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骨盆骨折的微创通道研究与内固定生物力学分析及相关临床应用

彭烨  
【摘要】:研究背景骨盆骨折的治疗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逐渐变为闭合微创治疗。微创治疗由于其切口小、损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变为治疗中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对于微创治疗来说,骨盆骨折的复位是微创治疗的前提,想要达到理想的微创复位十分困难。对于骨盆损伤中,前环的前柱微创螺钉的植入一直是一个挑战,想要在透视下将内固定物以经皮微创的方式置于骨盆的骨质中而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关节十分困难。由于其微创通道十分狭窄,进针点、进针方向难以掌握,透视复杂,学习曲线较长,一般只能由经验丰富的对局部解剖十分了解的高年资医生才能完成.同时,对于骨盆后环的治疗和相关的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也不够完善.具体应用微创内固定的数量和其生物力学特性仍存在很多争议。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骨盆骨折的微创复位外架的研发、设计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采达到微创骨折复位.同时,对于前环前柱的微创通道的进针点、透视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简化目前的手术流程,帮助手术医生更快、更好、更安全的完成骨盆微创的治疗.最后,对于骨盆的后环的治疗以及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进行相关分析来指导临床应用.以最佳的生物力学特性选择的内固定来达到更好的效果.目的(1)探讨骨盆骨折的微创外架的研发与改进以及临床应用的复位效果.(2)探讨骨盆骨折中髋臼前环中前柱的微创治疗的进针点及透视方法以及简化手术步骤。(3)研究骨盆骨折中骨盆后环的内固定治疗以及内固定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设计、改良骨盆微创复位外架,以及应用进行微创骨盆骨折复位。(2)应用Mimics软件对骨盆进行三维模拟重建后,分析髋臼前柱微创通道的进针点,比较顺行进针和逆行进针点的区别和优缺点以及相关的极限螺钉的位置及角度。通过三维模拟重建分析髋臼前柱的透视体位及进针方法;通过尸体骨模拟来进行相关的透视验证及模拟植入;通过临床病例的实际应用对髋臼前柱骨折的微创治疗进行简化及形成规范化手术流程。(3)讨论后环的损伤以及其相关治疗,并且建立骨盆后环损伤内固定治疗的相关有限元模型,并且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骨盆后环损伤(单侧骶髂关节分离)的内固定模型进静态力学分析。结果:(1)通过设计、改良、应用骨盆复位外架,我们可以较好的通过外架进行微创复位骨盆骨折。其复位效果比较满意。可有效避免切开手术、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大大增加了微创治疗的适应症和应用空间。(2)本研究发现骨盆骨折微创治疗中,髋臼前柱治疗的微创入针点为一个范围,其中顺行进针点进针范围较大,成不规则图形,逆行范围进针点范围较小,近似于一个长方形。临床中由于其进针点范围较大,调整空间大,避开生殖器官、血管等解剖结构推荐应用顺行进针点。通过三维模拟分析发现髋臼前柱存在一个轴位透视体位,即与该髋臼前柱通道向垂直的透视平面;尸体骨模拟分析发现通过该透视体位,我们可以较好的确定进针点和进针方向;临床病例实际应用发现此法可行性高,可重复度高,安全性好,植入螺钉更加简便.(3)骨盆后环损伤可通过骶髂螺钉进行治疗,对于双侧损伤则可采取贯穿螺钉,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内固定稳定.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发现,针对Tile B型的骶髂关节分离模型,可应用单一螺钉进行固定,根据生物力学特性推荐使用S1螺钉.针对Tile C型骶髂关节分离模型,两枚螺钉生物力学强度较一枚螺钉生物力学强,可应用两枚螺钉进行相关固定。结论本研究的相关设计及结果可以有效提高医生对骨盆骨折微创治疗的认识、简化手术流程、降低学习曲线、扩大微创治疗的适应症。使得骨盆骨折的相关微创治疗更加简便、安全、容易掌握、并且达到满意的疗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冀云涛,赵莉英,任杰;骨盆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3期
2 杨秀华;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07期
3 陈敏波;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年10期
4 朱杏萍;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蛇志;2005年03期
5 李燕芬;;骨盆骨折的护理问题及对策84例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徐晓丽;浅谈临床骨盆骨折的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03期
7 姚爱云;王莉;卢国珍;;骨盆骨折50例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年02期
8 臧志萍;吕秀清;何君芳;;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07年06期
9 阮翠连;;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10 刘玉霞;高燕;康丽;;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05期
11 华瑞;;骨盆骨折的观察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年06期
12 刘春梅;;骨盆骨折的院前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8期
13 赵静;;36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10期
14 陈晓霞;;18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9期
15 史彩芳;宋晓燕;徐淑梅;;骨盆骨折的早期观察与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2年01期
16 郝国严;;骨盆骨折与休克[J];辽宁中级医刊;1979年06期
17 黄抗美;冯培勤;;36例骨盆骨折及临床分析[J];沂水医专学报;1983年01期
18 孟宪武;;50例骨盆骨折及其合并症的处理[J];人民军医;1987年01期
19 张翠华,刘淑范,乔玉梅;创伤性骨盆骨折的急救护理[J];黑龙江医学;1994年11期
20 钟凤林;骨盆骨折并发ARDS三例[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骨盆骨折的分类及手术治疗[A];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幸永明;;骨盆骨折的创伤控制[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常智云;魏瑞琴;崔文芳;;多发性骨盆骨折并休克的护理体会[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晓芳;刘波;;水疗配合中药奄包,电针治疗地震骨盆骨折病人20例的初步观察[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陈宏;叶翠英;张彦春;;骨盆骨折合并症的护理进展[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军;党星波;同永刚;;急诊外科对骨盆骨折救治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侯义梅;;骨盆骨折临床康复指导及对预后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关玉华;;骨盆骨折诊治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林湘燕;陈碧珠;陈文君;陈荣芳;;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尹华东;邬春虎;张笑峰;;不稳定型复杂骨盆骨折的治疗[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纪晓希;骨盆应用解剖学数字化测量与髋臼区域置钉准确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彭烨;骨盆骨折的微创通道研究与内固定生物力学分析及相关临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3 杨俊骁;湖南省五市九家三级医院骨盆骨折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成亮;湖南省骨盆创伤数据库研制与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5 张奉琪;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的解剖学基础及影像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张景僚;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7 王先泉;骨盆内固定的临床解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吴涛;三种内固定器械固定骨盆后环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9 阮默;骨盆创伤救治的应用解剖和影像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文雄;改良Stoppa入路的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对比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廖庆红;犬骨盆骨折的治疗[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玉;MIPPO技术在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5年
4 苗建华;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与单纯骨盆骨折对男性性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春光;髂骨钉在腰椎骨盆固定的方法及临床解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王吉选;骨盆骨折大出血的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7 韩哲;纱布填塞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8 王瑞金;骨盆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郭治良;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孙海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陈望军 整理 王春艳 刘岩;复杂骨盆骨折 分类甄别再治疗[N];健康报;2013年
2 王春艳 刘岩;市中心医院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又辟新径[N];承德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朱迎阳 俞志新 本报记者 李水根;爱的力量让她重获新生[N];健康报;2011年
4 通讯员 杨龙 本报记者 车喜韵;为玉树伤员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N];陕西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