出蚊幼密度和成蚊密度指数的相关性,并对现行的灭蚊指标进行探讨,为科学有效地开展城市灭蚊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城市蚊虫种类组成的调查结果
在对照区和试验区采用诱蚊灯法连续监测蚊虫密度,共监测到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四种蚊种,分别占32.9%、62.0%、2.4%和2.7%,三带喙库蚊所占比例超过淡色库蚊。从2006年的监测结果来看,无论是对照区还是试验区,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占绝对优势,所占比例均分别超过30%和60%。从季节变化来看,从7月到9月上旬,三带喙库蚊所占比例高于淡色库蚊;从9月下旬开始,三带喙库蚊数量减少,所占比例开始下降。淡色库蚊数量从9月上旬开始上升,10月份所占比例高于三带喙库蚊。另外,城市中心也监测到了中华按蚊,所占比例在2.6%-3.2%。
2.蚊虫治理前后城市居民健康教育水平变化
采用二阶段抽样方法,在南京市的试验区和对照区,从20个社区中抽取2011名居民对蚊虫传病、生态、防治措施以及对待灭蚊的态度和行为等进行入户调查。在试验区对蚊虫开展包括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治理一年后,人群蚊虫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灭蚊信念持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蚊虫相关知识除“防治蚊子不一定要使用杀虫剂”的正确回答率为85.2%外,其他均超过95%。健康教育是城市灭蚊的重要干预手段。
3.城市蚊虫综合治理的评价
在试验区采取政府机构开展全人群的健康教育、居民清除自家的各种孳生地、专业除害队伍清除公共地段的孳生地并对无法清除积水投加灭蚊幼缓释剂的蚊虫综合治理策略,采用诱蚊灯法和诱蚊诱卵器法分别监测库蚊和伊蚊密度。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库蚊和伊蚊的相关密度指数分别为12.3和13.2,密度下降率分别为87.7%和86.8%;蚊虫密度平均为1.2只/灯;医疗卫生机构、幼儿园、居民小区、宾馆的密度下降率均不低于80%;阳性孳生地下降率为95.5%。79%的试验区居民认为蚊虫数量非常少,85%的居民认为蚊虫吸血骚扰程度较小,在居住地户外经常使用避蚊剂的占5.8%,与对照区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区和对照区户均年防蚊费用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城市采取针对蚊幼的综合治理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防治效果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对有关的防治效果评价指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成蚊密度和路径指数、路径指数和诱卵指数间相关系数分别是0.903和0.874,经显著性检验表明它们间均显著正相关。如果以x1、x2和x3代表成蚊密度(只/灯)、路径指数(个/Km)和诱卵指数(%),则有关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
|
|
|
1 |
张鸿源;彭大才;李文华;檀景顺;;温度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在库雷蚊属的淡色库蚊及伊蚊属的朝鲜伊蚊体内消长及其传染力试验[J];人民军医;1956年02期 |
2 |
王美秀;庄彦昭;孟宪林;盛太成;杨桂兰;赵忠臣;孙延庆;;应用球形芽孢杆菌防制淡色库蚊的效果观察[J];中国公共卫生;1989年04期 |
3 |
王福彭;倪洁身;;自然界未产淡色库蚊卵小管上出现膨大部[J];现代医学;1990年05期 |
4 |
刘凤梅,刘相萍,胡玉祥,孙传红;淡色库蚊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4年03期 |
5 |
熊巧然,李玉芝;淡色库蚊和家蝇的抗性测定[J];江苏预防医学;1997年02期 |
6 |
朱昌亮,李玉兰,孙立新;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的遗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7 |
杨柳青,李永军,栗箫;临沂市1956~200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对策[J];临沂医专学报;2001年02期 |
8 |
刘海萍;连云港市连云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监测情况报告[J];江苏预防医学;2003年04期 |
9 |
黄勇,戴伟,甄天民;山东省淡色库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英文)[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3年04期 |
10 |
朱利华,董言德,赵彤言,陆宝麟;淡色库蚊二氯苯醚菊酯抗性株的选育[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年04期 |
11 |
孙立新,朱昌亮,高晓红,叶炳辉;淡色库蚊抗溴氰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12 |
朱礼华,赵彤言,董言德,于虹,陆宝麟;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株的选育[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年03期 |
13 |
王新国,甄天民,谭文彬,王怀位,公茂庆,孙传红,赵玉强;淡色库蚊DDVP抗性与酯酶活性的相关性[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年02期 |
14 |
李士根,蒋滨,甄天民,王风刚,刘永春,孙传红,王怀位;微板法测定抗药性醋酶检测淡色库蚊抗药性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3年04期 |
15 |
朱昌亮,王荣芝,高晓红,叶炳辉,李建民;溴氰菊酯选育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16 |
王金福,陆绍红,沈慧英,陈健行;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抗性酯酶活性聚集度及有机磷抗性发展动态研究[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6年04期 |
17 |
朱昌亮,李玉兰,孙立新,李建民,高晓红,叶炳辉;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的遗传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8年01期 |
18 |
任樟尧,吕菁,张军,应再平;临海市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J];医学动物防制;1999年06期 |
19 |
何学军,潘国绍;绍兴市淡色库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00年06期 |
20 |
王士珍,罗引珍,王美林;上海地区淡色库蚊幼虫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