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规模化磷酸肽富集技术和策略研究及其应用

毕炜  
【摘要】: 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是真核细胞生命活动最普遍的调控手段。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调控着包括信号转换、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等诸多细胞过程。因此,对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分析是蛋白质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磷酸化蛋白质的检测和磷酸化位点的确定是认识蛋白质磷酸化在生命活动中调控机制的重要参考信息,用蛋白质组学的策略研究生物体的磷酸化修饰也是功能蛋白质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磷酸化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低,对它的检测和位点分析一直是个艰难的工作,而磷酸化蛋白质的规模化分析和位点鉴定更是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面临的技术挑战。从肽段水平进行磷酸肽的富集,可以提高磷酸肽在复杂样本中的丰度,增加质谱对磷酸肽的检测效率,并提供明确可靠的位点信息。因此,对磷酸肽富集的研究,是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论文在规模化磷酸肽富集技术和策略方面展开研究,建立了高效的二氧化钛富集磷酸肽新型技术体系,有效的提高了材料对磷酸肽的富集效果;同时建立了使用联用富集技术的规模化磷酸肽富集策略,并将此策略应用于鼠肝线粒体磷酸化蛋白质组的研究,为获得更大规模,更全面的磷酸化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以牛α酪蛋白酶切肽段为样本,对二氧化钛富集磷酸肽的方法进行了考察,从上样溶液中有机溶液浓度,不同酸种类及酸浓度,离子强度和加入竞争抑制剂等方面,对富集方法进行优化。同时首次使用天冬氨酸作为竞争抑制剂,提高了二氧化钛材料对磷酸肽的选择性,增加了非冗余磷酸肽的鉴定数量。在对以9种标准蛋白酶切肽段混合物为样本的富集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本研究,证明了二氧化钛材料富集磷酸肽的效果与样本复杂程度有关,在复杂样本中,富集效果下降。我们将此方法应用于微米与纳米两种粒径的二氧化钛富集磷酸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天冬氨酸可以提高这两种不同粒径材料的富集效果。但是由于富集原理不同,此方法用于IMAC材料富集磷酸肽对材料富集效果提高没有明显改善。 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提出了SCX-TiO2与SCX-Fe3+-IMAN两种富集技术联用的策略,并应用于鼠肝线粒体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使用SCX-TiO2技术路线鉴定到37个非冗余磷酸肽,包含69个磷酸化位点,属于37个磷酸化蛋白。使用SCX-Fe3+-IMAN技术路线,鉴定到44个非冗余磷酸肽,包含63个磷酸化位点,属于40个磷酸化蛋白。两种技术路线一共鉴定到77个非冗余磷酸肽,包含128个磷酸化位点,属于71个磷酸化蛋白。初步建立了小鼠肝脏线粒体磷酸化蛋白质数据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黎永明,陈腾祥,杨丽萍,刘亚伟,姜勇;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离[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2 黎永明;陈腾祥;杨丽萍;刘亚伟;姜勇;;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的二维液相色谱分离(英文)[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12期
3 甄艳;李春映;施季森;;磷酸化蛋白质组定量研究策略[J];分子植物育种;2014年03期
4 肖军平,廖祥坤,周庆祥;毛细管电泳柱上富集技术研究进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王京兰,钱小红;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技术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2005年07期
6 刘亚伟;戴兵;梅长林;沙伟;张岩;熊锡山;;人肾组织磷酸化蛋白质组二维凝胶电泳的建立与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7 谭雪春;冷冻富集技术测定六氟化硫中痕量低氟化物的研究[J];湖南电力技术;1994年05期
8 姜颖,徐朗莱,贺福初;质谱技术解析磷酸化蛋白质组[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3年03期
9 曾观娣;何姣姣;孙雪松;;化脓链球菌磷酸化蛋白组的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7年05期
10 段春燕;皮爽;何涛;景莉;郑小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方法的建立[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1 张丽君,刘银坤,朱运松;磷酸化蛋白质的检测技术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05期
12 黄林芳;何蔓;陈贝贝;胡斌;;毛细管电泳分析中的富集技术及其应用[J];色谱;2014年10期
13 黄建国;高学军;李庆章;陆黎敏;骆超超;王佳丽;刘荣;乔彬;金鑫;;双向电泳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核磷酸化蛋白质方法的建立[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1年06期
14 文政芳;户瑞丽;王世进;华彩虹;;磷酸化蛋白激酶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02期
15 段春燕;何涛;王松;郑小莉;景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7期
16 黄珍玉,于雁灵,方彩云,杨芃原;质谱鉴定磷酸化蛋白研究进展[J];质谱学报;2003年04期
17 杨燃;宋洪波;黄群;刘丽莉;邱宁;马美湖;;鸡蛋清磷酸化蛋白质组鉴定与分析[J];食品科学;2019年11期
18 林丛;任亮亮;姜颖;贺福初;;小鼠肝脏磷酸化蛋白质组鉴定及磷酸化修饰激酶的分析[J];军事医学;2015年06期
19 王飞艳;徐红;牛菲菲;;膜-细胞骨架结合磷酸化蛋白5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广东医学;2013年03期
20 赵丽艳;刘金凤;蔡芸;钱小红;马守栋;程艳芹;纪松岗;李明春;;一种磷酸化蛋白质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考察[J];热带医学杂志;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腾鹏;刘美彤;刘霁欣;毛雪飞;钱永忠;;气相富集技术在无机元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2018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CMSC 2018)论文集[C];2018年
2 郑浩洋;高明霞;;简易功能化的多金属有机骨架用于生物样品中的内源性磷酸化肽富集[A];中国化学会第22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9年
3 张健芳;周淦;孙冉冉;李云锋;王振中;;茉莉酸甲酯诱导水稻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许利军;吴南屏;姚航平;范俊;;人类巨细胞病毒胞膜磷酸化蛋白65的真核表达[A];2005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黄方可;贺煜;郭林;;固相磷酸螯合金属亲和色谱富集磷酸化肽段方法的优化[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何小梅;朱钢添;李小水;袁必锋;施治国;冯钰锜;;SiO_2-TiO_2杂化纤维用于磷酸化多肽的快速富集[A];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张锴;何锡文;;质谱技术鉴定激酶中非磷酸化蛋白修饰[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京兰;郭立海;张养军;蔡耘;钱小红;;人胎肝细胞膜提取蛋白质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9 李海芳;林玲;魏慧斌;陈惠;黄桂兰;林金明;;复杂样品痕量分析的微富集技术与色谱/质谱检测方法[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年
10 黄俊峰;秦洪强;王方军;叶明亮;邹汉法;;“一站式”样品处理方法用于大规模磷酸化蛋白质组定量分析[A];中国化学会首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1 孙涛垒;卿光焱;;基于氢键作用的高效糖蛋白组学及磷酸化蛋白组学富集分离材料[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12 任思琳;杨明坤;张峰;陈卓;张珈;李斯捧;葛峰;汪世华;;黄曲霉的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13 戴桓青;吳欣怡;林豪泰;郭伯辰;;阿茲海默症小鼠模型神經突觸體內的磷酸化蛋白質體質譜分析[A];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C];2017年
14 刘亚伟;戴兵;梅长林;张岩;熊锡山;;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与正常成人肾组织磷酸化蛋白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5 王翠翠;杨亚非;蔡文生;邵学广;;富集技术用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复杂样品中的微量物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五分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C];2016年
16 聂燕芳;邹小桃;王振中;李云锋;;适合于2-DE分析的水稻质膜磷酸化蛋白质富集方法的建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7 刘亚伟;戴兵;梅长林;张岩;熊锡山;;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患者与正常成人肾组织磷酸化蛋白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8 聂燕芳;邹小桃;王振中;李云锋;;适合于2-DE分析的水稻质膜磷酸化蛋白质富集方法的建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19 陈兴国;王伟峰;陈永雷;陈宏丽;;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新技术[A];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五届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16年
20 孙冉冉;聂燕芳;张健;王振中;李云锋;;水杨酸诱导水稻叶片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王京兰;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人胎肝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2 范燚;乳小鼠再生心肌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揭示CHK1激酶通过mTORC1促进梗死后心肌再生的重要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3 郭嘉慧;人肠癌细胞外泌体磷酸化蛋白质组中新磷酸化位点的发现[D];暨南大学;2017年
4 孟丽峰;蜜蜂大脑不同亚区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比较[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5 王晨玮;磷酸化蛋白质组数据整合及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
6 陈秋月;采用转录组、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方法分析鸡卵泡选择的分子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20年
7 孙文斌;茉莉酸调控的马铃薯块茎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及磷酸化蛋白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
8 胡苗清;游仆虫酸性核糖体磷酸化蛋白的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9 赵燕燕;在线Sweeping富集技术和前沿分析法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03年
10 孙德光;蛋白磷酸化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其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11 刘亚伟;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2 程涵;植物磷酸化蛋白质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3 袁铁铮;木糖发酵酵母Scheffersomyces stipitis的转录本测序、磷酸化蛋白质组及基因关联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14 隋少卉;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定性与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及在肝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15 姜颖;兔肉腥味物质的鉴定及其形成机理初探&人胎肝磷酸化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6 Haitham Mahmoud Boraei Ramadan;哺育蜂和采集蜂大脑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17 叶新运;Cx43及其磷酸化蛋白在人脑胶质瘤细胞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8 阮林;鼻咽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毕炜;规模化磷酸肽富集技术和策略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2 张帆;毛细管电泳柱上富集技术在药物及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瑞瑞;高效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广西科技大学;2014年
4 汤秋菡;一种磁性Fe_3O_4@mTiO_2-AIPA微球用于分离磷酸化蛋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刘钰;TiO_2基纳米材料在磷酸化蛋白质富集和可见光杀菌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唐圣权;IL-1β可独立激活人滑膜细胞的TNF相关分泌蛋白质组[D];暨南大学;2017年
7 王翠英;连作地黄根部磷酸化蛋白组差异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6年
8 李爽;蜂王浆高产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工蜂上颚腺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9 郑振山;在线富集技术在防腐剂检测中的应用及双峰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李保会;在线富集技术在药物中的应用及假峰现象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11 亓玉萍;蜂王浆高产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血淋巴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12 唐菀融;在线富集技术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3 闫宏远;在线富集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04年
14 陈永宏;滩羊二毛前期及二毛期皮肤组织的磷酸化蛋白研究[D];宁夏大学;2020年
15 陈涌;不同温度下福氏志贺菌磷酸化蛋白质组的比较差异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6 刘玉丽;病理性瘢痕中粘着斑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核因子κB的表达[D];郑州大学;2007年
17 刘晓羽;小黑杨叶片磷酸化蛋白质组及类囊体膜蛋白复合体的鉴定与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8 姚真真;基于新型在线富集技术的砷和汞形态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
19 王翠玲;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技术测定中药中农药残留[D];河北大学;2008年
20 夏高晓;内毒素休克早期小鼠肝脏细胞核差异磷酸化蛋白质组的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