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确认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研究及检验新策略

冯双利  
【摘要】: 目的:近年来,HIV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给输血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同时伴随着假阳性结果对献血者的不良影响,但各血站没有统一的、成熟的选择试剂的方案,初筛阳性结果按照我国《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的要求,也常常不能及时的得出确认结果,这些都是当前血站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课题的根本目标,同时也是主要的创新之处,就是较系统的研究如何合理的选择HIV初筛试剂,研究及时确认HIV感染的新方案和策略,为安全输血和HIV的及时确认提供依据。本课题为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2006第34号)。 内容:针对血站没有系统的选择HIV初筛试剂方案的问题,探讨只对国家标准品检测,是否就能够满足选择试剂的需要,以及本地区标本在试剂选择中的作用。针对WB确认过程中存在不确定结果的问题,利用积累了10年的资料和献血者标本,研究不确定结果的发生率,不同WB结果与ELISA实验中S/CO的关系。针对献血者HIV感染不能及时确认的问题,结合国外血液NAT检测的实际情况,对WB和NAT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及时确认HIV感染的新策略。 方法:对本地区过去10年间,共326568份标本的HIV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积累了111份初筛阳性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控血清、国家HIV抗体参考品和本地的初筛阳性标本作为检测对象,对市场上的8种试剂的孔间差、灵敏度、特异性等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估这些检测对象在试剂选择中的作用。用WB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确认,分析各结果所占的比例;WB结果分为三组:阳性组、阴性组、不确定组,比较各组结果与ELISA实验中S/CO的关系。按国家现行确认标准,3、6个月后,对不确定结果进行随访,再通过WB实验最终确认。利用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的荧光PCR技术对上述初筛阳性标本进行检测,通过与WB和金标准的比较,分析NAT和WB对确认HIV感染的作用,提出确认新策略。 结果: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初筛阳性占3.4/万(111/326568)。8种ELISA抗-HIV试剂检测质控血清:S/CO值为1.520~2.876不等,均大于1,即灵敏度2NCU/ml;孔间CV为2.30%~11.00%,均小于15%;对国家标准品的检测:阳性检出率均为100%(20/20),3种试剂的阴性检出率为100%(20/20),5种试剂为95%(19/20),1种试剂为90%(18/20),最低检出率均为3/6;8种ELISA抗-HIV试剂对111份本地区初筛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是:阳性检出率均为100%(20/20),阴性标本检出率从76.9%(70/91)~93.4%(85/91)不等。WB对初筛阳性标本的检测:阳性占18.02%(20/111),阴性占73.87%(82/111),不确定占8.11%(9/111),其中P171份,P248份。20例WB阳性的S/CO值全部大于5,最高达20;WB阴性的S/CO1.0的69份,在1~2.999之间的6份;WB不确定结果的S/CO1.0的2份,在1.0~2.999之间的13份,在3.0~4.999之间的1份,提示S/CO3.0时,阳性可能性较小。WB不同结果在ELISA实验中S/CO的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t=15.21,P0.001,显示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阳性组与结果不确定组比较t=13. 07,P0.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不确定组与ELISA假阳性组比较t=2. 13,P0.05,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提示不确定结果可能为假阳性。在3、6个月后,随访9例不确定结果献血者,带型无变化,按国家标准判断为阴性,也是最终金标准结果。NAT检测初筛阳性标本:阳性占18.02%(20/111),阴性占91.98%(91/111),与金标准结果完全一致;WB与金标准比较,灵敏度100%,特异性90.11%。 结论:只通过检测质控血清和国家参考品,来评价ELISA抗-HIV试剂,质量难分上下,但对本地区实际工作中的标本的检测结果均不相同,有一定差距,所以通过国家标准品和实际工作中的标本相结合,才能合理的挑选出适合本地区的抗-HIV初筛试剂。通过WB不同结果的S/CO值的分布和统计学分析,显示不确定结果实际是阴性的可能性大,且在初筛实验中S/CO小于3.0的也为阴性的可能性较大,故我们对这些结果要慎重处理,注意保密以免给献血者带来伤害,给采供血机构带来法律纠纷。WB作为一种常规应用的确认方法仍存在缺陷,即检测结果中存在较高比例的不确定结果,需3、6个月随访后方能确定,使无偿献血者个人、家庭、工作和生活承受巨大的压力,也给工作人员带来诸多不便。NA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可以考虑作为确认HIV的辅助手段。建议修正的HIV检测和确认方案:用两种抗-HIV ELISA试剂初筛,阳性标本用WB确认,阴性或阳性结果直接报告,不确定的结果,用NAT检测后,及时的报告出阴性或阳性结果,不必等6个月后的随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莉;蒋玲;周宝丽;李平;李世亮;杨学强;;2006~2009年银川市无偿献血者ALT快速筛查效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年02期
2 林海;张晓艳;;宁德市无偿献血者血清传染病因子检测结果[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3 张晓梅;张伟东;唐钱;;近期血液报废反映的献血员健康问题[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01期
4 贺许华;;益阳市不同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10期
5 李龙活;;安庆市无偿献血者血液初复检检测结果分析[J];安庆医学;2000年06期
6 叶小凡;;我国无偿献血者人群构成现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02期
7 马庆庆;;机采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是安全输血的重要环节[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年06期
8 郭崇健;王艳玲;;无偿献血者体检不合格情况统计分析[J];北京医学;2009年08期
9 陈艳;;通州市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02期
10 崔虎胜;;晋城市输血事业的发展与变化[J];实用医技杂志;2009年11期
11 潘月霞;张巧云;;银川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状况调查及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2 曲翠娥,郑洪泽;滨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情况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年03期
13 刘法政;;青岛市中心血站胶州采血点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01期
14 邹志强;无偿献血者和受血者常规筛查Rh(D)血型的重要性[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06期
15 杨莉娜;钱榕;熊丽红;;2003~2008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指标检测结果调查[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年06期
16 黄妍,冯国基,侯善启,于剑,郑长青,王竹涛;无偿献血者与个体献血者血液指标的对比[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年03期
17 杨菊红;孙立平;;TRUST不宜作为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试验[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18 毛慧;王玫;吕红娟;;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调查分析[J];山东医药;2006年25期
19 ;《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文题分类索引[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12期
20 谭有为;邓芳;彭杉;;亳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秀艳;李小飞;韩雪莹;刘正敏;陈秀莲;李华;;济南市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率的初步调查与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2 何华庆;苗燕平;韩玲;;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3 石蒂桂;伍昌林;;1000名无偿献血者概况分析[A];中国输血1999年年会暨纪念ABO血型发现100周年学术交流论文专辑[C];1999年
4 孙彦敏;田庆华;李天君;;张家口地区无偿献血者Rh(D)血型[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海英;杜勤;张新龙;;2005—2009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6 谭有为;邓芳;彭杉;;亳州市无偿献血者梅毒血清学检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7 马海峰;毋明蕊;;2002—2009年三门峡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8 田华;郭立春;;2003~2005年自愿无偿献血者调查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宫伟;;探讨Rh(D)阴性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建立和管理[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毕岐勇;;无偿献血者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和献血原因分析[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双利;确认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的研究及检验新策略[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2 陈元锋;无偿献血者不同检测模式检测效果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袁红;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无偿献血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宋秀萍;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彭骅;长沙市在校学生和现役军人无偿献血认知情况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石海鹏;基于通辽市无偿献血社会营销策略的形势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张立维;社会营销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杨静雄;大理州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安晓东;日照市无偿献血者招募管理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雪;济南市无偿献血人群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力勇;无偿献血者患血液病后受益[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梁姗 实习生 张竞成 通讯员 肖鸿广;南宁诞生第59位五星级“献血之星”[N];南宁日报;2010年
3 记者  熊心权;谢谢你们赠送生命的礼物[N];自贡日报;2006年
4 记者 魏巍 通讯员 袁红;无偿献血者集体“过节”[N];长春日报;2006年
5 陈炜;市民担心信息有变影响用血[N];连云港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熊政;无偿献血者QQ群遭“冷遇”[N];广安日报;2007年
7 鄂尔多斯市中心血站站长 秦之镜;以生命的名义向无偿献血者致敬[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8 张红萍;省农村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郴州日报;2006年
9 周月 记者 穆丽;献血者感受奉献快乐[N];盘锦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蔚宁;无偿献血者:令人尊敬的“活血库”[N];珠海特区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